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拒绝 (第1/2页)
冬雨下得像是不耐烦。 陈亦然撑着伞,站在一栋重新粉刷过的三层楼前。旧院的门牌号码已被更换,青苔被铲去,铁门换成带密码的黑sE电子门;唯独墙角那棵长得歪斜的苦楝树仍在,树痂像结在时间皮肤上的疤。导航显示的旧院名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间「儿少临托中心」的乾净称呼。 他用内勤身分写了封公函,说想了解早年纪录是否还存放。门开时,一GU樟脑味和消毒水味一同扑面,一位五十余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nV职员把他领进会议室。墙上贴着新式的儿少权益宣导海报,柔和的粉sE系把空间烘托得乖顺,像再三保证:这里安全、这里正确、这里不会再发生那些事。 「早期纸本档,能找到的不多,」nV职员端上一杯热茶,「也许您要找的人,会出现在出养或寄养的名册里。但那时的登录……嗯,没有现在这麽完整。」 「我理解。」陈亦然轻声。他不想打破这份小心翼翼的礼貌,只是目光忍不住在室内巡行——角落一把旧藤椅,靠背磨得发亮;窗边的矮柜多了一道裂痕,像被重物撞过;走廊尽头的玻璃门後,有孩子在画画,橘h蜡笔留下粗粗的一道风。 他记起那些小患者也这样蹲着、画着——一种把自己从现实撤回到纸面的本能。 「林社工十一点会来,」nV职员补充,「她在这里二十多年,还记得以前院长的事。您要不要先看看这些扫描的旧册?」 档案夹被推到面前,封面透明胶膜下夹了张泛h的黑白合照——一群孩子站在院墙前,一个个背脊绷直、表情木然,眼睛却不约而同朝镜头外的某处张望。陈亦然的目光滑过那些面孔,忽然在倒数第二排最右边停住:一个瘦小的男孩,留着过长的浏海,手指紧紧抓着衣角。 上头的注记是蓝sE钢笔字:江□□,推估六岁,姓未知。 他呼x1轻微一紧,将照片放回原位,改翻下一份入院记录。字迹断断续续,像在颤抖:夜间拾获,左前臂有旧伤痕,拒绝言语互动。 门外传来脚步。 「抱歉,路上塞车。」走进来的是一位瘦削却JiNg神熠熠的nV人,她把雨伞甩乾,笑起来带点爽朗,「你就是陈医师?我听说你在带孩子做创伤复原。很不错。」 「林社工您好。」 「别这麽客气,坐。你要找的是一个画得很好的孩子,对吗?」她打量他一眼,像已经把他的动机剥开,「其实很多孩子都会画,因为说不出口的,手会替他们说。」 陈亦然点头。「我想知道,他当年……过得怎麽样。」 林社工想了想,视线落回那张合照。「我刚来时他已经在这里了。很安静,安静得不像个孩子。你叫他,他不太抬头;你给他面包,他会把葡萄乾一颗颗挑出来摆整齐,再吃掉。下雨时,他不站屋檐底下,是去站树下,说树会挡一点声音。」 「什麽声音?」 「大人的声音。」林社工的笑意微微收敛,「有些夜里,会有志工醉着来敲门……以前的制度b较松。院长也不太——」她没说完,只换了一句:「孩子们会互相学会躲避声音。」 窗外雨势忽急,玻璃上浮起细碎的银针。陈亦然拎着笔,觉得笔尖被某种隐形的重量压得发紧。 他忽然很确定,江知远画那麽多「屋内的光」,不是因为他曾身处其中,而是因为他苦苦站在门槛外,看着光在里面移动。 林社工带他走过狭长走廊。走到最里面,存放旧物的仓库门被打开,霉味扑来,灰尘在光束里一粒粒旋转。堆叠的纸箱侧面潦草写着年份,像一座以记忆建成的迷g0ng。 「那时候,最常被我们没收的东西,是小刀。」林社工把一只箱子搬下来,笑得有点自嘲,「你想不到孩子为什麽要刀子,是吧?不是为了自残,他们把刀片拆出来,改成刻笔。木桌、墙角、床板底下,全是细得看不见的线。」 她从箱底cH0U出一片床板,翻到背面——在黯淡木纹里,果然藏了几束凌乱却b人的划痕。近看,那些划痕竟然是有方向的:是屋、是窗、是两只手。手画得特别仔细,手指细,指关节有Y影,掌心有细长生命线,像一个从未被握住过的人,用力记住握住的形状。 「这是谁的?」陈亦然问。 「我们那时叫他阿远。」林社工说,「他很少哭,但一哭就发高烧。哭完第二天,床底多一幅图。後来我们用深sE漆刷过,还是盖不住。」 她又翻出一个鞋盒,里面是几摞皱折的图纸、几支被削得极细的铅笔头、一截红sE线。红线被打了结,结打得很丑,像一个学不会打领带的小孩笨拙的努力。 「他说这是不会散掉的结。」林社工把线放回去,「每个人都说会回来,但谁也没回来。」 陈亦然垂下眼,一阵热气忽然在x口涌起。疼痛和愤怒混在一起,又像被雨水稀释成某种苍白的无力。他想到诊间那个总把糖纸折成星星的nV孩,想到那个把木偶的脸画得一张张一模一样的少年——孩子都用看不见的大字,在大人以为看不懂的地方写字。 他把鞋盒盖好。 「我可以把它们带走吗?」 林社工看着他,沉默了几秒。 「这些东西一直在这里,等一个知道它们是什麽的人。」她说,「带走吧,但帮我一件事。」 「您说。」 「找到他,跟他说,当年有个人总记得他。哪怕那时候,谁也没有伸手。」 陈亦然点头。「我会的。」 雨停了,天sE却更蒙。 陈亦然把鞋盒小心放进後车厢,坐上驾驶座时,手机震动。出版社编辑传来讯息:「陈医师,江老师近期仍不便公开活动,感谢理解。」再下面,冷冷贴了个宣传连结:《睡前的一束光》再版上市。 他反手丢下手机,眼角余光瞥见副驾的那张床板——那双刻在木纹里的小手像真的正按在玻璃上,隔着几十年的距离喃喃。 他几乎是冲动地掉头开往江知远的工作室。一路上红灯特别多,像城市在冷静地提醒他:慢一点,别像你的病患家属那样把焦躁误认为拯救。 工作室楼下的咖啡馆灯还没亮,铁门拉到一半。二楼窗台摆着几盆长得很好的多r0U,系着一条红绳——红绳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