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玉簪沉(中) (第1/6页)
五、六礼 十八岁那年我遇见幽王,他独自躺在堆满了雪的山坳里,铠甲上全是血,我以为只是在与蛮人交战时中了敌军的全套,可他却告诉我: “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想要除掉他,故意将他送至了敌人的虎口。他说我救了他,我以为,他也救了我。 他也在临安长大,对我说起临安的旧事,记忆交叠之处,我亦怆然神伤。他问我救他后不后悔,我说:“我如今这样的日子,也并不比死好;可是于殿下,想应是大不相同的。” 他忽然道:“我会想法子,跟圣上请旨,为你脱籍。” 我晓得这是不可能的,可他说得那样恳切,竟教我眸子里也莹莹闪过几丝亮光,朔北沦落八九年,早已断了这样的指望,萧萧索索的久了,羞作无情,感激东风……我伏身又折拜下去,未及开口称谢,他却柔声将我唤起来: “你的双亲、弟妹,孤俱会妥善安置。” 我再欲下拜,他托住我衣袖不教我拜,眼光交触,我看见他很是诚恳地望着我,说: “我想见一见你的父亲。” 天明时,他的亲兵寻了过来,我带着采集的草药回去将军府,一日与母亲并无多话。日夕还至住处,不多时见着父亲也回来了,他的面色较往素更为阴沉,唤过母亲低语几句,便支我去后边抽柴火,当我抱着木柴进来时,寄奴和兕子不知去了哪里,母亲的面色已是铁青。 父亲站起身,蹲在火塘边生火,母亲长长吐出一口气,沉着声叫我: “你过来。” 我想幽王大抵是见过父亲了,可我不知他究竟说了什么,会教母亲听来如此生气。 我走过去在母亲身旁坐下,低目抚了抚她粗糙的手背,唤她:“阿娘。” 她问我:“你知道幽王是什么人?” “先帝第九子,少富才学,礼亲文士,小时阿爹带我去吃酒,我见过他……” “你救了他?” “是,他流了许多血,我如不设法救他,他会死的。” “没有别的缘故?” “没有了。” “为何不上报将军?” “有人要害他,他教我……” “择音,你是什么人?” “我是爹娘的女儿,我是阿翁的女孙。” “你晓得不是问这个。” “我……我是宁武将军府的女婢。” 我眼我抿白了唇,阴沉着眼眸,冷淋淋向上睨着她,她目意忧切,紧紧凝上我面容,说: “去把藤条拿给我。” 我站在榻前的地平上,胫衣卷上来,小腿上一回承责留下的伤迹已经褪了肿,留下几道蜿蜒的褐痕。只听唰地三声凌厉的藤响,胀疼狠狠啮着rou皮儿拧出几道殷紫的肿痕,我弓腰颤抖着折了折膝弯。 “阿翁的遗训都忘记了么?” 我攥紧了裙子,咬着嘴唇用力摇了摇头,又是三鞭,裂口衔着热烫的血珠一寸一寸地烧着。 “阿娘,九年了,我不愿阿爹籍籍无名消沉于此,我不愿知白和寄奴浑浑噩噩虚度一世。所谓儒者,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再不能读书修业、明德行道的士,同死了又有什么分别呢?” 又是破风三响,伴随着母亲粗重的喘息沉沉砸在我心上: “他是皇子!庙堂权势之争,从来都是杀人场。你问我分别——好,你的阿翁,被他的阿婆活活儿教剐得只剩一副枯骨,扔在乱葬岗,那会子道在哪里,圣人又在哪里?你也要带累得你父亲同我剜净割绝才罢?” “可他是好人!他是阿翁的学生,他也曾为阿翁鸣冤,陆家沦落,他亦遭贬谪,他不会害阿爹!” 我据理力争,两胫不住地打抖,母亲几乎每说一句,就要照我腿上甩两记,我声息颤了又颤,终然听见两声粗沉的清咳: “你知道,他今日见我,说了什么?”蹲在火塘前的父亲发了话,他目意沉凝,看着木柴迸出的火星子,拿一根烧火棍拨了拨火,“他说,要尊我为先生,接我入宫与他讲经论道,他还说——希望你跟着他,做他的女人,这些话,他对你说过不曾?” 我一时愕然,我救他大抵出于良知,但也不敢说绝没有一丝绝境里攀附的念头,从明光甲看至螭纹佩,我审度它们的眼光已不是一个世家温巧伶俐的女娘,而是一个分斤拨两的市侩奴子。 我突然觉得这样也很好。 我对父母说: “是太皇太后要取他的性命,我救他,已然忤了太皇太后的意,我们何妨信他,总比在这里绝望地坐以待毙的好。” “我已经婉言辞谢了。”父亲的语气肃淡果决。 “阿爹为何?” “九年前将军礼敬非常,欲聘我做小公子的业师,也说愿意好生养赡我的妻儿,那时我便没有应。为什么,呵……”他冷笑一声,声辞极冷淡,仿佛说的只是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你大父当日在士子中是何等声望,陆氏一族于他们心中又是何等地位——太皇太后留我一条性命将我流放到朔北,不是教我来拿文学辞章与她相抗的,她一意要折断我的壮志,践踏我的尊严,摧毁我的心念,我唯有顺承,你们的命才会长些!” 父亲说罢,全然背转过身去不看我们,我怔怔然还未从他这番话里抽回心魄,只见他猛地将手里的烧火棍撂至榻前,幽冷沉断地喝出一字:“打。” 母亲的神容愈见忧忡,她竟没有再用藤条打我了,也不俯身去拾身前的棍子,只是仰首望着我,低低道: “去给爹爹道歉。” 我低垂着目,不肯动,母亲似乎有些急了,一掌拍在我藤伤累累的小腿上: “爹爹从小最疼你,你就忍心教他这般伤心?去啊!” 见我仍旧不动,抿着唇一声不吭,她直接在我大腿上狠狠拧了两记,催迫道:“你倒是哭两声、喊两声!” 我没有想到,终于有一日母亲对我和软下声气,竟是为了劝我向我的父亲低头。我剥开裳围跪下来,北风从窗隙里漏进来,丝丝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