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萝卜羊rou汤(2)(楚沁美滋滋地也喝了一碗。...) (第3/4页)
面上的笑容一成不变,坐到父亲身边,缓缓道,“可是人已经在了,什么时候回来,又有什么分别呢?况且,那两个孩子……”她语中一顿,“大的那个都三岁了,可见早在我与裴砚成婚之前,他们二人就已有了情分。若如今为了我不顾旧人,这人才真薄情得让人害怕。所以,爹娘也别生气了,只要裴砚日后还待我好,我就容得下他们母子。” 她这番话说得心平气和,一点不满都没有。 ——没有不满是当然的,因为她自己心下清楚这后头的隐情。至于这番话,她摸索着上辈子自己劝自己的那些心思去说,听着就还挺像样的。 楚赟和郭大娘子的脸色还是很不好看,寂静持续了半晌,郭大娘子眼看楚赟的怒色还在一阵阵地涌,私心里怕搅得楚沁也难受,索性挽着她的胳膊带她出去:“走,娘陪你用早膳去。” 楚沁反将母亲的手一握:“娘多陪一陪爹爹吧,女儿没事。”她边说边勾起一缕笑,那副轻松瞧着倒真比楚赟强些。 可郭大娘子自然还是更担心她一些,正要再劝,楚沁又说:“爹娘先用膳,我先去看看花痕。” 这话反倒将郭大娘子噎住了。她虽心里不高兴,却终是不好跟着楚沁去看花痕。又因楚沁的身份放在这里,她也不能拦着楚沁不去见。 郭纪氏教女的路数,郭大娘子身为她的亲女儿可太清楚了。只是郭大娘子脾气硬,对那些话左耳进右耳出,又因自己没受太多影响,便想当然地觉得,自己的女儿也不会吃什么亏。 “是、是先认识的张宗奇……”霍栖不敢隐瞒,竹筒倒豆子般将昔日的偶遇说了个清楚。 1 梁玉才不觉讶然,半是不敢相信自己在皇帝面前侍奉了大半辈子,竟仍有会错意的时候,半更是好奇,不解皇帝究竟什么意思。 储君亲临,狱里从狱卒到犯人跪了一片,安静得没有分毫声响。太子无意多理其他,一路径直走向霍栖的牢室,霍栖头都不敢抬地跪在那儿,牢门开启时金属碰撞的声响击在心头,让人发慌。 清秋怕得几乎连头发丝儿都在打颤:“太、太子殿下来了……可殿下说了,只是有事与公子商议,便在书房等着,还专门让人知会了各处,说……说都不必迎驾了。” 在她看来,楚沁与其这么生生受着,还不如去跟裴砚闹一场! “诺。”清秋边应声边睇了眼清泉,清泉立即领命而去。 梁玉才只觉手中一空,心底的不安顿时升到了极致。按理说这不是他多嘴的时候,可他掂量几番,还是小声说了一句:“奴……知会了殿下陛下的意思,也嘱咐过殿下,让殿下谨慎行事。” 那时他们将楚沁独自留下,本是因为楚沁那阵子身子不大好,他们怕她受不得回乡奔丧的颠簸。若知后来是这样,他们必然会将她带在身边。 太子睇着他道:“裴砚可还在东宫?” 太子这样吩咐她并不意外,因为太子一贯随和。可问题是,再随和的太子也是太子,他可以不麻烦别人,他们却决计不能因为这句吩咐就假装不知道他来。 “谁来了?!”她抬起头,盯着清秋满目错愕,连嘴都顾不上擦。 1 原本心情舒畅的皇帝发觉周遭过于寂静,总算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不说话?” 能得天子这么一句,厨子就能得赏。 那人本也没打算进殿,见到梁玉才,就客客气气地将手中奏章递给了他。 他瑟缩道:“臣知无不言……” 梁玉才释然长揖:“恭喜陛下。” 如此一直到了清凉殿前他才放缓脚步,一壁平复呼吸,一壁低眉顺目地往前走。 在太子身边这么久,他从不曾听太子说过这样威胁分明的话。 “哈哈。”皇帝又情不自禁地笑了两声,手指敲在纸页上,“看看,他还骂了朕两句。” 折子上朱批简练,关于京中卫戍的事只有一句,便是让他另择人选,接替励王。 前宅书房里,太子步入房中转了一圈,就皱着眉出来了。 1 继而余光一扫,便看到一道倩影迤逦而至。 梁玉才也是约莫两个时辰前才赶回行宫的,听闻太子这就遣了人来,不由心弦一提,赶忙迎出去,上前阻了那人的去路。 下午,快马不顾风雨地踏过京郊山林,一路向北疾驰。 “……”梁玉才好悬没笑出来。皇帝这副样子,就好像得了一件稀世罕见的墨宝一般。 那宦官望了眼天色:“时辰还早,理应还在。” 原本一腔怒火的楚赟突然听她提起郭纪氏,不由一怔,继而那火气就散了些,化作一缕心疼,伸手搂住妻子:“不必去想那些了。”他叹息摇头。 “奴记下了。”梁玉才忙道。 太子不以为忤,只觉好笑,待那小厮退下,悠哉地端起茶盏抿了口。 跟着想了想,又小心探问:“那若太子殿下既没上这道折子,也没直接去审霍栖,而是上疏为霍栖陈情呢?” 楚沁赶忙起身,瞥了眼裙上沾染的酸梅汤:“帮我更衣。让清泉去母亲那里,告诉母亲安心歇着便是,我自去招待太子。” 1 是以太子在连日的紧张后,终于得以安心地读了半日的书,而后又好好用了顿午膳,接着便出了宫,驱车去诏狱。 如今眼见太子到了眼前,他的无措愈发浓烈,跪伏在那儿颤栗如筛:“臣给殿下……臣给殿下惹麻烦了。” 然而话音未落,却闻皇帝朗声大笑:“哈哈哈哈哈——” 可现在,说这些也晚了。他们做父母的改变不了过去,只能帮孩子谋划将来。 楚沁于是就这样走了,郭大娘子看着她这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心里倒是好受了些,但坐到床边时,还是叹了声:“唉……” 但皇帝一时没理会他,就这么一边继续读着奏章,一边吃了口面前碟子里的鸡丁。 太子眉心轻跳:“真会交朋友。” 他抬起头,皇帝笑音已尽,但面上笑意仍未散去。不仅如此,梁玉才还觉得,他好像连眸光都清亮了些。 楚沁定了定气。 “……陛下。”梁玉才小心翼翼,“奴愚笨,奴不大明白,陛下明明说不让太子再说这京中卫戍的事,太子却仍旧这样上折,措辞还比先前那一道更为凌厉,陛下怎么反倒高兴了?” 1 两刻后,太子步入诏狱。 太子心里存着疑惑,直接坐到了暗中石案边。身边的宫人都被他留在了府外,前来上茶的是院子里的一名小厮,边往他面前走边哆嗦。 霍栖不敢作声,太子续道:“这几人,都是翰林?” 这个结果令太子重重地舒了口气。再往下看,皇帝又提了霍栖的事,倒没说放人,只说念着昌宜伯爵府素来的忠心,先不必审了,姑且看押在诏狱里。 听到清秋的话,楚沁噗地一口酸梅汤喷了! 她缓缓摇头,沉默了良久,自言自语般地呢喃:“还是不该把她交给我娘,硬生生教成了这么个逆来顺受的性子。” 太子低着眼帘,一如没看见他,一语不发地步入牢门。待随从将椅子置好,太子便风轻云淡地落了座。 皇帝幽幽续道:“身为储君,便该知晓事有轻重。他知道京中卫戍之事重于霍栖的性命,也是朕想看到的。” 至于现下这样先关着,他倒觉得也好。霍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