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232节 (第2/2页)
” “谁告诉你的?”玉琳一下来了兴趣。 “村里莹莹姐姑婆太太她们都说大堂舅舅是个妻管严。” “mama,我觉得爸爸也是妻管严。”小景小声在玉琳耳边说。 “你爸爸才不是呢,他是大男子主义!”玉琳咬牙狠狠地说。 “对对对,爸爸是男子汉大丈夫。mama,我把徐小兵的头打破了,红红的血糊了他一脑袋,徐小兵的mama哭着骂我,爸爸保护我还赔了钱。” 这小子,原来是闯祸了,才哭着要找她。 玉琳不知道说什么了,问他,“要不要吃刀削面?” “mama,我不饿。”三个小蛋糕吃饱了。 玉琳给自己点了一小碗刀削面,小景越看越香,玉琳给他剩了一个碗底,看小家伙被辣椒辣的还不忘了往嘴巴捞面条。 买的东西挂在马鞍上,玉琳骑马带着小景飞快的回家乘凉。 傍晚,听还马的生金说,他来回拉了四趟,除了小吃,和他们自己做的小蛋糕,套的架子车拉了两车大西瓜。 做饭的时候,王桂花还担心明天卖不卖得掉呢。 “明天天气好,一小月牙两分、五分钱,肯定早早就卖光了。” 羊皮鼓一般是二十三下午开始打,二十四一天一夜,二十四凌晨四五点才结束。 二十三下午,玉琳4点做饭,6点起鼓了,小景拉着太奶奶早走了,家里人都去看神了,玉琳一个人在院子里点着艾蒿,乘凉。 砰砰的羊皮鼓,咚咚的锣,头顶的花花纸,叽里呱啦的围上去的人群,这一切对小景来说都太稀奇了。 王桂花抱着小景站在最佳位置,看迎神。 “哎呀,你这重孙都这么大了,玉琳咋没来?” “玉琳家的小景。今年5岁了。” “你是有福的。咱婶子身体好点了吗?前儿瞧着精神不太好。” “好多了,东林给背着来看神了。”王桂花笑吟吟的指了指旁边的树底下,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王东林看着。 问话的人都是老太太出院后来家里拿着礼品来看过的人家。 “东林就是孝顺。”那人也看到王东林王大河了。 “明天给我们小景抢个花花纸!”李大嘴挤过来,给小景一个青苹果,笑着说。 “让东林抱着抢去!”王桂花笑呵呵的说。 仪式结束,铜锣咚咚咚的响着,来到了最精彩的环节降轿。 村里年轻力壮的四个小伙子抬着老爷的轿子院子里转圈圈,东拉西扯的晃动。 轿子好像很重,不受人的意志,让大众充分的感受神力,轿子有时候不受控制会往人群里冲很惊险。 等老爷舒服了,就抬回屋里,羊皮鼓开始坐着打。 王桂花带着有些意犹未尽的小景,回家。 “玉琳,明天早上8点左右的上供,很好看,你也去看吧!” 大早,小景跟着王桂花来到昨天的喜场,看神,玉琳提着几样零食后脚跟着来。 看完上供,王桂花去叫几个亲戚来家里吃饭,玉琳回家做午饭,下午要迎神到大场。 这段时间,会有来亲戚她们会叫到来家里喝水,婆孙两个把家里能灌满的水壶都灌满。 前儿王桂花煮的甜胚子也刚刚好,有客人来就给倒一碗甜胚子吃点馍馍,也是一顿饭。 范小舅带着慧慧大发在玉琳家吃的中午饭,吃过饭。 迎神到大场上,等会儿会有大家抢夺大场中间挂起的长长的花花纸,也有小旗子,昨天王桂花还说让王东林带着小景抢,今天已经当仁不让准备亲自上阵了。 玉琳带着小景的零食来,看到大场边李菊花的小吃摊子4米长2米宽,摆满了小吃,蛋糕和切开的大西瓜。 李菊花两口子忙,她的两个弟弟也在帮忙。 “玉琳,小景吃西瓜吗?”李菊花看到玉琳,就想给小景给西瓜。 西瓜早上卖了一部分,下午还有一少半能卖完。 “不了,你卖。我给小景拿了西瓜和小吃。”怕她再客气,玉琳把布兜里的饭盒给她看。 “我就说小景咋不羡慕别的小朋友买西瓜买小吃,原来是你早就给他准备了。你太惯孩子了吧。”李菊花笑着打趣,给憨呆呆看着西瓜牙的圆圆,切了半个月牙的西瓜。 “自己家里有,吃就行了。这怎么能叫惯呢。” 玉琳坐在自己拿来的小板凳,在李菊花的摊位前,看着村里的小朋友拿钱来买东西。 下午3点左右,羊汤熟了,总管在场里一喊王桂花拿着洋瓷缸子去舀羊汤,王东胜没回来他交了会钱的,她可以舀两份。 王大河也拿着小缸子跟着一起去,一大一小两个缸子打了半杠子的羊汤,羊rou要全村分,一家没有几块,羊汤熬的多,大家都能分到。 小景急飕飕拉着玉琳回家,等着太奶奶的羊汤泡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