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囍 (第1/2页)
郎放为蒋良霖戴胸花,蒋良霖从裤兜里掏出那小木偶,要还给郎放。 “之后应该不回医院了,还你。” 郎放不接,说:“你收着,小玩意也有用处。” “那我放在这里?” 说罢,蒋良霖把小木偶放进胸前口袋,口袋巾背后。微微撑起胸前口袋,但不明显,只是有点硌人罢了。 郎放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蒋良霖开心就行。 这次没等多久,二位新人就要下楼去了。 郎放抓紧时间给蒋良霖说了一下蒋家现在的情况,算是给蒋良霖补课。 今天要来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蒋家每代家主共有“替身”十三人。 蒋良霖的父亲蒋文丰那代剩下六位“替身”,有一位是蒋良霖已经认识的邵雪,剩下五位今天可以见到。蒋文丰的父亲,也就是蒋良霖爷爷那辈还剩下四位“替身,今日也来。 也就是说,这边总共请了十人,最多也就凑一桌。 蒋良霖想,就为了这十个人加自己二人,竟然包了一整个酒店。蒋家真是有钱没处花。 这些“替身”只能孤身前来,不得携眷。这也是蒋家一贯的规矩。活下来的“替身”各有各的生活,不要与蒋家牵连,能保持联系的只有“替身”本人。 唐兴润之前给蒋良霖通了电话,说他今天会来。那么今天到场的会是十一人。 他问郎放知不知道唐兴润,郎放说:“我不知道这位,不过姓唐的人……蒋老太爷有一位唐姓故交,算是蒋家……‘编外人员’?” 原来是这样。原来唐律师和他家也是有渊源的,而且渊源不浅。 郎放说:“那今天共来十三人。十三不错。” “怎么说?” 郎放说:“十三是个吉数,‘福’字十三笔。不过在你们的方言里,十三这个数字好像不怎么好。” 蒋良霖被郎放逗笑了。的确,他们这里骂人都用十三骂人。 其实他刚才思路一下拐到了西方文化那儿去。外国人忌讳十三,国内却是不忌讳的。 蒋家选了天和公馆风水最好的一个小厅办婚宴。 这小厅最多容纳三桌,今日只摆一桌。 婚宴厅大了却坐不满会很不吉利,不如选个小厅。蒋家人没做什么特别的布置,也不像其他新人那样找了司仪,准备些什么新人录好的视频来放放。 一般酒店门前会放今天结婚的新人的名牌,方便客人找到婚宴厅。今天也没有。 什么都没有。真就如郎放所说,“走个过场”。 蒋良霖和郎放到的时候,人竟然已经到齐。蒋良霖看着满桌的长辈,忽然意识到自己是那个不敬的小辈。 但这是邵雪说的,让他下来的时候再下来。 于是蒋良霖梗着脖子入座。 到场除新人外,十一人里八男三女,除去律师唐兴润,恰好剩七男三女。 辈分也很容易看出来,毕竟上一代和下一代隔了至少二十年。 唐兴润特意让蒋良霖坐在自己手旁,免得这小孩局促。蒋良霖则是让郎放坐在自己另一手边。不知怎么地,他能感觉出郎放很紧张。 这一对比,蒋良霖倒觉得自己放松了许多。可能因为他对结婚这一事完全没有实感。 桌布和餐具换成了带红色的婚宴餐具,墙上贴了囍字,桌上八冷菜八热菜四果点。 但这样又如何?气氛简直冷滞到极点。 蒋良霖真是不认得桌上大多数人,而这他不认识的大多数人,却恰好都在看他、打量他、琢磨他,这让蒋良霖汗毛竖立。 最后还是蒋良霖硬着头皮,倒了杯酒然后站起来,说:“各位长辈好,晚辈蒋良霖先敬大家一杯。” 一鹤发老妇抬手让蒋良霖别喝,她说:“不必啦,阿霖。我们都看着你长大,这酒敬不敬都不妨碍的。” 难道不正是因为长辈看着小辈长大,蒋良霖才该敬吗?但既然她都这么说了,其他人也没异议,蒋良霖只能不敬他们。不过,站都站起来了,总不能不喝,也不能一个人喝,于是蒋良霖架起旁边的郎放,给他倒了半杯,说:“那我敬郎放。” 大家笑出声,笑他面对这种场景的笨拙生疏,也笑这个孩子脑子转得挺快。 郎放急忙站起来接了酒,两个人稀里糊涂碰杯,各自喝了。 蒋良霖不怎么喝白酒,一口茅台下去,嘴里滋味变幻,又辣又怪。郎放却很适应,心想还好蒋家没有买到假茅台。 不过蒋家也不会买到假茅台吧?这么想来,郎放觉得自己真是昏头了。 新人坐下之后,老妇说:“开席吧,虚礼就不走了,今天在这里只当聚一起吃顿饭。” 这可真有够随便的。 郎放悄悄对蒋良霖说:“吃饱一点,回本家之后没得吃。” 什么情况?蒋家是没灶还是没冰箱? 蒋良霖还看出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这桌人吃这顿饭吃出一股赶时间的味道。 不然不会一边吃一边给他介绍人。 蒋文丰的爷爷蒋英诚那辈的“替身”剩一女三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