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磨墨前戏 (第1/1页)
容胤抚摸着手下微鼓的小腹,一股奇异的满足感涌上心头,他被逗得哈哈大笑,戏弄宋淮之的心思也浅淡了几分。 他看着面前乖顺不已的宋淮之,愉悦地用完了早膳。 太极殿内等候了近乎两个时辰的大臣们迎来了他们的君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容胤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起吧。” 他一如往常般懒散地靠在龙椅上,然而大臣们看出了他的心情愉悦。 这种机遇可遇不可求,大臣们抓紧时机,开始汇报这几日的政务要事。 能有什么重大要事?无非是对宋国的处置。 谁能想到一位登基不过三月的少年皇帝,召集了军队,御驾亲征,且连夺宋国十城?! 吓得宋王割地赔款,还送来太子为质。如今的宋国就是个香饽饽,是谁咬上一口都能肥的流油。 大臣们你争我赶地说着对宋国的谋划,举荐着自己家族乃至党羽去担任要职,有些不错的提议容胤接纳了,剩余一些利益熏心杀鸡取卵的奏折,一概都被打发了。 只是临近尾声,大臣们的奏折牵涉到了后宫。 一老臣跪下启奏,“先皇已去,如今陛下后宫凋零,还望陛下广纳选秀充盈后宫,为皇家绵延子嗣!” 不少人都跟着附和 容胤敷衍道,”此事孤自有定夺,不必多提。” 或许是帝王语气温煦,那老臣伏地大哭,”臣身为人臣,甘愿为大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宋国贼心不死,陛下万不可如此宠幸宋国太子啊!” 矛头竟指向宋淮之。 容胤以前也宠幸过几个舞姬宫女,可春风一度后皆抛之脑后,没有册封,也没有位分。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几个奴婢而已。但如今却对被迫为质的宋国太子宋淮之,宠爱有加,片刻不离身。 按这个架势,但凡宋淮之是个女子,怕是早就怀上容胤的龙种。 这些想把自己女儿送入宫中的大臣们自然视他如眼中钉rou中刺,这位老臣打了头,一时之间群臣悲泣,纷纷劝谏将宋淮之赶出皇宫,广纳妃嫔。 容胤扫了一眼殿下涕泪四流的臣工们,”诸位爱卿这么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孤要驾鹤西去了呢” 满殿大臣一顿,立刻乌泱泱的跪成一片,”微臣不敢。“ 打头的那位老臣像是被卡住嗓子的鸭子,瞬间住了嘴。 整个太极殿死寂一片,大臣们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的君王是何等暴戾。 “诸位爱卿都是先帝朝的老臣了,怎么着也是孤的长辈,长辈教育晚辈乃是常理,又有何不敢?“容胤噙着笑,”况且爱卿们又何苦如此忧心,没了孤,不还有皇叔吗?” ”皇叔他,断不会让爱卿们失望” 容胤的语气十分平静,然而大臣们却吓得冷汗淋淋。 容胤的皇叔,乃是先帝的幼弟,大周的摄政王——容钰。容钰与先帝相差三十多岁,先帝一直拿他当儿子疼,若非容胤的诞生,坐在龙椅上的人还说不定是谁。 即使容胤登基为帝,容钰也不见得败了,大臣们真正效忠的主子是谁,谁又能知道呢? “陛下息怒!” 跪趴在地的一众大臣不停地叩首,乞求着君王的宽恕。 这是多么的无趣啊,容胤突然间没了兴趣,冷冷丢下句“退朝“,起身离去。 他走后,大臣们刚要松一口气,锦衣卫们却鱼贯而入,手持仗棍,满殿大臣皆杖责二十,为首的那位老臣直接杖毙。 宣室殿内 被大臣们搅扰了兴致的容胤,一脚踹向堆积如山的奏折,“哗啦“一声,奏折飞得满殿都是。 侍从们皆静若寒蝉,他们感应到小皇帝的不悦,个个战战兢兢,连乱飞的奏折都无人弯腰去捡。 还是石太监机灵,发现容胤踹翻奏折后下意识往身旁看去,宋淮之却不在身后时的小皇帝明显更不悦了,石大伴混迹宫廷多年,何等敏锐,他弯腰拾起一本奏折,出声抱怨 “这宋公子可真是悠闲,主子您庇护了宋国,好歹也得前来谢恩才是。” 提及宋淮之,容胤紧绷的唇角松了松,石太监瞧见了,加大了马力,一副为主子抱屈的忠仆模样, “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此大恩大德,旁的不说,这端茶倒水,磨墨侍奉本是应尽之礼。” “磨墨……” 不知想到了什么,容胤语气停顿,嫣红的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侍奉左右的太监们十分机灵,一边迅速拾起散落的奏折,一边去传召建章宫中的宋淮之。 宋淮之被带过来时上有些发蒙,容胤难得正襟危坐在龙椅上,一旁的石大伴立刻指责宋淮之的忘恩负义。 尖刻刺耳的话语下,宋淮之双拳紧握,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的嫩rou里。 要反驳吗? ”是,臣谢过陛下。” 他忍住了,低垂着头,一字一句地感谢容胤的庇护。 还不是时候,宋淮之安慰着自己。 幸好,这所谓的报恩不过是磨墨罢了。 宋淮之暗暗松了口气,刚拿起墨条,却发现,没有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