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希望) (第2/2页)
轻声道:“今天学校开学了,王丹没去上学,我就领梁老师过来看看,认认他的学生。” 王丹妈坐在炕头哄着小儿子,低着头闷声说:“认啥呀,不念了。” 丁小山早就知道会这样,“咋又不念了,这才四年级啊。” “拿啥念呐?”王丹妈终于抬起头,朝两个小儿子努努嘴,“这些个张口兽都要花钱呢,家里一年才能有几个钱,哪能念起书。” 王丹在旁边扫着地,一声不吭的,可眼睛却时时看着丁小山,充满期待和恳求。 梁浩然瞧着这个情况,觉得小姑娘倒是不错,只是可惜生在这么个家里,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丁小山无奈的叹了口气,又把每次劝别人让孩子念书的话说出来,“孩子念书也是大事,再紧巴也得让孩子念书,念书以后才能有出息。” 这话王丹妈也听好多遍了,“能有啥出息,”她像每次那样,垂着眼睛低声说着,“小丫头最后不就是嫁人,能有啥出息。” “咋没出息,”丁小山这次反驳的格外有底气,连忙把梁浩然推到她面前,“不信你问问,梁老师就是城里的,好多小姑娘学习好,将来都能到城里工作,就算嫁人也能找个好婆家呢!”他急切的晃了晃梁浩然的胳膊,“你说是不是?” 梁浩然觉得丁小山这个样子有点孩子气似的可爱,忍不住笑了笑,对王丹妈点头道:“嗯,是,还是得念书。” 王丹妈不做声了,只来来回回的审视着梁浩然,像是想在这个城里人身上,看到他们所说的那种,有出息的未来。 其实她不是不愿意让王丹念书,只是家里太穷了,王丹爸腿脚不好,除了在村里种庄稼,也不能出去干啥活,偏偏家里的田地又不多,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收成。 这几年村里越来越重视孩子上学的事,可说到底王丹是个小丫头,小丫头念书能干啥,她不知道。要是念那么多书还是嫁人种地,那不是浪费钱么,家里都多穷了,还不如省点。 所以每年开学交钱的时候,王丹都“不念了”,而每次丁小山都会来这么一回,苦口婆心的劝,有时候还要自掏腰包给垫点钱。 丁小山有多么热心肠村里人都知道,她很感谢丁小山的好心,也总是被丁小山劝动,毕竟她也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过得好。 只不过现实条件摆在眼前,家里确实是穷,还有两个小的要带,一毛钱得算计着,实在不容易。 王丹妈哄着两个小儿子,好一会儿才为难的嘟囔,“这不是没钱嘛,”亲了亲左边怀里最小的孩子,王丹妈疲惫的诉苦,“她小弟这阵子总来病,都不够钱看呢。” 丁小山不是不了解她家的情况,当下就站起来,从裤兜里小心的掏出一卷准备好的钱,都是零票,“我这还有点,先垫上,不能不让孩子念书。” 王丹妈看着丁小山递过来的钱,却没接,“去年的还没还你呢,”她有些愧疚又心疼的看着丁小山,像看自己弟弟似的,“你还没娶媳妇呢,自己攒着吧。” 梁浩然也看着丁小山,挺不理解的。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就王丹家这情况,估计王丹早晚都得不念,帮这一回有什么用啊!何况丁小山家也不富裕,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嘛。 但是丁小山温厚的笑着,直接把钱塞到炕席下头,“没事儿,不急,啥时候有钱啥时候再说。” “别的!”王丹妈很是不好意思,挣着要把钱拿出来还给丁小山,“你快拿走,攒着娶媳妇用。” 丁小山赶忙拉着梁浩然就往出走,“没事儿,我这不缺钱。”他又回头对王丹道:“明天去上学啊,梁老师教你们班。” 王丹高兴的小脸红扑扑的,使劲儿点点头,“嗯!” 回家的路上,丁小山就跟梁浩然讲王丹家的难事,毕竟这村子要说大也没多大,大家都知根知底的。 梁浩然听着也挺同情,可是天底下可怜人多了去了,哪能管的过来呀,“就她家这情况,你帮她一次两次的,也照样没用啊。” “能帮就帮帮呗,”丁小山笑呵呵的,倒是很乐观,“谁还没个难处呢,日子总会慢慢过好的。” 梁浩然还是觉得丁小山硬充滥好人,“那明年呢,你还能一直供王丹念书啊?”他碾了碾皮鞋底,都是在王丹家院里踩的鸡屎鸭屎,心里边更是烦躁,忍不住就说出憋了一天的话,“再说就那个破学校,念了也没啥出息。” 丁小山听到这停下了脚步,恳切的看着梁浩然,“可是现在孩子们有你啦,”他轻轻的说着,其中却含着深深的希冀与请求,“我们不行,但是你行啊,以后孩子们就有希望了。” 擦黑的夜色里,丁小山殷切的目光像天边的星星那样灼亮,饱含着热烈的期待。 梁浩然有点不敢看,闪躲开眼神,望着村后小土山的漆黑剪影,闷闷的叹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