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后事(剧情章) (第1/2页)
虽说今日不用上朝,但李钰桌上的奏折还是堆了满桌,不如说正是因为不用上朝,大臣们上起折子来才没有顾忌,畅所欲言了。 太后果然派人过来打听,虽然那个宫女已经招认,可是现在还不到清算的时机......长安自己做了主,对外宣称此人畏罪自杀,私底下却将人带去绣衣楼的宫外暗桩处,严加看守。 李钰听完汇报顿了顿,说道:“最近听说太后常常燥热以致夜不能寐,口干舌燥,去太医院开几剂方子吧!” “听说黄连清热解毒功效最佳......罢了,朕也不懂医理,还是交由太医院去办吧!” 太医院的人自然不敢不办,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太后与陛下两人的微妙关系......但凡是宫中做过一两年的人都能看出来,眼看着太后的疯病越来越严重,那吴卿又只看中采买守卫这些要紧事,皇夫如日中天正得宠......除去某些心怀鬼胎的人,他们都自然而然地走到李钰这边。 这边李钰的话刚传出来,太医院那里赶紧就抓了几副清热的方子——不过这黄连的计量是寻常药剂的几倍之多,喝下去直叫人哆嗦。 太后起初还防备着不肯喝,还是吴行之耐不住性子,叫人按住灌了下去。 “你说你这是何苦?”吴行之面露讥讽,“你要是真大胆,怎么不一副药把人药死?” 怪道说妇人之仁,总做这些小事,要是李钰真死了,他还要赞这位太后英勇了。 “您要是真把小皇子害死了,咱们可就真没指望了......”吴行之低声道,“李钰要出气,你还能留一条命就受着吧!别做多余的事情了,我怕到时候就不是一碗黄连了。” 吴行之挥散了空气中的药味,对着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的宫人,脸色冷了下来,“太后病了,需要静养,以后乱嚼舌根的,舌头也不必要了,拔了再逐出宫去。” 一向笑脸迎人的大人物冷起脸来还是骇人的,底下的人连连称喏,莫敢不从。 “这......公子,这毕竟是太后......”服侍吴行之的宫人有些犹豫。 “四姑娘都多久没进宫了?”吴行之喃喃道:“上回写信说有孕了,怕生不下来......我说送她到我的别院待孕,有人照做了吗?” “那毕竟......四姑娘已是何家人......哪有出嫁女子回家待产的道理?” “这话说的不错,太后嫁入皇家,我亦入了陛下后宫,那自然也算是李家人了?”吴行之冷笑了一声,“既然如此,叫他们也不必传话进来了,毕竟我已经是李家人……” 昨夜诊出是李钰惯用之物出了差错,夏春连夜叫人换了八九成,虽然换了这样多,但宫里人做事向来谨慎,李钰竟也不觉得不顺手,笔墨纸砚还是放在原来的地方,甚至大小高低都一模一样。 庞太医照旧进来请了平安脉,听见外面传来“太傅求见”的传报声,忙不迭地离开了。 李钰拿着笔,蘸墨的动作顿了顿,“让他进来吧!” ??随着两人一同进门,李钰一眼就瞧见跟在林州身后的年轻男子,眉眼修长疏朗,不同京中男子的文雅秀气、风流倜傥,倒有些英姿勃发,身姿像是刚成年的雄狮那般挺拔。 “臣,拜见陛下——”林州施施然行了礼。 李钰看了一眼,又挪开眼看他身后的男子,问道:“无召进京,是死罪。” 那青年男子微微一惊,屈身行礼,声音有些沙哑,“臣无话可说……” “成如玉?”李钰摸着暗报上的墨迹,长安晨早将所有事情写在暗报上,李钰一醒便命人送过来,“好名字……”说来,成如玉比李钰年幼六岁,他出生那年,成家人曾传信给卢娘子,请她赐名,“玉”这个字,便是李钰随口说的。 “念在你是为护送卢娘子前来,朕既往不咎,”李钰叹了口气,又看了眼林州,“太傅去偏殿歇息吧,朕有些话要与成二公子说。” 林州抿了抿唇,李钰还在气头上,他进门到现在,竟然一句话也没跟自己说,更没有像寻常那样马上赐座……但他无计可施,只得照做。 “前几年与你兄长偶有通信,听说因你兄长旧伤复发,军中大小事宜都交由你嫂子掌管,不知你兄长身体可好些?” 见成如玉不语,李钰又说道:“你嫂嫂治军严明,朕是该给奖赏才对......” “陛下有话,不妨直说,卢师父嘱咐我要尽快离京,以免落人口实。” 成如玉端坐在堂下抬眼打量了李钰一眼,在过去的几年间,卢师父常常会说起她,说她聪明伶俐又好学。 是因为怀有身孕的缘故吗?他全然不觉眼前此人就是卢师父口中所说那样活泼可爱的女子,反倒像是一潭静水,沉静而温和。 “卢师父嘱咐你要尽快离京?”李钰顿了顿,思绪似乎凝滞了片刻,“如今是多事之秋,早些离开是好事......” 又过了片刻,李钰才有小心翼翼地问道:“师父......是否怨我?怨我不能护着她?” 过了一天一夜,成如玉虽然已经没有那日的悲伤了,但他面对李钰,表情还是掩饰不住的复杂。 “没有。”他老实回答,又将卢师父的遗言在心中咀嚼一番,仍是觉得酸涩无比。 “十月份,是收获的季节,礼部择了一日为我母妃迁墓,我想那时......将师父的墓也一并迁入。”李钰脸上的笑带着苦涩,身体因为久立而微微倾斜,欲坠未坠。 “师父无儿无女,她教养我这么多年,我理应尽孝......这些年,我一直忙于朝政,对师父之事多有疏忽......是我的错,凭这十几年的师徒、母女之情,我李家的万世灯火,她自然是受得的。” 成如玉脸上的苦涩渐渐散去,他向李钰郑重地行了一礼,“陛下的心意,臣明了了,卢师父泉下有灵,必定倍感欣慰。惟愿陛下莫要忘记卢师父冤魂,待有来日,为她报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