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陛下慈父情怀 (第1/2页)
听完父亲严苛的话,唐珉的心情猛地向下坠去。 唐珉看着皇子队伍里静静坐着的悬玉,低调的衣衫掩盖不了他出众的容貌,烛台的光芒在脸颊跳动,让唐珉觉得自己离他好远好远,即便悬玉是皇子中最不招人待见的,也不是自己可以胡乱肖想的。 可是怎么能忘记呢? 唐珉一时看呆了,他迷恋地用视线描摹悬玉的脸庞轮廓,糊里糊涂地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他还记得小时候在宫门处的惊鸿一瞥,犹如乌云瞬间散去。 悬玉对唐珉炽热的视线视而不见,宴席的饭菜着实一般,他却吃得很认真。 赵青令很满意悬玉的态度,自然也注意到唐珉的视线,忽然一旁的四皇子赵越泽开口:“二哥。” 赵青令很快调整好表情,侧头看赵越泽:“四弟。” “二哥在看什么?”赵越泽问。 赵青令内心一嗡,这个四弟总是阴气沉沉,叫他分为不喜,总觉得在筹谋什么,却没办一眼看透,赵青令语气自然地道:“看老五。” 赵越泽的眼神挪到悬玉身上,正巧悬玉抬起了头,疑惑地对他颔首。 “亲弟弟久未回家,自是应该多加照拂。”赵青令说,“何况他孤身一人,是吧。” 赵越泽端起酒:“太子说的是。” 赵均将一切收入眼中,举起手,罗春连忙扬声拉长了调子道:“静——” 众人曳旗息鼓,歌舞猝然停下,赵青令也顾不得赵越泽奇怪的态度,赵均微微一笑,点名:“悬玉。” 所有人都讲目光集中在这位为质多年的皇子身上, 悬玉平易逊顺地端起几乎没动过的酒,站起来,恭敬道:“父皇。” 赵均一言不发,周遭一点点地随之凝固下去,连安贵妃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连忙看向儿子,然而赵青令此刻并没有注意到她。 半晌之后,赵均的声音才响起:“今夜中秋团圆之期,花好月圆,你久久未归,可还习惯?” 悬玉道:“故国风物一如既往,儿臣在外时也一直惦记在心,自然是习惯的。” “风物未变,你却长大了许多。”赵均笑起来,回头对安贵妃道,“你还记得他当年小小一个的样子吗?” 安贵妃哪还记得当年那个小孩,如此也只得陪笑道:“臣妾记得五殿下一直极为知事。” “既然长大成人。”赵均一顿,接着道,“可有心上人?你说出来,朕准了。” 话音一落,唐珉的呼吸猝然加快。 赵青令也是一惊,袍子撩倒了酒杯都未察觉,幸而酒盏已空,只余一点残液,到场的朝臣只有寥寥数人,并不清楚唐珉之事,然而依然对这位五殿下的诸事有所耳闻,是而家中有适龄女儿的皆风声鹤唳起来。 赵均看向赵青令:“太子,你是长兄,你可有人选?” 唐珉身形晃动,倏地一咬牙要站起来,未料一只大手摁住他的肩膀,把他狠狠按住,唐恪对上充斥着血丝的儿子,铁石心肠地摇头。 赵青令行礼,勉强道:“五弟还年少……” 悬玉出座,在丹陛前跪下,结结实实地叩了个头,道:“谢父皇厚爱。若有此女,儿臣会亲自向父皇请旨。” ——那就是没有了。 赵均打量着这个儿子,似笑非笑,少顷挥手带过,罗春连忙重起歌舞。 悬玉悄悄回座,再也没什么胃口,安安静静地待到了宴席结束, 赵均离座时不咸不淡地扫了一眼阶下诸人,转身离开。 陈宝一顿饭看着几道视线都集中在主子身上,简直心惊胆战,扶起行礼的悬玉道:“我们快些走吧!” 悬玉点点头,俩人脚步飞快,却还是被罗春叫住了。 悬玉:“……” 罗春笑眯眯地捧着一个紫檀木匣,道:“五殿下。” “父皇有何吩咐。”悬玉道。 罗春将木匣交给他:“这是陛下赐给五殿下的,殿下请看。” 悬玉哪有推辞的理由,他接了过来,慢吞吞地打开匣子,却见里头躺了一枚羊脂白玉佩,温润通透,雕工也细致精巧,刻着祥云盘龙。 悬玉似是:“这——” 罗春揣着袖子:“陛下慈父情怀,特将此玉佩赐予殿下,殿下若有皇子妃人选,可将它送与那位女子。” 悬玉一时心神恍惚,半晌才道:“多谢父皇。” 罗春离开后,悬玉将玉佩收回木匣,让陈宝收好,陈宝嘟嘟囔囔道:“看来这位陛下并非毫无情谊。” 悬玉并不答话。 才迈过门槛,一道陌生的男声从身后传来,道:“你就是从周朝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