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她在花後,声音在光里 (第1/1页)
演唱会当晚,场馆里的灯光一点一滴暗下来,只留下舞台正中央那片半透明的花幕。 不是常见的玫瑰,也不是张扬的向日葵,而是一整片木春菊与薰衣草混搭的悬垂乾燥装置,在灯光中晃动着一层微光。 观众不由自主地静下来。 音乐缓缓响起,是于崴霆的新歌——《入花丛》。 这首歌早在数周前就释出试听,短短两分钟便在平台上累积过百万播放。但真正让人无法忽视的,是那支MV里的花景构成。 画面中没有主角,只有一个隐形人用手慢慢编织一束又一束的花,镜头时而从她肩膀後绕过去、时而从窗外拍进来,始终看不清脸。那双手的动作却让人记得——温柔却坚定。 观众们好奇地问:「这是谁设计的?那个花幕是谁做的?」 崴霆在受访时只是笑说: 「那是我生活中最安静的声音。她不在台上,但所有声音的光都来自她。」 演出结束後,他走进後台,把原本一束小型手捧花放在收音台边,盯着它看了一会。 是凌灵在花店完成後寄来的。最中间是h绿sE的小苍兰,周围包着叶兰和木春菊,颜sE收得极安静。 花语卡上写: 【小苍兰】:我没出现在你身旁,但我一直站在光的方向。 自从回国後,凌灵不再接店面前台工作。她让爸妈慢慢退休,自己则将「入花丛」转为结合咖啡与花艺展的小型空间。 每天早上开门前,仍有熟客来敲门讨花买,但她更多时间待在後头的工作区。 那里成了一个小型创作空间,花语墙仍在,但旁边多了木质书架、录音器材与摄影白布景。 她为不少品牌设计视觉用花,也为几场音乐人拍摄做过花幕。 但她从没在公开记者会上露过面。 不是因为怕,只是不想让自己变成作品的主角。 「我希望别人记得的是那束花带来的感觉,而不是我。」她对崴霆说。 他总是静静听着,然後点头。 有次,他来找她,带来一大包资料。 「我被邀请出国演出,主题叫《从声音走进画面》,想邀请你帮我设计背景。」 她翻了翻资料,微笑说:「你不怕我又不出现吗?」 「正因为这样,我才想找你。」他停顿了一下,「你不露面,但你让所有人都看见了我。」 她一时没回答,只伸手拿出一本笔记本。 那是她新完成的一本花语诗集,没有署名。书名叫《花後》。 她递给他:「送你。」 他打开书,一页一页翻阅,纸张微粗,字迹清淡。每一页左侧是一种花的cHa画,右侧是短短的花语: 【银莲花】:你总说你没说话,但我记得你沉默时的样子。 【风信子】:我们没一起说出口的愿望,现在都长成光了。 【山荷叶】:我不喊你名字,但风会把我想念带到你身上。 他没说话,只小心地阖上书,像在关上一个秘密的出口。 几天後,凌灵在花店收信时,收到一封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上面是一场舞台表演的局部画面,那一角熟悉的花架,是她的作品。 卡片背後简单写着: 「你不在台上,但每个观众都记得了花幕的样子。」 她把那张卡放入墙边一个小木盒里,与其他未贴出的花语卡一起收好。 那是她的方式。记下、收藏,不求被看见,但绝不忘记。 那天傍晚,花店打烊後,她在新咖啡吧台上泡了一壶伯爵茶。窗外yAn光斜洒,店里还残留着当日花香。 她走到花语墙前,在最下角贴上一张新卡片: 【香雪球】:有些名字,只留给懂得的人念。 她知道,他会看见。 不在台上,不被说出口——但她就是他声音里,最不需要名字的那段旋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