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珠宫贝阙 第18节  (第2/2页)
氏是个什么性子下人们心里门清,刻薄,多疑,克扣月钱也是常有的事,不值当人为她死心塌的卖命。将来傅蓉微真的出落了,宫里的娘娘,那是比侯夫人还体面的人物。提前结个善缘,总比到时候上赶着巴结强。    陈嬷嬷心里自有一杆秤。    傅蓉微当即把刚从珠贝阁拿回的一对镯子捋下,用帕子包好,塞进了陈嬷嬷的怀中。    陈嬷嬷瞧左右无人,往袖子深处一藏。    傅蓉微便露了笑:“我替姨娘谢过嬷嬷了!”    陈嬷嬷得了好处,再回去帮她收拾东西也尽心了许多,珠贝阁新送的四季衣裳也妥当安置进去了。    花吟婉见傅蓉微出去这一趟,晚上两只镯子全没了,心下愁闷,搂着她叹气:“好孩子,你何苦啊……”    傅蓉微下巴靠着花吟婉的肩头,挨着她的耳畔说:“我去了姨娘,一定等我回来呀。”    花吟婉擦了眼角的泪,说:“好,好孩子,姨娘等你。”    傅蓉微就这么被踢出了侯府的大门。    一辆粗布马车,载着她和她的行李,送至了郊外明真寺。    张氏临时派人提前打点了一番,寺庙留了一间寮房给她。    侯府送她来的下人将行李箱子搬进了寮房中,便沉默着退出去了。    明真寺不会苛待香客,寮房里打理的非常干净,日常熏香也令人清心静气。    傅蓉微独自呆了一会儿,心想来都来了,怎么也该去佛祖面前上柱香,拜一拜。    她一路打听着,到了宝殿中,向小沙弥请了三炷香,跨进门,却在佛前又见那熟悉的身影。    傅蓉微怔愣了半晌,叹息:“真是巧啊,也不知这是什么缘分?”    姜煦闭眼礼拜,感觉到身侧的蒲团上跪了旁人,没在意,但那人一跪不起,大有一直挨着他的意思,他才不悦的瞥去一眼。    瞧见了傅蓉微近在咫尺的侧脸。    姜煦也愣住了。    傅蓉微正抬头望着金佛,目光中没有虔诚,空洞得很。从侧面看,像两颗剔透的琉璃珠子。    姜煦开口:“你,是来拜佛的?”    当真是巧合了,他竟全然不知情。    傅蓉微说:“到寺中小住一段时日,家中母亲病了,需我诚心礼佛祈福。”    她就拿出这副了不得的“诚心”在佛前晃悠,想必她母亲的病难好了。    姜煦摇了摇头,道:“不信佛也不要紧,礼敬三分,佛祖不会怪罪你的。”    傅蓉微听了这话稀奇,终于转头看他:“你信佛?”    姜煦点头:“信。”    在佛前谈论此话难免有些不妥当,姜煦掀袍起身,朝宝殿后面做个了请的手势。    傅蓉微慢吞吞的跟在他身后,出门见到了一株菩提。    姜煦忽然开口:“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么?”    傅蓉微心里重重一跳,望着他的背影,惊疑不定。    他怎么会问出这样的话,难道他也……    姜煦不等她的回答,自顾自的接着说:“我好像梦见到了,罪孽深重的我,最终定然不得好死。”    傅蓉微刚泛起的怀疑,唰地又退了下去。她皱眉:“你怎会如此想?!”    姜煦往菩提树下一坐,不肯再说话了。    傅蓉微瞧他头上系着一根红色毛茸茸的发带,缠绕在发尾的地方,还缀着几颗小巧的珍珠。    还是个未加冠的少年人啊……    姜家的独子,从小捧在掌心疼爱的宝贝。    怎可能不得好死呢?    姜煦抬头望着树冠,又闭上眼,想起了当初一杯鸩酒下肚时,一生的走马观花过后,末了见到的竟是手持灼灼桃花的傅蓉微。    他自尽在她生前住的猗兰宫,见到她是正常的,他从未怀疑过。    他一睁眼一闭眼就回到了十几年前,他也不知在那个世界里,他的身后事是如何办的。    当然,死都死了,他也不在乎。    年轻的时候,他曾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尽是懦夫逃避现实的手段。    临了,他自己做了一回懦夫。    可凭借他那时候的身体,即使不自我了解,也撑不了太久了。    十六年,他南征北战未有一颗停歇,国库供不起他,他便以战养战,一改战场上的清贵做派,养成了土匪行径,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身体伤上叠伤,一日一日的衰败,便请了名医随身看着,各种猛药不计后果的往身体里灌。    山河不复,他不敢死。    可打仗不是儿戏,主帅撑得住,将士撑不住。    将士能撑住,百姓民不聊生。    兖王上位之后,很有仁君风范,百姓得到他的善待,其实生活的都还不错。    而大梁北迁,建国北梁,在停战的时候,辖内的百姓也能凭借他们的双手,将日子经营的很不错。    他们都想过安稳的日子,没有人愿意打仗。    姜煦成了朝中唯一主战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