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上)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大观园彩阁戏烟火 (第2/2页)
看庄子上送来的活物正好放在园子里,便命我连同前日买的仙鹤和孔雀等一并送来,没想惊动了老祖宗。” 王夫人向贾母笑道:“只今园中都已完备了,蔷哥儿那边排出二三十处杂戏来,尼姑道姑也都会念经诵佛了,只等老祖宗检阅。” 众人遂簇拥着贾母进园各sE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些微不合之处,贾政方择日上了题本请恩旨。本上之日,奉旨:“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贵妃省亲。” 这是他第三次奉旨接元春省亲,也就是说,第三次入镜。 此次入镜的金陵十二钗确实是曹冼JiNg心挑选,但时机不对——她也没想到自己醉酒后就这么当着大家的面稀里糊涂进来了,她原本想把她们培训好再进来的。 虽有此番意外,但说来她也算好运,自从她打算组团入镜,不出三年,十二钗都齐备了。这十二个是她从学生和亲友里找到的与原着主角团命格最近似的人选。 风月宝鉴不是谁都能穿越进去:男子不能穿,命格不对的nV子也不能穿,只有命格对路的nV子靠近,它才会有感应。以往聚餐的时候,曹冼已经偷偷拿宝鉴靠近她们验证过了,这十二个是命定的风月鉴中人。 而曹冼,自命是天选的红楼续书人。她此生的幸与不幸都因她是曹家后人。她若和作者非亲非故,大可将风月宝鉴拿给科学家研究,换现世美名。奈何血脉里先祖的召唤,幼时母亲的叮咛嘱咐,席卷着她走入命定的镜中。 红楼梦本就是曹氏家族及亲友集T提供的素材,且作者生前尚未定稿,他留下风月宝鉴的入口以便后人进来续写甚至改写,奈何曹家直系血脉已断,旁系到曹冼父亲这辈儿已几近忘却家学渊源。 曹冼母亲却不一样,她虽无半分文采,却极敬重文墨。 “这尊风月宝鉴是你太爷爷临终前托我保管的,你太爷爷的爷爷是曹家直系。”曹冼考上金陵nV大中文系的那个暑假,母亲捧出宝镜对她说: “你爷爷和父亲都是烂泥糊不上墙的庸人,你哥就更是个烂人了,所以太爷爷不给他们宝镜,我也不给他们。但你不一样,你从小就有灵气,也许正是曹公要等的人。” 因为这尊宝镜,曹冼整个大学四年都是在满腹狐疑中度过。她一会儿怀疑母亲只是封建迷信才相信这些神叨叨的东西,一会儿又不得不正视这宝镜果然不同寻常,r0U眼可见镜中有另一世界,可惜她踌躇不敢入内。 让曹冼下定决心入镜的是大四那场考研失败——她从小能文善诗,以为自己一定可以顺利读研读博留校当老师,谁想到本科生有一半的课程并非文学相关,她这兴趣狭窄的文青并不能名列前茅。 学分绩不好,关系又不会走,保研失败考研也落败,曹冼陷入了自己的绝境。 反正也不想活了,要么就去镜中看看吧!电话通知母亲后,曹冼带着通灵宝玉穿入风月宝鉴,完成了一次孤立无援的无效穿越。 那次穿越虽不成功,但返回现代之后倒是出乎曹冼意料——现代的她已考研二战成功,后来还读了博,留校当老师了!这完全是她梦想的人生路线。 只是母亲根本没接到过她入镜前打的电话,更不知道她穿越的事,只说她这些年每年寒暑假都回家了。 所幸家里依然有宝镜,母亲也依然记得太爷爷的临终嘱托。 曹冼当着个白捡来的大学老师,有一搭没一搭地上了几个月的课,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她疑心她并非只是错过了七八年的时光,而是完全错过了最初的那个时空。 这个时空确实与最初那个时空有微妙的不同: 她明明记得她的哥哥X情顽劣,但现在的哥哥温文尔雅,也是本校的青年教师;她还记得她哥哥的大nV儿,也就是她的大侄nV曹洹洹,是个从小就古灵JiNg怪的活泼孩子,但现在的曹洹洹斯文沉静,经常乖乖坐在图书馆看《红楼梦》。 曹冼经过试探后发现宝镜能感应到曹洹洹,就去征求母亲和哥哥的意见,想带曹洹洹去镜中。 不料哥哥却竭力反对:“入镜次数是有限的,必须准备充足。你们现在知识储备太少,不宜冲动进入。” 曹冼大呼不服:“说得好像你对宝镜很熟的样子!也不看看宝镜对你都没反应!” “我已经用完了我的穿越次数。”哥哥瞥了一眼宝镜,轻描淡写地说:“即使是命数对路,每人也只有三次机会。” 曹冼登时语塞,疑惑和挫败感在心中翻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