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3/3页)
生哼了一声:“就算如此,我可没要求你一路跟着。” “是是是,是我为了报救命之恩,一直跟着你,想找机会也救你一命扯平了事,”子虚道长摸着白胡子,陷入回忆中,“但我竟然没找到机会,你心思太缜密,不管什么陷阱诡计,总是能先一步识破。” “所以我竟一直没帮上你什么忙,唉。”子虚道长喟叹道。 乌有先生默了一瞬,然后缓缓地说:“其实,你也算帮上忙了,对我来说。” “是吗?”子虚道长问。 “我不说假话。”乌有先生语气平静,却不容置喙地回答了他。 听罢,子虚道长微笑着垂下眼,神情是一派清风的温和。 四人在殿中央的茶桌边坐下,因子虚乌有来得突然,谷中弟子还未烧好水来泡茶,所以这四人现在便只能干坐着。 “所以,两位前辈是因为以前的经历,习惯了住在一起吗?”正当裴元想找些话题活跃气氛时,就听到阿麻吕这么问子虚乌有二人。 “部分是因为这个,”子虚道长回答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老了。” “两个孤寡年迈的老人,住得近些才方便互相扶持,对吧?。” “正是如此。”乌有先生也说。 裴元听到这,觉得他们实在能扯,忍俊不禁道:“两位前辈说笑了。两位的武功境界早已超脱rou体凡胎,让旁人望尘莫及。尤其子虚前辈,您可是当世四杰之一,是与纯阳的吕洞宾道人齐名的得道高人,怎么会被区区年岁和衰老困扰呢?” 子虚道长和颜悦色地反驳他:“小裴啊,你这可就是偏见了——谁说修道的人都得长寿无疆,都要追求长生之术?” “晚辈寡闻,但修道不就是为了长生吗?”裴元又问。 子虚道长答道:“道的方向有很多,求长生只是其中之一。我的红尘牵挂不少,无法抛却七情六欲,自然也走不了修长生道的路子。” “我亦如此,活得久对我来说不算件好事。”乌有先生也说。 “寻道之事我从未刻意去做,到头来在别人眼中,却已是修成了道,这很有意思。”子虚道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不知子虚前辈所向往的道是什么样的?”阿麻吕听他们讨论,心里对这两位镇谷客卿的经历和心境愈发感兴趣。 “我所向往的道啊……我所追求的,是一个瞬间,亦是一个永恒。” 子虚道长从觅星殿的窗口往外看去,无垠长空只偶尔有苍鹰飞过,旋进的风吹起他的白发长须,显出了几分仙风道骨。他回头看了一眼乌有先生——他此生相携的挚友,才缓缓地说:“我无意追求‘rou’的长久,只想看见‘灵’在天地间奔涌而过,哪怕只是一瞬间,但我相信那也是会被铭记的永恒。” 裴元和阿麻吕听得云里雾里,裴元从这虚无缥缈的话里揪出了一线疑问:“子虚前辈,您是认为……‘灵’与‘rou’的存在是可以分离的吗?” 阿麻吕则问:“前辈所说的‘灵’与‘rou’,似乎并非通常的意义?” 子虚道长笑了笑,并不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他说:“我第一次来到这青岩山谷,听到东方谷主名之为万花时,就觉得我与此间缘分不浅。” “我自年少时便爱侍弄花草,由此而生的疑问曾长久地困扰我。 “如果种养好一棵花?光照、土壤和水分充足便可令其存活,施肥和驱虫,则是令其茂盛茁壮的基本条件,若要令其枝繁叶茂而不失美妙姿态,便需要养花之人倾注心意,修枝剪叶。若想追求花中魁首,就必须去寻求最好的花种。 “我第一见到自己种养的花要开放时,心情激动,从它有开放的迹象时就守在它身边,围了一天一夜,把它开放的过程从头至尾都看了下来。不得不说,守到花开那一瞬,远胜一切我人生中的扬名时刻,它着实令我感悟良多,抵得过数年的修行。 “这件事值得被永久铭记,当时的我这么想。 “然而我很快又想,在这件事里,值得永恒的究竟是什么?是我为此付出的辛勤?可养花人这么想,未免有些贪功,尤其这花种是我千金求来的珍品——千里马与生俱来的能耐,怎么能说是我的功劳呢?要知道我之前所种的花,要么没有善终,要么不尽人意。因而将此事归功于养花人,未免不妥。自古以来亦只有名花千古流芳,没有养花人留名青史的。可一朵花的生命着实短暂,于看花人而言只是白驹过隙,我曾决定要记下在我的照料下开放的花朵,但如今记忆已不大好,记得清楚的,只有那第一朵了。 “我又想,花本身有自觉吗?若它能察觉自己的生命短暂,是否也会思考自己生命中有何值得留念的事物?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亦没有解答,花又怎会知晓呢?人费尽心力想要留住的事,往往对于天地并不重要——于永恒的天地而言,没有什么是重要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便放弃了寻求长生之道,人的rou体,或是灵魂,即便能长久地存在,又有何意义呢?若追求长生之道,到最后这条路上,唯一存在的意义就是长生,其他都看不见了。” “比起长生,我更想追求瞬间之美。就像花开的一瞬,与人无关,与花无关,与当时无关,仅仅是“它开放了”,就能胜过世间一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