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6)  (第2/3页)
    但如今忠王注意到了明雅    任逍遥大概知道,胜寒楼的鸳鸯锅不可能是明雅的点子,即便是睿王的产业,以他对明雅的疼爱,也绝不会让明雅抛头露面去经营。    再联想到一个月前姜羡余和谢承进京,同明雅取得联络,任逍遥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与此同时,任逍遥的义父任夙开口道:睿王在江南和蜀地都没有根基,胜寒楼即便是他的产业,也恐怕是有旁人在给他出主意。    先生此言有理。忠王颔首附和,转头吩咐侍卫:去查查老三身边有没有新面孔,再查查胜寒楼背后的东家到底是谁。    侍卫领命退下,忠王又问:沈追那个老家伙那边进展如何?    沈追一月前随诚王殿下回京,据说带回了人证和物证,能证明对李熠下手的不是普通山匪。但他除了进宫面圣便躲在天心府,对外宣称正在彻查九王遇刺一案,实际上一个月都没有动静。    忠王派人打听了许久,仍然不知道沈追到底掌握了什么证据。    谋士季廷道:沈追这么长时间都未能向陛下提交证据,想必是人证撬不开嘴,物证又不足以指认我们,想来不会有结果。    谋士许经接着道:怕就怕他伪造出旁的证据,于我们不利。    任夙却提醒:但别忘了还有小沈大人。沈追此番回来,大概并无空闲查九王遇刺一案,而是忙着夺回天心府的指挥权。    忠王眸中闪过一丝狠厉,唾骂道:那个老匹夫!自己无才无能,却养出一个狼崽子一样的好儿子,连亲爹都敢咬一口!    季廷道:此事说来其实有些蹊跷,小沈大人夺了权,陛下竟然也没有任何表示。    忠王冷笑一声:那老东西更狠,沈追这样又蠢又笨的狗,他早就养得不耐烦了。沈封确实比他爹聪明,也更合那老东西的意。再加上父子相争必有一伤,老东西最爱看这样的戏码,自然不会插手。    有时他都怀疑,他和废太子与老三的谋划,那老东西其实都看在眼里。    任夙开口想说什么,被冲到喉头的咳嗽打断。任逍遥立刻给他递上了一杯温水。    这次派工部官员前往江南主持重建一事,便可看出陛下的手段。任夙提醒忠王,他不止想借此机会试探九王,同时也在试探王爷和睿王,以及废太子。    谁在这里边动作最大,自然就最容易被皇帝发现。    忠王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老九那边进展如何?    许经:听闻,前段时日正在四处游说江南富商捐银子。    忠王一愣,皱紧了眉头。    任夙微微讶异一瞬,轻声笑了下,对忠王道:王爷后院恐怕又要收到家书了。    忠王面色一沉,心头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任逍遥听得诧异,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王爷侧妃出自金陵段家,也是江南巨富。九王游说江南富商捐银子,必然不可能少了段家。    九王这是走投无路,还是向王爷宣战?    数日后,忠王果然收到段家诉苦的家书,向他哭诉没有银子能捐给九王。    但忠王不得不硬着头皮让段家捐银子,还不能捐太少,否则明日御史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没想到当初用来拖住老九的计策,竟然又让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忠王气得摔了一条茶具,同时又收到调查李明雅和睿王身边新面孔的线报。    他看着写着姜羡余名字的画像瞳孔一缩,震惊得无以复加。    颤抖着手指翻看姜羡余的来历与生平,忠王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腾地一下站起身:备马!本王要进宫面圣!    御书房内,文清帝正在查看礼部呈上来的会试排名。    他年近花甲,鹤发鸡皮,双目浑浊,面色苍白,时不时咳嗽两声,早已不复一代铁腕枭雄的模样。    总管太监适时递上温水,一脸担忧地劝他:陛下,不如先歇会儿,该喝药了。    文清帝入冬时感染风寒病了一场,又因江南雪灾一事劳心劳力,以至于病情时好时坏,拖了好一阵子。如今时常精神不济,无法久坐。    前几日若非有总管太监提醒,差点在早朝时睡过去。    文清帝放下手中的排名和考卷,接过总管太监递来的汤药一饮而尽,靠在御座软垫上,打算闭目歇息片刻。    总管太监立刻指挥宫人开窗透气,点上熏香除味。    陛下,忠王殿下求见。    文清帝揉了揉额头,眉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宣。    忠王一入内便闻到一股若有似无的药味,立刻仔细打量起文清帝的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