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书人 (第2/3页)
齿,也不知道到底是想我父亲反动还是不反动,拿起旁边带扣的皮带就往我父亲头脸上抽。老实交代问题。领袖的话是你能挪用的吗?你是不是人民的一份子还有待考察。旁边忙有年纪大一点的人拉住他,私语道:这个人成分不算很坏,下手轻点。那人这才坐定。我父亲捂着流血的头脸默然好久才再次开koujiao代。 在我记忆里他们是重逢,而在我父亲嘴里,他们是第一次相识。初次见面那位军官在北上讨伐共党的路上。那时候日本人还未宣布战败,更没完全撤出中国。他们遇见的那支流寇就是逃亡的一支。与之交战是顺手的事,穷寇莫追。他们几乎是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就在他们行军路过我的村庄不到一年后,又辗转回到了我省。只是这次是败走麦城。日本人已经战败投降,他们和谁打仗不必明说。战乱年代,哪里都不太平,但人扎堆的地方总比其他处安全。于是养父带我来了省城,在茶馆里开始说岳,恰好遇见这位军官。 他还是一样的衣装革履,甚至簇拥他的人比之前还多,只是愁眉紧锁,不得开怀。城里汹涌的不止是逃难的百姓,还有很多伤兵。前线战事紧张,他们节节败退。驻守在这已经是最后一线,再败就要弃城而逃了。城里都惶惶不安。我看见他在众人面前保证:只要我虞某人在一天,此城必不会沦陷。 我这才知道他姓虞,打听之下,原来他年纪轻轻已是一军之长。姓虞名啸卿。好威风的名字。我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说当初救下我的大好人原来是个大军官。父亲摸着我的脑袋,沉思良久,不知道在思索什么,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他毕竟守的时间比其他人长。我后来安慰自己。 他是在一个午后路过茶馆的。街面一时拥堵,他的军车被阻挡在茶馆门口。父亲的书正说到精彩处,有人不住叫好。他耳朵捕捉到童年时最爱的故事被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讲述出来,扭头正看见那人站在桌边神采飞舞,周围坐着老少爷们抬头观听。 他花了一秒认出这个人,然后不出意料地在旁边看到了我。那天天气正好,被窗户隔开的成块阳光照射下清晰得可以看见空气中缓慢浮动的细小尘埃。灰尘随着说书的人开扇,闭扇,轻点在桌子上的的动作而流动。阳光太强照得说书的整个人都有些反光,看不清面容。这让他一时很是恍惚。· 艳艳晴天,一群人在那无所事事,本是他讨厌的事。那天他却希望这拥堵多持续几分钟,好多听听那个抑扬顿挫的声音。车最后还是开走了。他回望一眼,对方依然没发现他。书已经讲到尾声。那人下台呷起一口茶。 晚间,着军装的人打听到我们的住处,礼貌说明来意后上门请养父去叙旧。养父推拒。一面之缘哪里有旧好叙。那人看见躲在父亲身后的我灵机一动,称茫茫人海再次相见是缘分,更何况军座还想看看小姑娘过得怎么样。 怎么也算是他托付的孩子,父亲不好拒绝,又不能放我一个人前去,于是答应了邀约。 军部设置在当地高门大户的一处宅院。宅门重重。如果不是有人指引,很容易迷路。我们被带到他面前的时候,他还在地图上插些小旗标。我不识得这些东西,但还认几个字。那个在旗标重重围困下的城池上面写的正是这座小城的名字。 他皱着眉抬起头,看见我养父的一瞬有些舒展。他寒暄说待客不周,却没离开军事地图的意思。我的养父双手放在前,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手腕上,礼貌而不卑不亢地点头回礼,而后垂眼既没看地图也没看他,反而侧过脸捏了捏我的手笑笑。 他不得不清了下嗓子来重新引起我养父的主意。指节在地图上扣了两下。他近乎单刀直入地说:如今形势紧迫,不知道你有什么高见。我的养父这才浅浅扫了下地图。我只是一个说书的。纸上谈兵。并无高见。对方有点不悦,跟个孩子一样情绪都在脸上,不会遮掩一般。过了几秒,他才僵硬地说:饭餐已经备好。好久不见,我们边吃边聊吧。 这顿饭吃得并不愉快。只有不懂眼色的我饱食满腹。父亲的筷子拿了又放。而他的筷子基本没有拿起。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后来学到的这个词用上正恰当。最后父亲看我吃饱了才站起身说:您是思念成疾。药石无医。在下也不是赤脚医生,更没偏方灵药。这么晚,我们不好继续打扰了。说完,拉我起身,作了个揖就往外走。 对方情知失态理亏没有阻拦。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蹲下给我擦了擦带着油污的嘴角,又捏了捏我的脸说:小馋鬼,不是你我就不用来这趟了。 然而姓虞的军长并没有放弃。或者在上次晚饭后我该叫他一声干爹。养父没有反对也没有赞许。乱世有个靠山总是好的,不为他好,也为我好。只是在交代的时候,他把这些事一律隐去。干爹偶尔会来听父亲说书。但茶馆太小,听众无非是些贩夫走卒,见到军长大驾便吓得缩在角落,枉论听书,不一会儿四散开来。父亲就收了扇子,坐在一边喝水润嗓,把眼前人当作无物。 父亲脾气温和沉稳,我从未见过他发脾气。即使愠怒,脸上依然平淡。干爹大马金刀地坐在最好的位置,被一群人簇拥,看着父亲呷了一口又一口,好像那碎茶叶是什么佳酿。两人就这么耗着,耗得茶馆老板的头上直冒虚汗,不知自己请了哪路神仙能招惹这样的贵人。 略微有些谢顶的茶馆老板打圆场。您继续吧。贵客光临。怎么歇上了?父亲把杯子放下。看客都走了。我还费什么力气。老板擦了擦汗。这眼前不是不少人吗?父亲斜瞥了一眼。干爹雷打不动地坐着,不像生气,只是执拗地等。父亲说,他不是来听书的。干爹点头。是。我也不会为难你们。 茶馆老板哪敢插嘴,把两人的茶又冲了新的。终于父亲妥协了,站起来把长衫前摆一抖擞,到后院去了。干爹跟着他。两人在院内树下谈话,不知在说些什么。干爹走时看起来有几分欣喜,摸了摸我的脑袋说,改日再来看你们。 红小兵们对父亲的停顿感到不满。他们从字里行间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暧昧的气息,像是那位军长对父亲莫名的执着和纠缠,像是他们每次语焉不详的谈话。雨里雾里,神神秘秘,勾起旁听者或呷昵或大胆或猥亵的想象,但没人戳破,他们都“要脸”,所以他们压着按捺不住的好奇心等着父亲自己交代。 父亲看了看窗外。天色已然昏沉。家家户户烟囱里都冒出袅袅炊烟。过不了多久村子里就会陷入一片安眠中的寂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已经这样生活了千百年。他说:我该回家了。田田没我,晚上会害怕得睡不着觉。田田是我的小名。莲叶何田田。养父说我的名字很有寓意。父母是希望我茂盛地生长。再加上朗朗上口,我的小名未经改动一直用下来。 他们放了我养父,量他也不敢明天不来。父亲第二天果然又准时到了,轻车熟路地往最中间的椅子上一坐,双手恭顺地放在膝盖上,开始交代。这次的交代格外简短,因为父亲觉得已经没有细说的必要,自己确实是清白无辜的,并无与敌人有勾连。 姓虞的军长没有理由时总是借着我来接近父亲。手下人三不五时就来接我去玩。名曰小孩子家家不应整天台前台后招呼客人,太辛苦而且过早沾染市侩气。我一面接受着好吃好喝的贿赂,一面对干爹的好感与日倍增,从没想过我成了勾住养父的诱饵。 玩得太晚时,干爹便顺理成章留我在军部过夜。父亲等得心焦也只等来一则口信。孩子累得睡着了,不好吵醒。诸如此类。第二天也不见把人送回来。父亲只能登门造访。这便遂了干爹的意。 然而好景不长,形势越来越波荡。来茶馆听书的也日渐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