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赛博庞克逍遥窝-14(无题) (第1/1页)
某个早晨,我在公园里的C场上看到老板正闭着眼睛爬着楼梯。出於好奇,我并没有打扰他,只见他缓慢的踏着一格一格阶梯,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左手用力地抓着扶手,每上一个,一定要用脚踢到台阶才满意,期间,他的表情严肃小心,不时地摇头、观察。当他停下来时,我见到他嘴上挂起一丝微笑,转头对着风迎面而来,似乎停下来正是最大的享受。此时突然睁眼,见到是我,便不避讳地大声跟我谈道。 「我在尝试看看有没有新的感知。」 「喔?你又有什麽发现吗?」 「我们有眼睛时,看起来像反而像闭上的,闭上眼睛时,反而像睁开的。」这就是他的结论。 「此话怎解?」 「我不知道你是从什麽时候看的。那时我在跑步,当我闭眼奔驰的时候,我感觉全身上下都轻飘飘的,我心无旁鹜,只感受到奔跑的喜悦。那时我跑了b平常多圈,因为我没有看到自己跑了几圈。这和我平常睁眼跑时不一样啊!朋友。是否是这种感觉呢?当我打开眼睛,我下意识计算着圈数、距离感,这时我就跑的b较少了。 「而你看当时我闭眼爬楼梯的感觉吧!我看不见周围,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少了眼睛,我只能用我的听觉、触觉、嗅觉尽可能的感受世界。因为我看不到周围的东西,我怕撞上去,我怕会受伤,我的脑袋不断的在提醒我。担心、害怕的情绪就涌进来了。此时,我停在那里,全身充满喜悦,我感觉我是安全的。 「我是想说,视觉这种东西呢!我们看见东西时,难道是真的看见了,还是没有看见呢?你懂我的意思吗?就是说,如果我果真【清楚的看见】了,难道我不该是跑的安心、愉快吗?然而我睁眼时跑的却是胆战心惊、忧虑万分。这不就是说,视觉也只是一种知觉能力吗?」 我顿时明白了。我说。「你这狡猾的老狐狸!是又再提你那套弃智论吧?」 「嘿嘿!兄弟,这可不是什麽弃智论。我只是指出了人类自认为完美理X的思维模式;这套工具其实充满了漏洞、缺陷。它很方便,但也仅只限於是一种感官。人们是傻瓜,如果哪个人认为自己很聪明,那他就是个超级大傻瓜。」 我想起了一部经典的侦探,里头的主角曾经这麽说道。「你只是看,但你没有观察。」人们越聪明,往往也就越发愚蠢。因为我们常常把智力和智慧混淆,以为看得远就是在观察。但你只是看,没有去观察啊。 老板对我说: 我能跟你讲一个故事吗?可以吗? 曾有这样的事情。我曾遇到一个盲人,他天生视觉就失常、看不见。但他幸福美满,没有眼睛,他的其他感官反而十分敏锐,b如,他能从脚步声就能判断是谁走过来。他知道许多事情,我与他相b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他还是个远赴驰名的老师,许多人都去他那里上课,大学里的教授很多都是他的学生。他教什麽?他是这麽告诉我的。「我不是在教他们,我是在转化他们。」 这使我很疑惑。因为他上课从不讲话,就只是坐在那里。而其他人也只是乖乖地学着他坐着。我完全不懂这到底有什麽效果,但是,每个从这里出去的人、包括我,都很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但他後来还是讲一点了。「因为我不得不说,因为不说你们会发疯。」 後来我跟他谈了我的所见所闻,我跟他讲述了许多壮美的景sE、树木的繁茂、这个世间的脏乱、以及美丽都市底下的哀愁。讲的大多都是些风景。不知为何他竟然相信,我就问他。「您不是看不见吗?」 他是这麽回答。「哈哈,但难道你就算看的见吗?如果我跟你谈灵X、能量的东西,因为你看不到,所以它们就不存在吗?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mama,她的nV儿和男朋友吵架了,这个mama觉得这个男孩子还不错,於是就帮这个男孩子讲话。这个mama以为自己是在帮忙复合,但她没想到,正是因为她这一帮忙,导致了两人直接分手。这个mama算看清楚了吗?」 小镇上的某个人,是这个时代中间抵住的那类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穿着T面,忙碌汲汲,奔波劳苦、苦苦挣扎,眼里是个永远疲惫的光,吃的多、用的多,却不满足,他只是把他损失的又吃回来了而已。他跑到庙宇去,要求里头的僧侣替他改变他的命运。一个正在扫地的僧侣听着大惑不解,问他为何要如此呢? 「我是个不幸的人。」他带着绝望的腔调强调。说着世界的种种不幸、不公等等。他认为,如果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切就会不一样。「不然,就把我送到古代的世界也好?」 僧侣拄着扫把听完,搔着一无所有的光头。提议道。「既然这样,施主为何不选择出家呢?」 这人听着很吃惊。「师傅,你怎麽怎麽会这麽说话?」 「是这样的。我们僧人呢!也不结婚、不生子、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生计烦恼。我们每天洒扫庭除、吃斋念佛,岂不快哉呢!」 听完後,这个人踌躇半晌。但很快,他以强烈的拒绝口吻说道。「这……这真的很x1引人……但是,我得回去过正常的生活。」 听完後,僧人笑了笑。「你在悲苦中投入了太多了。」 那人退缩了一下,像xiele气的气球一样下山。 「不要垂头丧气的。」僧人在後头对他说。「因为你们是如此的渴望活着,渴望到生出病来,渴望却走投无门。你们想要的究竟是什麽虚无飘渺呢?那乃是因为你们常常将幻想当成现实,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差别,y要让芒果树长成椰子树的样子。你们不是出家人,不是因为出世、道德观高、品行高洁等等。那种种华丽的藉口背後,你们只是厌世,你们厌世是因为你们很痛苦。这个痛苦乃是因为你们想要求生,想要有活着的感觉。需要成长,但你们本身又拒绝成长、不知道怎麽成长,在两者不断的纠缠下,造就了痛苦。就算换一个人生又有何用呢?你还是你,你的命运本就是你自己。这痛苦中包含着强大的转机。佛门不是唯一的门,等你们想通吧、等你们想通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