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实证的经验主义-大卫.休谟 (第1/1页)
大卫.休谟,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 学派:苏格兰启蒙运动,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经验主义,道德情感主义,自由主义。 一般人相信这个世界是被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神所设计创造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设计论证」。 但是显然大卫.休谟并不这麽想,休谟的《人类悟X研究》中有一章就是攻击用设计论证来证明神存在的论点。 休谟认为我们所认知的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可能神不只一位,像是我们的眼睛,就有可能是由能力较低的一群神只创造的,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去证明它。 休谟攻击的另一个论点为奇蹟论证,他认为那些声称见过上帝神蹟的人有可能只是产生了错觉,可能是听错话、看走眼,也有可能只是纯粹的说谎。 《人X论》23岁那一年休谟前往了法国旅行,休谟常常和军事学校的耶稣会学生进行哲学讨论,在那定居的四年中休谟决心「过极简朴的生活以应付那有限的财产,确保我的自主X并且不用考虑除了增进文学天分以外的事物。」 法国的定居时光让他完成了《人X论》。 《人X论》也是休谟最重要的着作之一。 《大不列颠史》花了休谟近十五年的时间,写成时已超过一百万字。 直至今日休谟究竟是自然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仍有极大的争议,但是在当时有关休谟是无神论者的传言让他求职时四处碰壁受阻。 关於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如下: 休谟对於因果问题、归纳问题、「自我」理论、实践理X,以及感情为主的1UN1I学、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是,应该」问题还有刚刚提到的神蹟问题及设计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休谟反驳了因果论,他任为人们对於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人们期待一件事伴随另一件事而来的想法罢了。 他认为「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後的理X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 休谟提出的这个观点有力的驳斥了因果关系论,之後的一些哲学家例如伯特兰.罗素还完全抛弃因果概念将其视为一种迷信。 归纳问题:休谟将归纳方法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论证或是直觉的,一种是经验归纳。 「自我」理论:休谟假设一个人五年後还是同一个人没什麽变,他思考时间究竟能改变一个人内在到什麽程度。休谟否认了神秘的自我和各式各样的人格。他认为当我们自省时我们会发现:「除非依靠一种特定的感觉,我们从来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识;人只不过是由许多不同的感觉累积而成的一个集合,这些感觉永远处在一种快到无法想像的流动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换。」 实践理X:工具主义和虚无主义。休谟否认了理X在驱动或排斥行为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sE。休谟看来,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感觉这些行为。这个想法被视为工具主义的基本原则。 1UN1I学:休谟最先在《人X论》中讨论到了1UN1I学。休谟抛弃了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加入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对於他人的同情。这个哲学上的「同情」一词有着正负面的意思。 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中休谟认为自由意志需要的是决定论,休谟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其他的事物一样是「因」而非「果」。 休谟认为,并非所有「应然」命题都与「实然」命题一样。这边笔者看不太懂维基百科上的内容,就不赘述了。 功利主义:另外休谟与其他苏格兰启蒙运动成员或许也是最早开始主张道德原则应该要以其功利来做解释论据的哲学家。 以下为今日睡晚了的笔者的结论。 今天的哲学家是个思想丰富的哲学家,除了落落长的各种思想,他竟然有十五年时间和心思去写超过一百万字的《大不列颠史》。 关於「自我」理论,笔者认为「除非依靠某种特定感觉,不然我们不可能拥有自我意识」这句话好像很正确。 就像是笔者,在两个多礼拜前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家伙,但是一旦持续投入研究哲学笔记便不能停下兴致。 这句话就好像是在说,「只要我们心中有哲学,哲学就会存在於我们心中。」 但是这必须是一个持续的状态,就像信仰。 你心中必须有神,神才会存在在你的心中。 好吧,好说歹说哲学笔记也来到了第十七天篇,今天的结论是「哲学始终来自於人X」,我们明天见,掰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