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哲学的范畴_基础设计美的形式原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基础设计美的形式原理 (第1/2页)

    基础设计美的形式原理/吴菀菱

    课程教材总目录﹝TENT﹞

    内容

    第一节美学的意义

    第二节美的原则──连续、渐变、对称、对b、b例、平衡、调和、律动、统一、完整

    剧场实例与讨论

    作业

    美学的意义

    什麽是美学?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的学者们,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庄子等人,都已有关於美的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论述。中国的《乐记》,柏拉图的文艺对话,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都可以说是古代世界专门的美学着作。说它年轻,因为美学作为的学科,到近代才开始确定下来。这就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一七五○年出版他的着作《美学》时,首次将这门科学命名为「Asthetik」,距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那麽,究竟什麽是美学呢?

    目前我国美学界,关於美学的对象,有代表X的几种看法是:

    第一,美学既要研究自然界与艺术中一切客观现实事物本身的美──即美的存在诸规律,又要研究作为那种美的存在反映於人类头脑中的一切审美意识──即美感经验和美的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诸规律,即以美为中心,研究它的各个方面。

    第二,美学是关於艺术的科学。美学就是艺术观,是关於艺术的一般理论……它不只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它不只研究部门艺术的理论;而是概括各个部门艺术的一般的理论。

    第三,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是以艺术作为中心,并主要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一门科学。

    这些观点,各有其合理因素,同时也存在有可商榷之处。

    我们认为,要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从这门科学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尽管关於美学的定义众说纷纭,实际上美学研究总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的,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说以上三种观点有合理的因素,就在於这些观点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了这三个方面。

    第一,美的哲学。美的现象极为丰富。从现实到艺术,从欣赏到创作,这纷繁复杂的美的现象的共同本质是什麽?美的定义是什麽?这个问题需要从哲学上进行研究和说明。可以这样说,只要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没有终结,美学研究就绝对不能摆脱哲学X质,美的哲学将永保其青春活力。哲学上关於美和艺术的cH0U象的理论T系,总是各种具T的美学观点的支柱,它往往b那些JiNg细的艺术批评、美的鉴赏分析影响更大、更深远。

    第二,审美心理学。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极为复杂的过程。为什麽对於同一个对象,有人认为美,有人却认为不美?读或者看戏,人们常会忘乎所以,思想感情跟着人物和故事的情节波动。置身青山绿水间,有时会感到山在点头,水在欢笑。同是红sE,在科学家面前,它只是一个物理现象;如果采取审美的态度,则会使人感到热情、兴奋,甚至会联想到革命。有人报告某处失火,烧了多少间房子,我们虽没有看见,但不一定非想去了解这一情况;听说某处风景很美,我们则会产生强烈的yUwaNg,非亲自去看看不可。这说明,别人的经验可以在人们之间互相传递,而美感经验却一定要自己身历其境去T会,不是靠逻辑推理就能解决问题的。

    人们的审美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包括感知、想像、理解、情感诸因素交错融合的心理现象。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审美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客观上存在的美,只有通过具T的审美心理活动,才能对审美主T有直接的现实X。

    第三,艺术心理学。它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三个方面。艺术美是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动的创造X的反映。艺术并不仅仅是美,但不美的东西,我们不应该称它为艺术。艺术的创作过程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直接牵连着丰富的美的现象和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因此,我们在进行美的哲学思考,探讨审美心理学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艺术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艺术社会学应当是美学对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社会学把艺术作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紧紧围绕着美、审美经验来研究,探讨艺术美﹝包括创作和欣赏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