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大宋国师  (第2/2页)
生吧,若是出生了,应该也不大,官家现在想用他还太早。”    见赵扩一脸失望,黄麟又接着说道:    “倒是他父亲和叔父,正值壮年,也有报国之心。”    “哦?不知是何方英雄?”    赵扩眼睛一亮。    儿子英雄老子好汉嘛!    “郭靖之父名郭啸天,其祖上曾随军征辽,而后丧身于征讨方腊之时。”    “还是军中好汉?”    赵扩当即就眉眼大开,他现在缺的就是军中好手。    黄麟笑了笑,没说梁山之事。    “郭啸天有一结义兄弟,名杨铁心,其曾祖是岳帅部将杨再兴...”    “可是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的杨再兴?!”    赵扩一下就站了起来。    杨再兴的事,皇室中有详细记载,金国曾将其骨灰送还宋廷,随同的还有一盒箭镞,是从其尸身所得。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他每每看到此处,都会感叹其勇猛,也叹息jianian臣误国!    “正是此人,杨铁心便是杨再兴曾孙,此时同郭啸天应该居于临安附近的牛家村。”    “好!好!朕稍后就派皇城司打探!真人可还有什么江湖高人推荐?”    赵扩兴奋的来回渡步,《宋史》对这些江湖草莽置若罔闻,但军中缺的就是这类有报国之志的人。    如今他虽时有动作,但可信之人实在太少,不得不另寻他途。    “呵呵...有一人倒是非常合适,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农桑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只是其身份...”    黄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黄药师,但这身份实在是麻烦。    “哦?还有这等奇人?”    赵扩倏得转身,死死的盯着黄麟。    真要如对方所说,那这是妥妥的刘伯温啊!    黄麟小酌一口后,缓缓说道:    “此人姓黄名药师,其祖父黄龟年在高宗绍兴年间做过御史,因弹劾秦桧而亡,黄龟年家人也被充军云南......”    “......黄药师学得一身武艺后,作了不少案子,被朝廷通辑,之后便隐居海外孤岛。”    “此次听闻官家为岳帅平反,又有北伐之志,大呼中兴有望。”    听完黄药师的生平后,赵扩久久不语,而是仰头闭目,沉思许久。    “朕,想请真人为我大宋国师!”    说完,赵扩死死的盯着黄麟。    却见黄麟皱眉,语带嫌弃的说道:    “官家这是要做什么?黄麟着实不耐官场中事,若非是要和大宋国运相连,某连那官印都不会接。”    见他这表情,赵扩才放下担心,将心中打算说出:    “趁改元之际,迎祥瑞、封国师,大赫天下!”    “那黄药师功名之事如何?他可是白身。”    “呵呵,真人毋忧,这事好办!”    这种事,黄麟不懂,但他作为一国皇帝还是好解决的。    之后黄麟又说起了丐帮之事。    丐帮别的不咋样,但打听情报没得说,可以和皇城司互补。    只是还没洪七公的消息,两人只得将此事暂且按下。    待到赵扩打算起身离开时,黄麟突然将其叫住。    “刚才一直说这些江湖之事,倒是将这给忘了!”    1    说着,他从推演盘中拿出一叠图纸。    “这是?”    赵扩接过翻看了下,大多都是些船舶图纸。    大宋的海运业非常发达,赵扩对这些船纸兴趣不大。    “明朝的一些巨船,其中最大者长近四十五丈,阔十八丈。”    黄麟以为他是在问这些船纸,便挑了最大的宝船介绍了一番。    赵扩死死的捏着图纸,一脸骇然的抬头。    “四...四十五丈?!”    “真人是否口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