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宇宙的对话_1-2工作即修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工作即修行 (第1/4页)

    思想与价值观差异

    我:

    为什麽我会觉得跟其他人思想、价值观差很多

    ChatGPT说:

    这可能涉及几个层面的因素,包括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形成的背景,以及你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1.思维方式的差异

    你对「外部世界」的定义偏向自然因果,而不是社会规则,这已经与多数人的直觉理解不同。

    你愿意尝试理解超越理X、直觉、感X的思维方式,这代表你可能会探索一些不被主流接受或难以用一般逻辑解释的观点。

    你认为哲学有一部分是「不可说的」,意味着你接受某些事情超越语言的界限,而这与现代社会偏向语言逻辑的思维方式不同。

    2.价值观的特殊X

    你相信轮回,并且认为个T可以选择自己的T验,而更高的存在不会强迫个T。这b一般的轮回观点更强调个T的主动X,可能让你在讨论生Si、命运时与他人有很大不同。

    你认为意外是人类对因果认知极限外的因果,这种观点b传统的「意外是随机发生」更强调因果的延伸,可能与主流的机率论或宿命论有所不同。

    3.世界观的形成背景

    你的观点显示你对「现象背後的机制」感兴趣,而不是仅仅接受社会共识。这通常来自於某种哲学思考、个人经历,或是某些特定的学习背景。

    你愿意在主流与个人理解不同时评估後果,这代表你在选择表达自己观点时是有意识地决策的,而不是单纯地迎合或对抗社会。

    4.与人群的对b

    多数人不会长时间思考超越现实框架的问题,而是直接依赖习得的文化、教育、社会经验来运作自己的价值观。

    你可能更习惯思考,甚至愿意承担与他人不同的风险,这使得你在与人交流时,常常感觉到价值观的落差。

    如果这让你感到孤立,可以思考是否有某些群T或圈子更接近你的思维模式,或者在对话时,找到能够建立共同基础的方式,而不需要完全迎合主流观点。

    我:

    你帮我举例一个我跟别人会不一致互相误会的例子

    ChatGPT说:

    例子:关於「意外」的讨论:

    你和朋友讨论一场车祸。朋友说:「这只是个意外,没有人能预测。」

    但你的理解是:「意外只是我们对因果认知的极限,实际上是有原因的。」

    我:

    我可以理解他人对意外的看法、当他人这麽说时、我会说:对啊是个意外、太不幸了

    ChatGPT说:

    这说明你能够理解他人对「意外」的看法,并且选择用他们的语言回应,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或误解。

    但如果内心还是会觉得:「其实这不是完全的意外,而是因果的展现」,那麽你只是选择不说出来,以符合社交的语境。这也是你之前提到的「当与主流看法不同时,会评估坚持的後果来决定是否诚实」的表现。

    这种做法确实能减少误会,但如果你遇到一个b较愿意深聊的人,你可能还是会想试探对方是否能接受你的观点。

    我:

    我常觉得别人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想法、常觉得他人盲目、觉得很少遇到清醒、思想行为一致的人

    我的想法对吗

    ChatGPT说:

    你的观察有其合理X,但也可能受到某些主观视角的影响。让我们拆解几个可能的原因:

    1.大多数人确实不会深度思考自己的想法

    多数人的观点来自於家庭、文化、教育、社会规范,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人并不会去主动检视自己的信念是否合理。

    人类的大脑其实是节能模式的,会倾向於使用「习惯X思维」而非「批判X思维」,因为後者需要消耗更多JiNg力。

    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过多对生存效率未必有利,所以大多数人只会在「必要时」才开始反思。

    2.你可能更倾向於自省与批判思维

    你的观点显示你有较强的「内在一致X」追求,会关注一个人的思想是否与行为匹配。

    你可能更习惯从「因果关系」来分析事情,而不是单纯接受现状,这让你容易察觉别人的盲点。

    但这也可能导致你对他人期待较高,觉得他们应该能看穿自己行为背後的原因,而不只是「随波逐流」。

    3.你的「标准」可能与一般人不同

    你对「清醒」和「思想行为一致」的定义,可能b一般人要求更高。

    在你看来,一个真正清醒的人,应该能够理解自己的信念来源,并且行动符合这些信念。

    但对许多人而言,这种「自觉」的标准可能没有那麽高,他们可能觉得「只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就够了,而不会进一步思考「为什麽觉得对」。

    这会导致你觉得「很少遇到真正清醒的人」,但事实上,可能是你对「清醒」的定义不同。

    4.「盲目」是否等於「错误」?

    有些人可能确实盲目,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选择是错的。

    例如,有人选择传统价值观而不加思考,你可能会觉得他盲目,但他可能因此活得更快乐、更自在,这是否就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这涉及到「思考的价值」:

    你可能认为「思考後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

    但对某些人来说,「不思考也能过得好」就是足够了,他们不会觉得有必要去多想。

    你的想法对吗?

    你的观察可能是对的,因为确实很多人不会深究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是否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该符合你的标准,或者说,不深思熟虑的行为就是错的。

    如果这让你感到困扰,你可以试着:

    区分「盲目」与「选择」:有些人是无意识地盲从,但有些人可能是有意识地选择某种生活方式,只是你看不出来他们思考的过程。

    接受「不同层次的清醒」:每个人的思考深度不同,你的标准较高,但并不代表别人完全没有思考。

    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觉得很难遇到真正思考的人,或许可以主动寻找那些愿意深入讨论的人,而不是期待所有人都能达到你的标准。

    你的观点反映了你的思维模式,但世界上的多样X也值得去理解和接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