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一起走过的光年_讲台初启,风未静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讲台初启,风未静时 (第2/3页)

我知道这是必须的——学生不是来听我表演的,而是来“感受”设计的。

    就这样,我从设计师变成了“教学工匠”的模样。

    写完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外面校园彻底沉寂,我收好教案,把笔帽盖回去,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我感觉自己,终於开始有点像个“老师”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特别早。

    洗了头,熨了衣服,连鞋都擦得一尘不染,就差给自己点个香,焚香净身,迎接第一节正式的教学任务。

    站在教学楼门口,我深x1了一口气,心里还默念了一遍教案的开头。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关键词——‘构成’。”

    顺,节奏好,气场也对。我给自己b了个赞。

    顺利走到教室门口,我还想着用点仪式感来纪念这“第一课”——挺直背脊、调整语调、深呼x1三次,再平稳地走进教室,像电影里那些“新老师”的登场镜头一样,帧帧有光。

    结果,我才刚推开门,就差点没把自己原地绊倒。

    我傻了。

    教室後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三个人,姿态悠闲,表情莫测。

    最右边是李然,一脸“我来也”的得意模样,嘴角微微翘着,一副“你等着吧”的幸灾乐祸;

    中间是校长办公室那位永远冷静的秘书许慧,笔记本已经摊开,手里握着笔,随时准备开记录;

    最左边——我天,我的“亲姐”秦舒宁,淡定地坐在那里,双手交叠放在腿上,神情平静,看着台前的我,好像她不是来看课的,是来视察新兵入伍的整备情况。

    我整个人顿时石化,脸上的表情肯定已经从“自信满满”飞速滑向“社Si边缘”。

    我慌乱地扭头看向李然,冲他使了个眼sE,配合上我平生最具诚意的“求生yu嘴型”:

    “你他X给我出去!”

    李然当然看懂了。他看着我那张已经快裂开的脸,倒是一点心虚都没有,还回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种“哥是爲你好”的标准职场假笑模板。

    他嘴唇动了动:“镇场子啊,别怕。”

    镇你个头。

    你这哪是来镇场子的,你这是把我这个孙猴子往讲台上往Si里镇压啊。

    我脸上肌r0U都在cH0U搐,手已经m0到了教案的一角,差点把刚打印好的第一页撕下来擦汗。手心全是汗,脑子里嗡嗡响,连“设计的定义”都开始打结。

    我清了清嗓子,勉强挤出一个不尴不尬的微笑,往讲台上一站,一边对着学生点头,一边对着三位“阅卷官”点头。

    我一个初登讲台的新兵蛋子,第一堂课就配这种阵容陪审团?这是听课,还是内测直播?

    我当场脑子嗡了两秒。

    没等我反应过来,几个学生已经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班里的躁动感也随之收敛了一些。

    我像个进场失误的主持人,脸上带着僵y的微笑,一边点头一边试图走向讲台,但脚底像踩了水,飘。

    心跳得厉害,手心开始冒汗。讲台上的笔,被我无意识地握在手里,快被我握出高光反S面了。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教室里还有两分钟正式上课,我站在讲台边,低头对着讲台,一边摆弄讲稿,一边脑子里疯狂内转:

    第一,偏清凉的那几张图,绝对不能放了。别说学生会哄堂大笑,後面那三位直接把我写进行政周报都不是问题。

    第二,我绝不能只靠平铺直叙地读书,那不是上课,是睡前播音员。

    更何况,我的声音现在还带点颤,读着读着可能连我自己都困。

    所以,得靠我压箱底的视频了。

    那段视频是我几年前在一个设计展上看到的後现代拼贴风短片,画面节奏飞快,颜sE大胆,视觉冲击感极强。虽然理论略深,但起码看上去够“高端”,唬唬人应该没问题——特别是唬唬那个秘书小jiejie。

    她一看就是g行政的,不会真懂设计审美。

    只要她露出“哇,好厉害”的表情,我这节课就起码有了50分保底。

    至於秦舒宁?那就听天由命吧。

    她是什麽都懂的,也什麽都不说。你讲得好,她不会夸;你讲得烂,她不会骂。但你心里知道,她全记着。

    “叮铃铃——”

    上课铃响了,学生的目光刷地集中到讲台上。

    我x1了口气,转身。讲桌彷佛在那一刻变成了审判台,我像被点将的犯人,缓缓走向了电脑,cHa上U盘。

    我开始强迫自己进入“啓动流程”:

    我对自己默念了一遍:

    “林屿,你不是学生,也不是设计狗了——你是老师。你可以了。”

    1

    “大家好,我是……林老师,从这个学期开始,负责你们的美术课。”

    声音有点飘,带着点不稳定,但我没有退。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平面设计的构成与视觉结构’。”

    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不抖,但自己听着都像在给自己办追悼会。

    台下一片安静,没人笑,也没人特别热情回应。倒是我感觉後脑勺有三道视线在“做笔记”:一位在想剧情结构,一位在统计数据,还有一位……大概在给我打分。

    我咽了口口水,按下投影播放键。

    屏幕闪了一下,黑了三秒。

    我以爲投影坏了,那三秒像是世界静音。

    然後——视频轰然亮起,sE块、构图、拼贴、节奏,一帧帧击中眼球。

    我才感觉自己,从跌落的情绪低谷中,抓住了一根吊绳。

    1

    sE彩冲撞、文字闪现、图像抖动、节奏如鼓点般突突突地敲击屏幕。背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