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高丽医师营养学探讨 (第1/2页)
第二十四章高丽医师营养学探讨 自从恭愍王的那一道教令,猪坂桥的人们“重新发现徐九彦”: “竟然是太祖那个时候,XX大人的后人啊,一直住在我们这个地方,从前真是看不出来啊。” “啊呀呀,你真的是只长了眼睛,没有长眼珠,我早就看出徐先生是不一样的,人家读很多的书,说话做事的派头都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啊,我早就知道他肯定不会一辈子当木匠的,如今果然是要做官了啊!毕竟是两班的后代,早晚有一天是要翻身的!” “这一回精丽可是好得很了,马上就要成为官员的夫人了。” “啊呀呀,以后我们再见到精丽,也不能就这么‘精啊,精丽啊’的叫了,要称呼一声‘夫人’了呢!‘精丽夫人啊,金夫人啊’,哈哈哈真有趣啊!” 对于这件事情,林熙仁说不上是欢喜还是忧虑,在猪坂桥当社区医生很辛苦,收入菲薄,自己是靠着蜂蜜和血竭才收支持平,金精丽一边当医生,一边也要做一些副业,日常到医馆,总是拿一些针线来做,假如金精丽真的成为两班的妻子,从社会阶层来讲算是一种跃升,只是她所热爱的医学啊,从此可能就要舍弃了,徐九彦那样一个古板的人,只怕不会让她成为高丽的谈允贤。 猪坂桥的一幢房屋之中,徐九彦看着崭新的官服,心中感慨万千,自己的祖上是随着太祖王建创立了高丽王朝,曾经很是显赫,只是从太祖那个时代到现在,毕竟四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人世代谢很是沧桑的了,自己的家族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荣耀,住到猪坂桥这里来了,倘若不是父亲一再提醒,“我们是开国功臣的后裔”,自己真的不知道与其她人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多读了几卷书,识得几个字罢了,然而却没能考中科举,所以终究有什么用呢? 哪知忽然之间,殿下竟然想起了功臣后裔,徐九彦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就感到好像是有一把无形的漏勺,将自己从沉沉的历史汤锅里打捞了出来,自己终于能够改变命运了,殿下的光芒终于照在了自己的身上,虽然只是秘书监的校勘,正九品的职位,但毕竟是一个契机,自己从此踏上仕途了。 徐九彦知道,两班不是那么好进入的,那是一个垄断排外的群体,自己好歹是太祖功臣的后人,虽然曾经当过木匠,想来也还好说一点,之前就有人曾经因为身份问题,硬是给踢出了两班,就是忠烈王时代的上将军康允绍,这都是自己知道的事情,想来也是啊,这样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当然是瓜分的人越少越好,木匠行业尚且有竞争,更何况是两班。 然而徐九彦认为,自己是应该得到这一切的,不仅因为自己的血统,也是因为自己的才华,所以徐九彦是绝不愿给人排挤出去的,家族沉沦这么久,终于有了一个翻身的机会,自己一定要把握住,让徐家重新跻身两班的中心圈子。 徐九彦心潮澎湃,设想着自己的未来,然而他很快便想到一个现实问题,就是金精丽该怎样办?虽然没有明确订婚,不过猪坂桥的人们都已经把两个人看成必然会在一起,母亲临终的时候也有遗言,况且自己对金精丽,也是很喜爱的,在猪坂桥这一片地方,金精丽是最适合自己的,相貌自然不必说,更为重要的是,金精丽读过书,两个人能够谈话,很多想法都相近,在别人眼里,都是猪坂桥的异类,也就是说,看起来不像是应该住在这里的人。 另一个“异类”则是林熙仁,也是能读书,会写字,气质也很是不错,与猪坂桥的氛围虽然不能说是格格不入,可是她在这里就显得很是特别,尤其是那一回关于高丽奴婢制的谈话之后,徐九彦的感想是,这个人岂止是在猪坂桥是异类,在整个高丽大概都算是个怪人,太古怪了,所以徐九彦便感到,自己与林熙仁是无论如何不能在一起,想法相差太大,那样近距离地相处,难免就会感觉痛苦。 不过徐九彦感到,自己估量与林熙仁的关系,其实也没有必要,林熙仁与金精丽不同,并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偏爱,她好像并不是那种多情的人,仿佛一颗心只在医馆上,还有就是怎样卖货赚钱,金精丽则是对自己很是钟情,而自己也喜欢金精丽。 本来徐九彦的想法是,当孝期结束后,这一栋房子便不要住了,干脆租出去,自己搬到裴善实那里去住,成为金家的女婿,高丽的风俗是,婚姻之中,女子往往不是去男方家中,而是招了女婿上门,甚至还有从小订了的女婿,就教养在妻子的娘家,叫做“预婿”,就好像元国总是向高丽要童女,有人回给元国,说“抑彼风俗,宁使男异居,女则不出,若为秦之赘壻”,请求元国不要总是索求女子,这也就说明,在高丽,男子到女家作女婿是很常见的。 因此徐九彦虽然身为功臣后裔,想到要上金精丽的门,也不觉得就是耻辱,反正家中也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有什么门户可守呢?纵然曾经高贵,毕竟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当年的事现在再提,又有什么意思呢?况且金精丽与自己,也很是情投意合。 只是现在,徐九彦却犹豫起来,自己虽然已经起步,然而前路漫漫,这中间有许多艰难,自己究竟要怎样做呢? 徐九彦不久就搬出了猪坂桥,虽然只是品级最低的小官,然而毕竟已经脱离了贫民的身份,正式进入官僚系统,又是新给挖掘出来的功臣后裔,继续住在这里,不是很像样子,于是徐九彦就离开这里,在一处清静而又不那样败落的地方租了一处房子,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家当都搬了过去,搬家的时候静悄悄,只和金精丽说了一下,此外没有通知任何人。 金精丽去帮他收拾物品,送徐九彦出去的时候,很是依依不舍:“先生记得回来看一看。” 徐九彦点了点头:“有机会会回来的。” 然后便上了牛车,冲赶车人招呼了一下,坐在前面的男人便挥起鞭子,赶着牛车离开了。 徐九彦离开之后,好一阵没有消息,虽然成为校勘,不过他依然渴望科举,徐九彦这一次是靠着功荫获得入场券,然而他是个有志气的,不愿只是凭借祖先的功劳获得庇护,他渴望能表现出自己的力量,于是便在公务之余努力研习,希望能够在成均试中崭露头角。 成均试又称为“南省试”,也叫做“国子监试”,取中的人是进士,这样便是从正规途径获得出仕的资格,比起靠功荫来,堂皇得多了。 这一年的考期就在十月,距离考试还有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