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沈玉清柳玉 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一 (第2/3页)
。”沈玉清自己每年的年俸加大小赏赐最多也不过尔尔,她五岁进宫,干了十三年,加上爹娘心疼也才攒下三百两左右的棺材本。但如今这龟公等着她的钱给寿春园开个好头,自然不会饶过她的荷包。 “诶呦,姑娘,您可不知道我怎么着才得这么一个妙人。那小子母亲年前得了脏病刚死,替他爹来收尸,偏巧让我看上了,派人跑去好几趟才见到他那赌鬼爹,开了好几回价才把人卖了我。虽说有些太瘦了,身上都是骨头,但却是个好苗子,才十三岁。您也瞧见他的模样了不是,谁见了能不心疼。今夜过节,城里数不清多少老爷夫人都想找些新人热闹,他如今还是个雏儿,光是破了他的身,少说都能得二十两,更不逞论日后调教成倌儿了。姑娘还年轻,不懂行;您去南市的人牙子那问问,就知道这个价一点都不高了。况且您拿了他的籍契,日后想怎么摆弄都随您。” “三十两。” “姑娘,砍价也不能这么砍啊,要是人人都像您这样,我这生意还怎么做啊。您要是不乐意谈,我还有事要忙。”话虽如此,龟公又怎可能轻易放过上门的大鱼,一步当三步的走着。 “三十五两。三十六两。三十七两。” “既然您这么想要他,那我亏点,三十七两也是能卖的。您等着,我去着人取他的籍契。” “再添一两,你找人给他换身干净的衣服,洗净了再走。” 反复核验了籍契没问题,沈玉清才忍痛把银子给了,又在屋中消磨片刻,等的她又快睡着了,才听到有人敲门。 这少年束发穿衣,脸也洗干净了,果真俊俏,身上裹着大棉衣,笑吟吟的端详着沈玉清的神色。 “走吧。” 少年热切的跟在她的身后,又不敢靠的太近,始终保持着距离。 沈玉清愈发觉得自己多管闲事,但又安慰自己找个长期看门打扫家里的也不错。 两人一前一后,一大一小,先去医馆擦了药水,又给柳玉添了一身冬衣,买了二两元宵,两只兔子花灯,这才赶回沈玉清的私宅。 京城萝北巷,地处偏僻,最靠近城门的非平民百姓所居之地,里边住着的多是一些品阶低、家庭成员少的京官,也有在宫里混得好退休养老的太监宫女,亦或是有些富贵之家养外室的,各家并不常来往,却又默契的多交了些钱给京兆尹下属的人。 从里往外数西边第三家,门口立着两个凶恶的石狮子,匾额上没有字,檐柱上却有主人家新帖的春联,此处便是沈玉清的父母为其置办的私宅。 沈玉清上了门闩,又再三检查没有问题,这才安心地瘫坐在主屋的罗汉椅上喘了口气。 少年还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茫然的站在庭院内张望着他的新家。他原先的家又小又破,一个屋家里三个人挤着住,吃饭的时候墙灰还会掉进碗里。 沈玉清看了他几眼,开口说道,“日后你就住东屋旁的耳房,自己收拾收拾,厨房在南屋,一个时辰后我要用膳,你做几样清淡的,懂了吗。” “我记住了,恩人。” “倒是忘了问,你叫什么?” “柳玉。” “我姓沈,名字也带一个玉。你家里人怎么给你起个姑娘家的名字。” “我爹起的,他是个秀才。” 秀才再不济也是能文善言的,考不中科举还能替人写字写信赚钱,怎会把妻子儿子都卖了,真是奇怪。沈玉清虽这么想,又担心说出口动了柳玉心底的伤疤,遂不再说什么了,只叫他下去忙自个的。 “你先下去吧,旁的话一会再说。” “是。” 沈玉清躺在塌上,想到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本来是买做下人用,自己又莫名其妙给他买衣服,是不是有些善心大发了。 罢了罢了,对方较自己毕竟还是个孩子,权当积德了,不然扣他工钱泄愤也好。 她在宫里是半主半仆的尴尬身份,既是公主伴读,又要替公主打理上下,昭阳殿的宫人们无不敬她,她也时常给他人施一些好处,但若有人敢做错事,她也断不会给好脸色。 她不是京城人,平州才是她的老家。她母亲是王氏的旁支,父亲是木讷又没什么背景的举子,长相倒是出众,后来机缘巧合下被她外祖父看中;明面上正经嫁娶,实则是倒插门,后来被调到了平州瑞江郡做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官,已是多年没有变动了。 瑞江郡虽属平州,却挨着京城所居的永州,离京城也算不上太远,逢年过节母亲常带她回京城玩。她比姜瑜华大三岁,有幸见过尚在襁褓中的姜瑜华,王昭仪见她活泼可爱,又不失礼数,且与她母亲有几分闺阁时的交情,后来便选了她常伴公主身侧。 孩子被选入宫中,家人自是喜忧参半,可她却无半分胆怯,一路走到了今天。 回忆着这些年在宫里的日子,她在疲惫中睡着了。 另一头,柳玉正干劲十足的收拾自己的东西,屋子这几日都有人住,因此只要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就行,不必仔细打扫。这是他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房间,因此兴奋极了。 厨房也有不少蔬菜瓜果,今日是他头一回做饭,定不能让沈玉清失望。 屋外,上元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开,京城的百姓们吃元宵放花灯,尽情享受着正月最后的欢愉,过了今夜,大家伙就都要忙起来了。 沈玉清被屋外热闹的声音吵醒,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觉得有些冷,又添了些炭火。在桌边坐了会,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柜里翻出一个铁匣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