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鹤观 (第2/6页)
他那位小小年纪又想做大事的“家主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据可靠消息,稻妻城确实派了人下来。 此刻的笑意俨然有些藏刀之心。 他倒也不卑不亢,回道:“在下不胜惶恐。但铃木大人,”话锋一转,“在下祖居踏鞴砂,应当未曾与大人谋面。今日也是头一回踏入这菅名城。” 说话倒是滴水不漏,可你今日既然来了这茶馆,碰见了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铃木大人摆摆手,也不跟他废话,径直说道:“若不嫌弃,去我府上坐坐。阁下即能入城,必是有姓之人。且报上来吧,我愿闻其详。” 他说的是实话,他确实好奇这个时节,是哪家的人会来搅菅名城的浑水。九条?还是神里?又或者是那位「大御所阁下」的奥诘众—— “枫原万叶。” 他抬手扶起斗笠的一边,方才正视着这位,语气平常地报了个名字。铃木大人终于有机会看清他的全貌,老谋深算的笑容逐渐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想起来了什么吗?他心中感慨,终究还是有人记着些前尘旧事。也不枉他在这茶馆里贴了两块铜币。 曾有言道,一丘之貉,害群之马。虽然先见不到这“害群之马”,但可以见见同是一丘之貉的这几位。铃木大人等在这里,那就不能负了人家的好意,毕竟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能第一个认出自己,也是令人感动之事。 “铃木大人?”他说。 那人回过神来,面色如常道:“无事。那现在走吧,阁下。” 寒松针沉浮在茶碗中,桌前的人有些不敢动作,他低着头瞥了一眼主座上那位正悠然自若喝着茶的女子,衣裙上刺绣金线暗走,隐约可见八重菊的影子。这是一种权利的符号,除大御所阁下外,王公贵族,上至太子,都不可用。 但这并非八重菊,身为总大臣,他再清楚不过。于刺绣时刻意少绣了一瓣,避免冲撞大御所阁下,而即便如此,能穿这样纹路的人也寥寥无几。 那女子垂着眼,宽大的袖口中露出纤弱白皙的手腕,她端着热气袅袅的瓷制茶盏,指节修长。不可否认,她与大御所阁下一同,拥有惊为天人的容貌。同样不可否认,她与大御所阁下一样,拥有反复无常的脾气。 这位是稻妻的长公主,按本朝律制,便是顺理成章的储君,哪怕她有一位胞弟,也不能改变什么。只可惜,女君似乎是从前朝吸取了教训,没有早早立储。这也就导致长公主及笄五年,既无婚配,也无储君之位。 但她仍旧是稻妻的长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杀予夺,大御所阁下都是默许的。 “今日之事,遣间卿你当作何解释。”她开口说道,仍旧是没有抬眼。 遣间做总大臣已有两年,他心中深知要想坐稳这个位置,有些人惹不得。但不妨碍他身后之人想要搬弄权势,有些话他又不得不在朝堂之上说出来。 “殿下,”他依旧故作镇定,“今日之事,是为大御所阁下着想,微臣并无他意。” 话音落下,对方轻轻地嗤笑了一声,听得他心下一颤。只听长公主说道: “有些话,说了便是说了。遣间卿应当明白,凡事都有代价。”她轻叹一声,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目光幽幽地落在坐立不安的人身上。 遣间看这架势,自己是坐不下去了,就顺势跪伏在茶案旁,解释道:“殿下明鉴。此事并非微臣一人之言,而是众人之意啊。微臣不过代人发声,无意冲撞殿下,还望殿下……” 明白人都知道,这话无非是现成的客套和敷衍,对于这位稻妻大御所之下最尊贵之人,他可以选择妥协,也可以选择如现在这般,装作一个不明事理的新人。 女君迟迟没有立储,朝中各派站队已久,却并不见头。以至于有人说,女君该寄希望于生下嫡长子。这话说白了,就是大不敬,放在民间和劝寡妇再嫁没什么区别。可这是王公贵族们的事,什么光彩与不光彩,都是争权夺势的垫脚石罢了。 遣间的站队不说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到底这世间,男子是要比女子更适合做一国之君。 他这般思虑着,听得一阵衣料摩擦的声响,想来是那位站起身了。他没有立刻抬头,在这样的场景下,恭敬些总比冒失要强。 “你大可不必如此惶恐,遣间卿。”一个飘忽的声音传来。接着便是轻盈的脚步声,和相对沉重的衣摆在木质地面上拖曳的声音。“我并不在意朝堂之事。” 此话绝对不真。遣间琢磨道:长公主多年未有婚嫁,要知道一旦婚配,她便会失去争夺君位的资格,只在名义上还是王室成员。所以这话一定不是真的。 那声音向主座后的方向移动,直到“咔哒”的动静响起。他听得很清楚,诧异又恐慌地抬起头,长公主正拿着象征他家格的那把打刀,细细地站在刀架旁端详。 客室内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我记得你是武家出身,遣间卿。”语气再平常不过。 “是,殿下。”他应道。长公主殿下的脾气……说句天打雷劈的,简直甚于大御所阁下。两年来明里暗里丧命的老臣小卒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她的手笔。再加上长公主与大御所阁下的关系紧密,其中的关联如何,猜测颇多,但无人敢言。即便是确有关联,又能如何?有儿子帮父亲的道理,自然也有女儿帮母亲的道理。 这边,长公主握住刀鞘,稍稍施力,竟是打开了这把打刀。她的侧脸闪过一瞬铁器的寒光,有种惊异的美感。遣间犹豫着起身劝道:“殿下不该随意触碰刀剑,万一……” 万一伤到人就不好了。他心想。女子的力气不大,若是被这刀砸中了脚背,估计是要怪罪到他身上的。 她抬手利落地褪下刀鞘,扔在一旁的地上,似是毫无章法地握着刀柄,缓缓地转过身来。遣间有些没反应过来,她便笑了笑,分不清是怒是喜。“遣间卿,这是把好刀,看来常年保养得不错。” “殿下,这是微臣祖辈留下的东西,不敢摒弃。”他说。额间的冷汗冒了出来,他想:长公主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弱不禁风。 “所以——你也不敢摒弃前朝旧历,以为现在还是男子当道的世代。”她接着说道。语气像是在反问他,但仔细来说,就是责问。 此话一出,客室内的氛围算是彻底紧张到了极点。他面色一变,迟疑地反问道:“殿下可是……有何不满?微臣不知何处做错,还望明示。但殿下,这罪名微臣可担待不起啊。” 她歪着脑袋,打量起眼前的男人。 遣间混了两年,背靠着前朝那几位老顽固坐上了这个位置,她何尝不清楚。算是在几位总大臣中最名不正言不顺的一个,出身不好,但却是头站在风口上会飞的猪。 实则他不算有错,又或者实在没错,只不过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迂腐,以及天真。 她百无聊赖地拎着手中的刀,脚步随意地、凌乱地落在地上,在外人看来像是某种舞步。接着她轻声呢喃着什么,身后如瀑的紫色长发摇曳生姿,衣摆上的暗纹随着角度变换,时隐时现。 遣间试探地喊了一声:“殿下?”见没有回应,又换了个称呼:“公主?长公主?” 她的身形一顿,背对着他,冷冷地吐出如晴天霹雳的话语:“遣间卿,你不该在御前失礼。此番大御所阁下盛怒,你可知罪?” 大御所阁下盛怒?遣间还来不及惶恐,就见她侧过身抬了抬手,手中的刀尖指向的只能是自己。他反应过来,有些恼怒地说道:“殿下是要在我这动武吗?哪怕殿下贵为长公主,也该三思而后行。” 他虽是个文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