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从一道缝隙看潢昏(乐迷视角) (第2/3页)
> 冯老师说:“是挺胆小的,不怎么爱说话,人也不大机灵。这不,这卷子之前就说了要今早交,她还给记错时间了,现在才补过来。” 段雪晨试探地说:“她在班里是不是经常被欺负啊?我感觉好些同学都对她挺不客气的,就后排那几个男生,特别是戴眼镜那个,她一说话就笑话她。” “欺负也算不上,就同学之间开玩笑呗。之前开班会时我也说过他们了,这个年纪的男生就是比较皮,平时注意点分寸,别过界就行了。” 段雪晨想起那天傍晚在走廊上看到的一幕:“可不止是开玩笑了,之前我还碰到他们扔她的书本呢。就她刚交过来的那张卷子,说不定都是……” 冯老师打断她:“那不就是学生之间打打闹闹吗?你到每个班里去问问,大半都这么玩儿过,也没必要拔到校园霸凌的高度吧?” 这话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段雪晨说:“我又没说是校园霸凌。” 气氛变得有点僵了,旁边的罗老师连忙出来打圆场:“小段,你还年轻,没当过班主任,冯老师经验比你丰富多了。班里的事情要是都得事无巨细地去管,哪儿还有精力干别的呀?班级纪律大体上过得去就行了。” 冯老师也说:“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总有一股心气,凡事都要把是非曲直讲个清楚,想着去主持正义。但咱们学校的学生是个什么情况你了解不?能说的都说了,确实也不管用。要叫家长吧,家长的素质没准还更差,要么就是为了挣口饭吃到处奔波,有多少功夫来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段雪晨没吭声,冯老师又道:“说句实话,咱们学校的学生能上高中的都不多,别管将来是去读职高还是去打工,把他们平平安安送走就行。有精力还不如多关心那几个好苗子,每届能多带出几个考上重点的就算大功德了。” 这番话琢磨着好像也挺有道理,但段雪晨还是很难发自内心地认同,又不知道能怎样反驳,便只好说:“好吧。” 在这里教书久了,老教师们也摸索出了一套相应的为师之道。听起来不是那么高尚,但或许是最适合这所学校、这些学生的。 段雪晨知道自己大概率也改变不了什么,何况她本身就不是个多么高尚的人。她只是更加确定,自己确实入错行了。 那个宋小苇显然并不是个好苗子,不值得老师的更多关注,挨了欺负也闷不吭声,是个挺合格的受气包。反正调皮的男生们总要找个软柿子来捏,捏到一个连跟老师告状都不会的,也算是给老师省去麻烦了。 哪儿管得了那么多啊,还是想想怎么早点批改完那堆作业,好欢度国庆吧。 段雪晨只能这么开解自己。 这天晚自习结束后,段雪晨路过6班时没忍住又往里瞧了几眼,果然看见宋小苇正独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都这个点了,怎么也不回家或者回宿舍?她学习这么勤奋吗,没有朋友吗? 可能是一瞬间的鬼使神差,段雪晨突然叫了她一声:“宋小苇。” 宋小苇闻声转过头来,见是她在叫自己,表情有些困惑。段雪晨又说:“你过来一下。” 宋小苇听话地从教室里出来,低着头说了一句:“老师好。” 段雪晨跟她几次交集,好像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外班的老师突然找上自己,宋小苇看着有点忐忑,像是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 段雪晨到了这时才感觉自己冲动了,把人家叫过来到底要干什么呢?她抓了抓头发,最后问出一句:“你吃夜宵吗?” 宋小苇这下是真有点懵了,愣愣地摇了摇头。 话都说到这儿了,段雪晨只得硬着头皮道:“吃嘛,我请你。” 然后再不废话,直接拉着宋小苇一起下了楼,往食堂的方向走去。 这个点的食堂人还不少。初中生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挨到下晚自习时肚子多半都饿了,家里有点条件的都会让孩子再加一餐。 段雪晨刷饭卡买了两碗馄饨,端过来给了宋小苇一碗。宋小苇小声说:“谢谢老师。” 段雪晨用勺子搅拌馄饨散热,说:“先晾晾,这会儿还烫呢。”又问:“你是内宿生吗,还是走读的?” “内宿的。” “那行,十一点才熄灯,早着呢。” “嗯。” 宋小苇还是不懂段雪晨为什么要突然请自己吃夜宵,心里其实很好奇,也有点不安,但并没有问什么。 段雪晨发现了,她好像就是这么个孩子,沉默、怯懦、逆来顺受,永远被动地接受着无论好坏的一切,因而显得有些麻木。 馄饨凉了一点了,段雪晨舀了一个送进嘴里,问:“我听冯老师说那张卷子是今早要交,你怎么下午才交上?” 宋小苇抿了口汤,说:“我之前弄丢了,又写了一张。” “是自己弄丢的吗?”段雪晨问,“还是被别人弄丢的?” 宋小苇又沉默了,而段雪晨已经明白了她的答案,又问:“是上课起哄的那几个吗?还有那天丢你的书,在上面乱写字的?” 宋小苇还是低头不说话,这让段雪晨有点焦躁。自己都来给她主持公道了,她怎么还是屁都不放一个呢? 她只得又苦口婆心道:“你在班里受了同学欺负要主动跟老师说啊,天天就这么忍着,他们怎么会改好呢?” 宋小苇又喝了口汤,这次终于说:“是。” 段雪晨好奇地问:“那你都不生气吗?” 宋小苇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