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我还有家吗 (第1/2页)
好一个“轻舟已过万重山”。 所谓“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灯火下那言笑晏晏肆意豁达的宋玦当真释然了吗? 还是千般滋味藏于心底,终究是往事不可追,一切都无可奈何而已。 而到底如何,也只有宋玦自己知晓了。 入狱后,宋玦曾见过百里承言一面,准确来说是百里承言主动来见宋玦的,当时他说什么来着? 他说:“无论如何父皇都是要除掉你们的,玦哥哥待我这样好,不如最后再帮我一次。” 他怎么可以说的那样坦然? 宋玦与人交往,从不看旁人的身份地位,若是投缘便算是一个朋友,宋玦心知有些人的接近示好是刻意的,若无关乎长宁侯府,那这些也便无妨,不过是追名逐利的本性而已。 宋玦认识百里承言那年他还不是皇子,只是端王府上一个庶出的不受重视的孩子,他被人欺辱成那样宋玦实是看不下去,那满心满眼的孺慕之情,便下意识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对他好一些。 或许他接近自己是有意,可想想他的处境又情有可原,宋玦并不计较,可那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为了向上爬什么都可以不顾。 或许是从前当真踩在云端,才能够豁达至此,如今却要殚精竭虑地去绸缪算计。 而百里承乾此人,就更不用提,坐在储君的位置上安逸太久了,那点儿心机根本不够看的,看似兢兢业业,实则满脑子的名利酒色,若不是皇帝存了心想护着他的太子之位,这长安城中哪还有他的位置?一是因为百里承乾外祖家极其党羽树大根深,二则是是对于正值盛年的陛下来说储君之位还是由一个容易看透的人来做更好而已。 从前的长宁侯府世子并不在意他的觊觎,按他的说法来说便是:“你总是这样目空一切高高在上的模样,从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哪里能够?不过是当年见他的眼神和殷勤由心的厌恶而已,后来落到了他的手里,那么些年的磋磨,更是觉得恶心,他要的哪里是真心,不过是宋玦的臣服。 一壶酒被温瑜饮去了大半,这酒初尝寡淡,却是余韵悠长,绯色逐渐爬上了温瑜的耳廓,连眼神也变得不那样清灵。 周彧曾听说过长宁侯府世子到了十五岁上还不曾饮过酒,如今见他这幅不胜酒力的模样,便觉那传言有几分可信。 “温瑜,还认得我是谁吗?”周彧瞧他的模样觉得有意思,起了几分逗弄的心思。 “你……”温瑜胳膊肘支在桌上撑着下颚,反应有些迟钝,过了半晌才恍然道,“你是那个小公公?怎么长这样大了?倒是挺好看的。” 温瑜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和平时的不同,多了几分温润,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周彧微怔,那一颗心却好似要从胸腔里跳将出来,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好似堵了一团棉絮只酸的发涨。 周彧希望他记得,又希望他记不得那个被人踩在脚底低入尘埃的小太监,而后自嘲,不过是当年宋玦“救”过的人中的万一,他又怎么会记得? “你要跟我回家吗?”周彧瞧了眼窗外的天色、楼下往来的人群,这个时辰也该回去了。 “嗯?”温瑜眼含戏谑地笑着,直勾勾的盯着周彧看,将人瞧得尴尬地避开了他那灼灼的目光,这才露出开怀而又得逞的笑意,“好啊,跟你回家。” 温瑜朝人伸出一只手耍赖道:“你要牵着我的手,我才会跟你走。” 周遭好奇的目光看得周彧有些尴尬的耳热,明明平时被这样簇拥着也不会生出这样的情绪来,或许他们在想:原来这就是那个死太监藏了许久的传闻中的大美人。 周彧起身行至温瑜的身边,牵过他的手将人从位置上拉了起来。 温瑜由他牵着走下楼梯,走出了状元楼,走在灯火如昼人声鼎沸的街市上,周遭的热闹与他们无关,这天地仿佛寂静的只有彼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