温暖的笔触_第三章闭门羹之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闭门羹之後 (第1/3页)

    午後的诊间散会後,陈亦然仍坐在办公桌前,手边那本绘本被翻得有些起皱。书页上的颜sE依旧鲜YAn,画里的孩子笑得无b天真,彷佛与现实中的哭声、焦虑与沉默形成残酷对b。

    江知远——这个名字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第一次碰面之後,那句冷漠的「我不接受」像针一样扎进心底。他原以为只是一时的拒绝,等自己解释清楚、诚恳一点,再给出具T的计划,对方总会愿意松动。毕竟,江知远的作品正确实帮助着许多孩子,这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无数临床案例中鲜活的证明。

    於是,他开始了一场近乎固执的「追逐」。

    他再次透过出版社发送邀请,这次附上了孩子们的画作照片,想让江知远看见「他的作品真的影响了生命」。可是回覆依旧简单、冷淡,甚至b第一次更乾脆——「不必了」。

    几天後,他透过朋友转交讯息,附上一份详尽的合作企划。朋友苦笑着回来告诉他:「对方没拆开,就退还给我。」

    那一刻,陈亦然第一次感觉到「拒绝」的坚y,不是出於傲慢,也不像是矫情,而更像是一道筑得密不透风的墙。

    可越是如此,他的心中越是燃起一种奇怪的情绪。那不再只是医师想替病童争取资源的专业使命,而是带着强烈的私人好奇。——为什麽?

    他一遍遍回想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个男人的眼神,虽然冷淡,却隐隐透出一种掩不住的疲惫与防卫,就像一只受伤的猫,在陌生人伸手的瞬间,立刻炸毛躲开。

    「他到底在害怕什麽?」陈亦然在心里喃喃。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不只是想把江知远拉到讲座现场,而是想走进那堵墙後,去看清楚墙里的伤痕。

    陈亦然把退回的牛皮纸信封摊在桌上,封口被对方重新贴回去,胶带重叠出两条歪扭的疤。他没有立刻拆,先把它竖起来,端详许久,像在看一个拒绝与沉默具象化的器官——它有重量,有边界,而且固执。

    夜诊结束得b预期晚。走廊里只剩清洁阿姨的拖把声。他把信封塞进公事包,走进值班室,开水壶刚好「嘶」地一声沸腾。他倒了杯热水,烫手,却不肯放下。那团热渗过掌心,让他短暂有了「握住什麽」的错觉。

    第二天清早,他把企划简化成一张A4的一页纸,删去所有可能激起防卫的字眼——没有「合作」、「讲座」、「宣传」,只剩一段朴素的说明:

    我在儿童心理门诊工作,亲眼看见您的绘本让孩子在噩梦後重新入睡。若您愿意,我想把这些故事匿名写给您看,仅此而已。

    ——陈亦然

    他没有寄出版社,改用最原始的方式:手投。

    江知远工作室的地址,用了半天时间才从出版社一位不算熟的编辑口中套出。「你可别说我说的。」对方连声叮嘱,「他最怕陌生人上门。」

    工作室在一条绿荫街末端,老公寓改的。铁门上喷着剥落的白漆,门铃旁边的对讲机屏幕有一道裂痕,像冷掉的湖面。陈亦然按铃,没有回应。他把信塞进门口的信箱,信箱里堆着一些广告传单,颜sE鲜YAn,像在冷清的门廊里不合时宜地招摇。

    离开前,他在对讲机前停了一下,轻声说:「我不是来打扰的。只是想告诉你,有小孩在等你的故事。」他知道对方多半听不见,可他仍然讲了。

    ——信没有回。

    他不Si心,一周後再次出现在同一个门口。这一次,他带去的是孩子们画的「自己与绘本里角sE牵手」的稚拙图画,背面写着一行行歪歪斜斜的字:「mama说我勇敢」「我睡觉不怕黑了」「狐狸会带我回家」。他把图画整理成薄薄一本,用透明资料夹装好。还是无人应门。

    他在门口等了十几分钟,楼上有脚步声,却没有停在这一层。隔壁住户回家拎着菜,瞥了他一眼,「找江先生啊?」

    「嗯。」

    「他不Ai见人。」对方耸肩,像讲一个住户习X,「晚上有时候会出来丢垃圾,但看起来不太想跟人说话。」

    那晚风大,街角的树影在地上摆动,像摇晃的剪影。陈亦然沿着巷弄走了一圈,回到门口时天sE全黑。他忽然觉得可笑:一个医师在陌生人的门前蹲点,像青少年守在暗恋对象家楼下——幼稚而无用。可他也知道,很多治疗的开端,正是这种看似无用的等待。

    第三次去,是雨天。雨丝密密打在长廊的遮雨棚上,像无数细小的鼓点。他把资料夹包在外套里,按了门铃,等,没动静。大概五分钟後,上方传来细碎的金属碰撞声,像有人把锁从内侧轻轻拨动;下一秒,又恢复寂静。

    他忍不住抬头,雨水顺着屋檐滴在他的耳後。他忽然说:「我可以把资料放在门内吗?不会打扰你。」说完,他自己都觉得滑稽——谁会回应?

    然而门内传来非常非常轻的一声:「放着。」

    他愣住,几乎怀疑是雨声的错觉。过了两秒,对讲机嗡地颤了一下,又安静了。陈亦然飞快把资料塞入门缝。那一刻,x腔像被什麽温热拍了一下——不是喜悦,是一种得以靠近的微小允许。

    他沿着阶梯往下走,才一步,忍不住回头:门内的楼梯口,溢出一道极淡的暖h灯线,很快又消失。

    回诊间的那周,他开始做一件小小的事:每接触到合适的孩子,就问一句,「你最喜欢那本绘本里的哪页?」孩子们的答案天马行空,但出人意料地一致——大多数喜欢那些「有人牵住某个人」的场面:狐狸牵着迷路的nV孩、NN牵着孙子穿过风雪、熊mama牵着小熊过森林的木桥。

    「为什麽呢?」

    「因为……有人牵我就不怕了。」一个小男孩想了很久才说出来。

    陈亦然把这句话抄在便条纸上,按掉手机闹铃,夜里十一点,他在书桌前整理这些碎片。桌面上新多了一个文件夹,标签写着:「写给J」。里头不是任何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