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红巾来袭 (第1/2页)
第三十八章红巾来袭 这一天回去的路上,林熙仁挎着医药箱问金精丽:“精丽,‘子产’是怎么回事?与高丽有什么联系吗?” 金精丽本来有些恍神,这个时候笑道:“jiejie读了那么多的书,居然漏了这个。子产乃是中华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郑国乃是一个小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不过子产都应对得很好,两边都很融洽。” 林熙仁笑着说:“左右逢源啊,他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登时就想到了光海君,《一枝梅》里面,李元虎与朋友就谈到了光海君,面对明王朝和满清,整天打太极,两边不得罪,以此保护朝鲜的安全,他们本来是支持“仁祖反正”,结果仁祖夺取王位之后,抛弃了前任国王的这种暧昧政策,一定要做到“光明磊落”,秉持士大夫的“忠义”,全面倒向明王朝,就导致了满清的入侵,半岛残破得非常厉害,人们的生活非常艰难,这个时候,李元虎等一众“仁祖反正”的功臣,又开始想念光海君,反思朝鲜的策略。 要说光海君,虽然当时是失败了,不过在后世倒一直是个很有传奇性的人物,《垂涎之岛》里面那个乞丐,就是光海君,而立志打开朝鲜国门的大行首徐麟,就是坚决拥护光海君的大臣的女儿,在韩剧之中,光海君这个人物挺悲壮的,倒是仁祖这个“胜利者”总显得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可能是因为他导致了前后两次满清入侵吧,“丁卯胡乱”之后还有一次“丙子胡乱”,给半岛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而今天那些两班儒生们说起成宗和子产,显然是借古兴叹,有一点联系时事的意思,五年前恭愍王消灭了奇权卢三家亲元贵族,从此与元国断了大部分往来,不再用元国的年号,征东行省也撤销了,而前年冬季的红巾军入侵,显然是给了他极大的震动,虽然没有攻来开京,却也已经极其危险,更何况还有倭寇,因此恭愍王在半岛“独立自主”了几年之后,终于决定重新恢复和元国的关系,又设置了征东行省,年号也重又变成至正二十一年。 倘若从“做人的风骨”来看,高丽的这种做法实在有点出尔反尔,勇气不能够坚持到底,不过在半岛这么多年,林熙仁如今感到,这也实在是没办法,一个小国,很难做到“慷慨壮烈”,所以有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庸俗的小市民,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碰了壁之后再返回来。 穿越来到这个时空,林熙仁发现自己的历史观有了改变,在高丽是另外一种体验,中国的过去也有许多灾难,国内叛乱、异族入侵之类,不过中国总的来说,依然是个大国,在东亚是举足轻重的,当国内处于平稳状态的时候,国人有很强的自信,少有这种“九曲回肠”的情怀,中国是悲也悲得壮烈,喜也喜得尽情。 可是高丽就不一样,高丽是个小国,大陆上的各种力量对高丽都有很大影响,简直就是在夹缝之中生存,高丽为了自保,就要采取“事大政策”,每逢中原王朝更迭,高丽就要很谨慎地判断,哪一个对自己更为有利,而且对各方面的态度都特别谨慎,尤其是那些给自己奉为“正统”的势力。 虽然林熙仁早就在怀疑以人性而论,是否真的会有真正的平等,她的学问水平实在不足以探讨这样深奥的问题,不过高丽的这种状况,还是让她感到危险性很大,而且也有些屈辱,当初在医学院的时候,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就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自己比别人差。” 那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特别表扬了班里一个学生,那一名女生确实相当出色,于是便激发了舍友这样的感想,严格来讲那位同学并没有威胁到别人的,不过仍然是不能甘心。 这一个月结束,林熙仁结了账,九月的账面收入还是比较好看,因为现在两班的患者增多,林熙仁与金精丽整天出诊,在她们外出的这段时间,千伊已经可以支撑起医馆,假如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她都能够处理,一般性的急救急诊都行,当算完了账,林熙仁吁了一口气:“好了,如今总算是把前面几个月的账目平掉了。” 自从去年开始,因为蔓延到开京之中的饥饿现象,仁丽医馆的账目便出现了赤字,毕竟病人的食物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另外还有其它费用,比如说为了万一逃难,买马的钱。 那几个老妇人一直留在这里做杂事,由裴善实统管,一共四名老妇人,再加上裴善实,医馆的医护人员比例是三比五,约为一比一点七,按照二十一世纪国家要求,医生与护士的比例应该是一比二,重要科室一比四,所以林熙仁以为,医馆当前这个人员编制的数字还行吧,更何况护理人员还得兼职清扫、烹调之类的后勤工作,有了她们,医馆就更加专业了,三位医师都不必兼做其她的事情,千伊能够专心学习。 老妇人们其实还不是护士,只能算是护工,所以抓紧时间还得进行简单的医学知识培训,三个大夫便感到更忙了,另外当饥荒缓解之后,就要每个人开一份工资,医馆支出增加,好在收入也有所增长,所以还能维持得下去。 到了十月,裴善实便开始紧张:“冬天来了,冬天来了。” 金精丽笑道:“mama,你担心什么?已经备好了过冬的干柴木炭啊。” 裴善实看了她一眼:“前年就是在这个时候,红头贼攻来了。” 从此以后大婶就对冬天有了心理暗影,一到这个时候就过敏,去年也是这样。 金精丽不想让母亲这么担心,便劝慰道:“妈,那是在十一月,现在刚刚十月呢。” 提早一个月开始发作战争敏感症。 裴善实摇头:“那一年是那一年,这一年是这一年,每一年怎么会完全相同呢?” 林熙仁在一旁噗嗤一声就乐了出来:“大婶,您这个就叫,‘历史不重复,只是押韵’。” 这一下千伊也乐了:“熙仁姐,这是哪位贤哲说的?实在要乐死人了。” 林熙仁咯咯地笑:“一个外国人。” 好像是马克?吐温。 然而这可真的是一语成谶,没过几天,开京城中就耸动着一个消息:红巾军二番又打来了! 很快,千伊便带来了确凿详细的消息:“是红头贼那边的平章,叫做潘诚啦,沙刘啦,关先生啦,还有一个朱元帅,带了据说是十几万人呢,渡过了鸭绿江,已经在攻击朔州了,朔州那边正在向殿下求援,殿下已经派了李芳实大人去作西北面都指挥,让李余庆大人在岊岭那里设立关卡。” 林熙仁把千伊说的这几个名字逐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没有一个是自己所知道的,朱元帅应该不是朱元璋,到了这个时候,这一支来攻击高丽的红巾军的隶属关系也终于清楚了,原来是韩林儿那一边,北伐军队的一部分进攻高丽,朱元璋想来不会听韩林儿的吩咐来打高丽。 然而红巾军真的是又来了啊,十几万人呢,这一回就很危险了,林熙仁知道恭愍王曾经离开松京去逃难,就是因为红巾军的大举侵袭,上一次没有放弃松京,那么大概就是在这一次。 医馆的几个人也晓得这一次非同寻常,金精丽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