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金枝在上 第6节  (第2/2页)
陛下罚了我,不是还有皇兄您吗?”    “孤?”太子挑了挑眉,旋即勾唇一笑,“皇妹可有听过一句俗语,孤深以为然。”    龙四海摇头。    龙霖烨笑意温柔:“死道友,不死贫道。”    第九章一只疯狗    乾清宫正殿内,袅袅香烟从鎏金香炉中倾泻而出,淡淡的檀香气在殿里大大小小的角落萦绕开来。    蜀皇神色不若太子说得那般难看,见了龙四海朝她招了招手。    “快过来,让父王看看瘦了没?”    略显削瘦的脸上浓眉平和,与太子如出一辙的笔直唇线微微上翘,让原本威严的面庞带上了些为人父的和蔼慈爱。    身边的通宝公公正欲上前布膳,却被他抬手挥退。    “不必了,寡人与公主用膳,都下去吧。”    语罢,一屋子的侍者静悄悄地退出了殿外,只留龙四海和蜀王两人在这偌大的乾清宫中相对而坐。    蜀王的目光一直在龙四海脸上流转:“不错,还不是太憔悴。”    他表情似是满意,也不管龙四海作何反应,又道:“来尝尝御膳房的金玉脆饼,与你公主府的相比如何?”    语罢,蜀皇抬筷,一块色泽金黄的圆饼落进了龙凤镶金碗里。    这是龙四海自小喜爱的小食,炸得酥脆的饼皮泛着微微的油光,一口咬下,洋葱和土豆的香气在唇齿间散开。    “不相上下。”    她满足似的眯了眯眼,白皙的脸上五官微微皱起,像只餍足的猫儿。    见状,蜀皇唇角微微勾起,又问:“这几日在宫里住得可还习惯?”    龙四海一笑:“自然,儿臣回宫哪儿有住得不舒服的道理?”    “既如此,和离了便搬回宫里来吧,省得你母后思念。”    蜀皇冷不丁地提起和离这一茬,龙四海闻言一愣。    “您……答应了?”她话里有些不可思议。    蜀皇看了她一眼,脸上没什么表情。    “当初闹着要成亲的是你,如今要和离的也是你,寡人就算是想劝和,怕也是劝不住……终身大事,你儿戏似的开了场,如今儿戏落幕……倒也相称。”    蜀皇云淡风轻的话让龙四海不知该作何反应。    那个梦也好,宁儿也好,这一切都还未发生……她和八荒和离的真正原因不足以为外人道。    这次她贸然进宫,任性地以一句“感情不和”便要请蜀皇收回当初赐婚的旨意。    原本想来一顿责骂在所难免,谁料陛下竟如此轻易地便点了头。    “父皇……”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只好放下筷子,转身跪在地上。    “谢父皇恩典。”    双手抱拳举过头顶,低垂着头让人看不见眼角泪痕。    半响,一只温热的手掌覆在了她的头上,在她光滑的发丝间轻轻拂过。    她听见蜀皇似是无奈的叹息声:“回宫来住吧。”    闻言,龙四海身子顿了顿,又开口,“儿臣还有一件……不情之请……”    早春的太阳到了下午忽然变得暴烈起来,灼热的阳光打在红墙绿瓦上折射出琉璃似的光芒,原本玄色的砖地也像是被晒起了一层霜,微微地泛着白。    龙四海得了蜀皇赐下和离的旨意,又回坤宁宫拜别了皇后,旋即便要出宫。    阿昭已经将宁儿接回了公主府,她还有最后这点儿事需要了结。    手里攥着那只明黄的旨意,心里不像想象的那般沉重,却是莫名的踏实起来,仿佛那些虚浮在半空中的东西一下子落了地,让她没由来地松了口气。    她原以为的离别是心伤落泪,是嚎啕哭泣,可是一切的终结,不过是卷轻飘飘的圣旨……    就如他们这糊涂姻缘的开始。    明黄的旨意在阳光下有些刺眼,她一路朝着宫门外走去,刚刚行至前殿,却瞧见不远处一黑一蓝两个人影。    早朝早已结束,前殿空空荡荡,唯有阳光下这两个人影颇为瞩目。    她正欲走开,余光却瞧见那黑衣人猛然出手,将蓝衣狠狠地踹在了地上。    骨头与砖地相撞的闷声穿过前殿传进了龙四海的耳朵里。她脚步一顿,转而拧了眉上前,厉声喝道:“大殿之外,何人如此放肆!”    清冽有力的女声响彻空地,蓝衣和黑衣转头朝着她的方向望来,纷纷止了动作。    直到龙四海又走近了些,双方才看清彼此面容。    龙四海稍稍一愣,那黑衣人却是不慌不忙的附身一礼:“诏狱卿常修拜见大公主。”    语罢,他缓缓抬起了头,看向龙四海,墨色的眼里坦坦荡荡,不带一丝怯意,仿佛刚才在大殿之外打人的根本就不是他一样。    久未见面的故人冷不丁地在这种情况下碰上,龙四海心情复杂。    她顿了顿,抿唇问道:“常修,你为何在这儿?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