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图书馆纪事 (第2/2页)
想起发情期的事情,米其林就无比抗拒,再说,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受到激素控制,那跟野兽又有什么区别? 米其林把这些想法压在心底,因为唐书逸本人好像还挺喜欢被激素控制的感觉,哪怕已经是不受躯壳控制的灵魂状态,都依旧能爱着那个alpha。 他忽然感觉到一阵恶寒,用被子盖住脑袋。 对于大学知识,米其林几乎没有任何了解,他曾经生活的环境里,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大学高高在上,是想象中的象牙塔,在里面念书的都是体面人,仔细想想,唐书逸也是个大学生,当把这二者联系起来,米其林有一瞬间的震惊。 对啊,原来唐书逸就是大学生啊!温以观和越从安也是,他们的确是体面人。 然而,当他来到图书馆,在唐书逸的指导下,一个字一个字敲毕业论文时,他明白了当体面人也有体面人的难处。 什么偏好、单调性、无差异曲线……在唐书逸看来是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但米其林就跟看天书差不多。 论文可以让唐书逸写,之后真正上台答辩的人只能是米其林,这样强专业性的考核中,米其林无法做到流畅转述,很有可能连基本概念都读不通顺,到时候怕不是会被老师怀疑代写,因此,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唐书逸也必须充当老师,还要穿插着看书、学习软件、制作经济模型,其结果就是写作归速,米其林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汲取大量的经济学知识,看到了很多基础理论,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概念。 比如供求关系,利润原则、竞争市场、寡头、剩余价值与资本,他埋头苦学,吸收知识,犹如海绵吸收水分,逐渐理解到过去从未理解过的社会规律。 ——“唐书逸,你比我学得更多吧?” ——“嗯,那肯定要多得多。” ——“你读这么多书,不会思考这个社会的运转方式吗?” ——“这些只是很基础的理论啦,其实都跟不上时代了,现在我们的世界发展得很好了,其中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历史,真正符合现代的前沿理论不会在本科学习。” 米其林回想那些概念,对唐书逸来说,都已经是历史了吗?真是讽刺,能学到这些的人,都是笼子里的金丝雀。 电脑在进行计算,米其林趁机休息一会儿,他伸了个懒腰,顿时感觉腰酸背痛,于是起身随便逛逛。 社科类阅览室有各种类型的藏书,米其林在书架前翻来翻去,找了一本历史书,准备借回去看,又在角落找到一本感兴趣的,停下来翻导论。 这本书的内容有关新人类的三性社会理论,不同于传统时代的男女关系,由于新人类的先天生理条件,alpha与omega之间的信息素吸引、性吸引以及终生结合更加原始,具有唯一性,也更为粗暴—— 一个omega只能被一个alpha终生标记,而一个alpha却能标记多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a一o制大概只能寄希望于法律以及对alpha的道德约束,对alpha来说,omega只能算半个人,而被终生标记的omega连半个人都不算,只是某alpha的所有物之一罢了。 这种从精神到rou体,都几乎称得上是“暴力”的结合背后,人控制人变得常见,信息素分集更是让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成为正统。 而他,米其林,进入的是一个omega的身体。 “唐书逸。”耳边传来小声的问侯,米其林吓了一跳,合上书,偏头看见温以观的脸,这人正盯着自己的封面——《omega的驯服与反叛》。 温以观挑眉。 “越从安说你最近在泡图书馆,论文写完了?” 米其林瞥了一眼“图书馆禁止喧哗”的牌子,把书夹进胳肢窝,他回到自习区,没想到温以观像个跟屁虫似的,也坐在他的对面,米其林见他从口袋里拿出纸笔,低头刷刷刷写了什么,将纸条递到他面前。 ——反叛期? 三个字加一个问号,米其林看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这人是在说自己,于是也低头写字。 ——看本书就是反叛期了? 对面的人盯着纸条看,半天没有回应,米其林不管他,打开电脑,开始在唐书逸的指示下写论文,因为之后还有答辩,他必须要边写边理解,这对米其林来说十分吃力,好在他以前也有习惯,文字理解能力算是强的。 专注学了俩小时,米其林伸了个懒腰,余光扫到对面,发现温以观居然还没走,低头面对纸条发呆,米其林忍不住问: ——“这人没什么毛病吧?” ——“没有吧,我以前跟他见面都有从安在,很少跟他单独讲话。” 两个原本算不上熟悉的人,连话都说不上几句,这人压根儿不了解唐书逸吧?米其林实在是搞不懂,温以观都不了解唐书逸,怎么就非要断言自己跟唐书逸不是一个人? 唉。 米其林合上电脑,曲指敲了敲对面的桌面,温以观抬头,眼神还有些茫然。 ——走了。 米其林无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