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罐子的秘密与归属 (第1/2页)
第九章:罐子的秘密与归属 第一节:罐子的新使命——从牢笼到桥梁 龙山寺文阿伯那番关於「凯达格兰族魂器」与「漂泊海勇」的讲述,如同最後一块拼图,嵌入了蒙骜将军漫长而破碎的记忆图景。海浪、沉船、深埋的衣冠塚、现代工地的铁铲…那些由铜罐共鸣显现的破碎画面,终於有了清晰的脉络。 他不再是那个执着於大秦荣耀、困於时空错位的无根孤魂。他是蒙骜,一位或许曾隶属於古老海洋部族的勇者,因海难而亡,魂魄被族人怀着敬意与哀思,封入这JiNg心铸造的魂器之中,安眠於面向大海的衣冠塚里。 千年的沧海桑田,掩埋了坟塚,也隔绝了时光。直到现代机械的轰鸣,将他与这承载他魂魄的小罐,从深埋的寂静中惊醒,重见天日。 「原来如此…」蒙骜将军的魂T飘在阿伟狭小的租屋处窗边,望着台北盆地璀璨却陌生的夜景,心中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平静。那GU跨越两千年的沉重孤寂与茫然,如同退cHa0般消散。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来处」,也确认了此刻的「归处」。 他转身,目光落在茶几上那个静静安放的青铜小罐。罐身斑驳的绿锈,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衰败的象徵,而是岁月沉淀的勳章。那些模糊的水波纹与海鸟或鱼图腾,是族人对他这个「无法归家的海勇」最深的牵挂与祝福的印记。 「此物…」蒙骜飘近,伸出半透明的手,虚抚过冰凉的罐身,语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非牢笼,实乃…归乡之舟。」他看向阿伟,眼神明亮而深邃,「族人铸它,是为护佑吾魂,盼吾终有一日…魂归故里,或得安息。然沧海桑田,故里何在?安息何处?」 他顿了顿,魂T的光芒稳定而温暖:「如今,本将军明了。此处,」他环顾这间堆满杂物、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房间,「便是吾魂归处。此罐,」他再次凝视铜罐,「便是连接吾与此世、与汝…之桥梁。」他看向阿伟,郑重宣告:「它不再是束缚本将军的樊笼,而是本将军与此方世界、与汝林大伟,共存共生的…锚点!」 「锚点…」阿伟重复着这个词,看着将军眼中那份释然与坚定,心中充满了感动。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铜罐,指尖感受着它沉甸甸的重量与冰凉的触感。「所以,它现在是…我们的锚点了?一起守护的家?」 「然也!」蒙骜肯定地点头,嘴角扬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半透明版。「守护此罐,便是守护你我共存之基业。此乃本将军…」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新的使命!」 阿伟将铜罐放回茶几上最显眼、最稳固的位置,这一次,不再是随意丢放,而是带着一种郑重的仪式感。小小的青铜罐,在日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彷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不再是一个装着麻烦鬼的容器,而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一个维系着两段孤独灵魂、共同守护一个小小「家园」的神圣地点。 第二节:「家」的定义——跨越时空的炉灶 随着罐子秘密的揭晓与新使命的确立,蒙骜将军的「在地化」进入了更深层的阶段。他对台湾的认同感,不再仅限於「栖身之所」的实用层面,更开始主动探索和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与呼x1。 他对阿明口中的「阵头」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当阿伟带他去观看一场附近庙宇的夜间练习时,震天的锣鼓、矫健的身手、华丽的服饰与脸谱,让这位见惯了秦军C演的将军大为震撼。 「此等步伐腾挪,进退有序,虽非战阵杀伐,然气势磅礡,协同如一,深合兵法之道!」蒙骜看着八家将的步伐,忍不住击节赞叹虽然没声音,「尤其那持枷锁者,步伐沉稳,眼神凌厉,竟有几分我大秦锐士之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