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承载龙气紫运难道就不该付出点代价? (第1/2页)
又是一年十月十五下元节,最宜修斋设醮、享祭先祖。 这一天里,无论是贫民还是贵胄都会举行祭祖活动,皇室自然也不会例外。 伴着浑厚的祭钟礼乐,数百人组成的皇家仪仗踏上了去往祭场的大道。 位于晏京城郊的镇湖便是目的地。 今日风和日丽,连带着镇湖的水也异常平缓,遥遥望去似一面巨大的明镜横卧在地,微风拂过都难起波澜。 一切都显得安详静谧,除了那两座略显诡异的持剑巨像,它们垂首低目注视着湖底深渊,交握剑柄的手背上连青筋都雕刻清晰,似乎在竭尽全力压制着池底什么东西…… 不过这可是皇城近郊,龙息之地,就算湖底真有什么,那也只能是神瑞之物。 毕竟供奉历代岐帝灵位的极庙便悬于湖心之上,祥云瑞光绕殿氤氲,怎么看怎么仙灵瑞气。 蒙在鼓里的岐国子民们自然是这样想的,但代掌仙门的鉴观君沈道听却很清楚,这祥瑞表象下镇压的是何种危险不堪的上古魔物。 毕竟这里的一切都有他的手笔,所谓的极庙也不过是用来加固封印的镇石。 舍姜氏一族救天下众生本是无奈之举,但承载龙气紫运难道就不该付出点代价? 千百年过去了,姜氏一族做的很好,历任岐帝也心系天下,除了他…… 眼看着姜恕步下车架,登上祭台。 玄珠帝冕一步一颤,暗金冕服威仪天成,不过数年未见,姜恕宛如脱胎换骨般神采奕奕,就连鬓角雪发都重覆青丝。 曾经的神魂分体,病骨支离,曾经的朽糜尸气,唯诺怯懦,难道都是假象…… “难为上君如此配合,这些无用的礼节朕也颇是无奈。” 姜恕已将后续祭礼全权交由太子主持,他笑的温文和雅,雍容持重,可是掩在帝冕玄珠下的金眼里,却没有半点笑意。 “到了这个位置身不由己,朕不得不讲究,想来上君……你也感同身受吧?” 没等他回答,姜恕冰冷的手心就覆上了他的手背,语气也变得暧昧起来:“沈郎~你答应朕的事都做到了,朕当然不能辜负你~知道你迫不及待,这就随朕进去吧。” 那霸道的沉金龙纹翻跃于冕服之上,形如魍魉魑魅。 沈道听忽然心跳如鼓,素来圆满宁寂的灵台正在尖啸嘶鸣。 极庙沉重殿门内漆黑如魔渊,他这一生千载岁月历历在目,斩妖除魔从未退过半步,今时今地却头一回生了怯。 …… 师兄会在这里吗? …… 极庙内光影明灭,高处悬挂的巨大晶灯,投照下一片绚烂金芒,烁烁“金粉”镀上精雕细琢的游龙祥云,无一处不肃穆,无一处不辉煌,至少是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 他们可不知道,极庙下这方镜湖困着古魔。 仙人们以大阵镇压魔物,引符水成湖,立起极庙。 扶持傀儡,赐予姜姓,建设皇朝,奴役万民。 他们改造了这片封魔之地,建起一座座宫殿琼楼,化腐朽为神奇,将这荒芜魔窟筑成五境中最瑰美的人间盛都。 晏京宸宫到处都是神像龙影,处处弥漫着浩然正气、龙德紫运。 但这能改变什么?本质上这里依然还是极恶所在,魔息之地,亦如岐国君主,看起来光鲜亮丽,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帝冕遮掩下的糜烂污浊。 天下人艳羡的是宸宫之恢宏壮丽,赞叹的是晏京之富足繁华,却看不见其下掩盖的真实本质。 君权天授、仙人抚顶,对此深信不疑便是姜氏的荣耀福祉。 窥见宿命锁链,明白这天下最大最华丽的笼子里,自己只是豢养其中的一头待宰牲畜。 仙人无私的恩赐最是催命,不过是确保收割时享有最丰美的回报,自姜恕幡然醒悟的那一刻起,便感到深深不幸,这是姜氏的不幸,是他生于皇室的不幸! 姜恕的步伐沉稳有度,每一下迈步的距离都几乎一样,走的坚定而踏实,他脚步不停,目不斜视,将一幅又一幅“先祖画像”甩在身后。 这些“画像”以灵晶仙玉为裱,“框住了”姜氏历任君王,说是画像不太准确,倒不如说是一幅幅立体影像,它们不仅让死物“生灵活现”,甚至是帝王们生前的情态流露,举止动作都栩栩如生,若不是千百年来这些影像们始终如一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恐怕真会以为是将一个个活人囚于框架之内。 何其玄妙又何其诡异。 “自封魔印落成以来,沈郎已有多久未踏足此地?” 姜恕的声音落在这静谧宽阔的殿堂内,回音四起,犹如八方帝像同声共询,自迈入殿门的那一刻起,沈道听便能听到窸窸窣窣的杂音,有的轻微如呢喃,有的沉闷如鼓响,更有血rou蠕动搏跳的怪声,越是修为精深者听得越是明晰,沈道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