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啊 才见面就啃上了? (第1/3页)
北辰朝廷兴盛到第三代时,内忧外患不断。 边境沙奴屡次来犯,全凭守边将士以身作垒,才保得京畿之地不受侵犯。 可天朝重文轻武的传统沿袭至今,朝堂上的谋略决策几乎大部分都是文官定论,戍守边境的武将少能上的了朝堂。 哪怕业业兢兢守边十数载,以身家性命庇佑疆土完整、百姓安危,也照样不受朝廷重视。 不仅常年镇守风沙荒芜之地,连向上请拨粮草补给,都还要看边州州牧和节度使的架子。 而眼下沙奴交战在即,军中人心动荡。 边境守军为了保证仓中粮草在交战时充裕,只能由军营统率亲自出马,带亲兵自降身份前往边境州城,向节度使和州牧请拨粮草。 当日入城,受州牧的邀请入住城主府,夜中摆宴。 边境大军统领名叫秦隐,十四岁起跟随同乡参军,至今为止已经有十七个年头。 他出身卑贱,双亲死于饥荒,未参军前一直以沿街乞讨苟活于世。 好不容易赶上朝廷招兵走上条正途,经历了无数次死里逃生才挣到了一品武将的位置。 可惜朝廷迂腐,满朝文武都以出身的贵贱划分三六九等,半点瞧不上旁人呕心沥血得来的东西。 入住城主府中,节度使和州牧都并未亲自接见。 只派人将他引到了厢房,侍奉洗浴换装之后,才带去宴席之上。 阙州是边境第一大洲,由于所处位置偏远,朝廷的统治鞭长莫及,历来是一直放开了管辖,允许和平时期与沙奴贸易。 长期打交道的经验,让他们并不像远京哪些官员一样害怕外族人,甚至仗着城中粮草补给边境守军的关系,时常抢掠沙奴女子通婚。 城主府中如今的第四位夫人就是沙奴女子。 不过汉人重视血统上的差异,一般并不会让他们在人前露面。 这些事情秦隐也只是略有耳闻。 他替远京镇守疆土,粮草补给却要依赖边州,名义上他是天朝封赐的大将军,实则只是朝廷放养的一条衷心狗。 他管不了边州土皇帝的恶行,就算人在眼皮子底下动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州牧刘子敬和节度使高显是多年至交,秦隐每回战前来城主府请粮,都必然会遇到他二人齐聚一堂,且席位离得极近。 宴上灌酒已是常事,边境烈酒辛辣,三碗下腹喉咙中滚热。 怕耽误正事,他便又给碗里添满酒,自行离席来到那两人跟前敬酒。 “刘大人,高大人。”出声喊道。 那二人稳坐不动,冲他拂了拂手,“瞧,光喝酒都忘了说正事了,你来的正好。” 秦隐以为他提的正是粮草之事,心下一松,顺水推舟道,“那秦隐就多谢大人慷慨拨粮了。” 话落仰头,饮尽碗中烈酒,冲面前两人俯身行礼。 “秦将军,拨粮的事之后再说,本官今日要跟你提的是另外一事。” 历来请粮的艰难程度,不会比一场仗还要轻松,秦隐司空见惯,继续听他说了下去。 “秦将军今年而立之岁,还没娶妻吧?” 边境待了十几年别说娶妻了,就连寻常女子都没见过。 “并未。”秦隐如实答道。 对面二人不知想到什么,脸上狡黠藏也不藏,笑盈盈地盯着他,“正好,本官城主府中有一合适人选,倘若将军愿意,便由本官和高大人做东,将其赏赐给秦将军,今夜便拜堂完婚。” 秦隐抿唇,婉拒道,“眼下战事在即,恐怕不妥。” 节度使高显接过话来,“这有什么不妥的,战事再急,粮草不也还没运到军营么,就两日的功夫,等促成这一桩美事,秦将军再上战场也不迟。” 秦隐猜得到这桩“美事”之后没憋什么好,但请粮一事关系到整个边境,他不得不顺从应下。 点完头,席上那二人颇为赏脸的与他隔空撞了下酒杯,看他又饮完一碗烈酒,为首的州牧刘子敬只晃了晃银质的酒杯。 “不过事先本官得和秦将军声明一句,此人虽然生了一副好样貌,却落了些残疾,是个瞎的,好在乖巧听话,办事也麻利。” 一旁高显也连忙附和,“是这样的,倘若将军见了还是觉得介意,明日本官与州牧大人再给将军挑一个也行,倘若不介意,倒也留他一命,别玩死了。” 残疾不残疾的秦隐并不在意,反正也是迫于形势才认下的一桩事,他并没有反悔和讨还的余地。 “既然是两位大人的好意,属下自然没有介意的道理。” 上座二人听完得意的相视一笑,相碰酒杯。 席罢回屋,桌上已然放了件大红的喜服。 秦隐刚换上不久,就从外头进来了一人。 身侧没带任何侍从,手里抓着一把红色绸缎,身上穿的与他身上的喜服是成对的,头上还蒙着张看不见脸的盖头。 远看身量纤细,比一般女子高出大半个头来,走路姿势略为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