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梦魇(十一)(军棍) (第1/2页)
今上召臣下讲经的地方,如果不在养心殿,便在经阁的二楼上,那里有一间当今皇帝钟爱的小书房,龙椅正对着一扇宽阔的窗户。楚嫣初时并未在意,许久之后才明白,年轻的皇帝留恋这处老旧的经楼,只是有一种渴望,想要从更高的地方远眺,让视线像自由的飞鸟,越过高高的红墙。可皇宫中从来没有修建过真正意义上的高楼,只有书库、经阁几处为了储物,平地之上,还有第二层楼,勉强充数。先帝时,曾命人在京郊筑起过一座览星的楼台。可就连这数里之外的所在,皇帝都没有去过。 楚嫣在朝房里候旨的时候,竭力收拾住自己激荡的情绪。在仪容庄严的陛下面前,更要若无其事,继续从前日断掉的地方开始,逐篇讲述前人评述《左传》时留下的争执:“……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先贤解说此句时,争执点在于一个‘音’字。有人望文而解为通假,通‘荫庇’的荫,认定先秦时两个字可以相互借代。然而,《庄子》中也有一句与之用法相同,又有上下文义,‘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厉’,从此看来,‘音’分明当解作本意,声音之音。野兽将死时不会雕饰自己的声音,危难之际,一念而化为厉鬼。因此,郑氏自称为鹿,并非走投无路的哀恳,而是殊死一搏的血性。虽然身微力弱,要竭力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婉转周旋,也还要留着这点骨气,才能保全自身,不使人横加踏践。” “飞禽走兽多矣,庄子也只用‘兽’字,为何《左传》此处独要用鹿?”皇帝又问。 “应当还是从‘逐鹿’一说继承而来。《六韬》当中,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rou。’上古时以捕猎为业,可只有万中无一的勇士才能捕猎虎狼。鹿最易得手,又能被宰割分食,因此成了祭祀的上品。既是诸侯眼中江山的借代,也成了弱势者的自喻。”楚嫣回答,“而明知是任人宰割的鹿,却还有困兽的最后一斗,这才是本篇里的骨鲠和气节。” 训诂的要旨在于博闻强记。解释一本典籍中的字句,要用到同时代的一百本典籍,才能言之成理。她在名利场中走过一遭,已经无法心如止水地坐下来,耗尽光阴做这种沉静细致的学问了。那么,至高至贵的皇帝又是为什么,会忽然对这些细微枯燥的释义,产生万分兴味呢? “朕少时,也蒙许多经学博士教授经旨,却不曾听到过这种学问。”皇帝放下了手中卷册,抬眼望着窗外,“经书虽一样,人却不同。” 楚嫣在低头前的刹那,捉到皇帝明明如月的目光,心中微微荡起波澜:“先父教臣读书时曾说,先意旨而后章句,修辞用字,闲暇时有余兴,再钻研也不算迟。五经博士们并非不懂得这些学问,是臣时机恰好,因此讨了个巧。” 皇帝对她的谦辞不置可否:“楚长史听旨。”楚嫣一怔,连忙在皇帝的桌案前跪倒。“将军长史楚嫣,内谙经史,外建功业。神策妙谋,素有功于疆场,侍讲伴驾,昌圣学以事上。朕心喜慰,故擢升为从三品侍中。钦此。” 楚嫣错愕,拜伏在地,衣袖下的指节微微发抖:“……臣领旨,谢主隆恩……臣蒙陛下错爱,实甚惶恐。” “何必惶恐,这是朕与楚侍中投契的缘故。”皇帝没有笑,这也不是说笑。十二旒的珠玉下,是一张严肃的脸。 楚嫣跪在地上,仰起头望着这个高高在上,却又孤影茕茕的年轻帝王,一点热烈的泪意,陡然间冲上了眼眶:“陛下……臣并非……并非良善之人……臣德行有亏,为人讥议。陛下青眼,受之有愧……” “但是朕知道,楚侍中作为阮大将军的谋主,精于奇正之计,阮大将军近年来百战百胜,一半该是你的功劳。有这一样,便足以原谅。”皇帝说,“甚至朕还会想,为什么朕不能结下这样的缘分。为何朕要到很多年后,才后知后觉听说你的遭遇。你的才能,朕如果早早与你相见,一样可以识得……可是朕即便站在这里,也看不到宫墙之外,更听不到宫墙外面的声音。所以,就只能站在遗憾里等着。” 黑金衮袍的青年人,走到窗前,长风从深夜里吹来,扰乱他沉重的衣袖:“前段时间,燕北君入宫的时候,还教导朕,要记得万乘之尊的仪态和排场,不要再为了站在高处,屈尊往经楼来了。可是做皇帝,莫非就是目不能视,耳不能听,臣下说山河太平,就相信了山河太平;听见山呼万岁,就以为自己可以万岁千秋。朕不想自欺欺人。” 楚嫣静静地听到最后,没有感到恐惧,也没有觉得惶然。原来过了这些年以后,她也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原谅的人。可是青年人会想得到么,她漂亮得体的外表下是一片怎样的泥淖。她层层叠叠的礼服,还遮掩着新鲜的情虐伤痕,正在肌肤深处隐隐作痛,像警告,也像提醒。她身上还带着另一个人的印记,难道就可以清白干净地重新开始,像她无数次的梦幻一样,挽着明月洁净的光辉,向熊熊烈火中纵身跃下,化为灰烬:“……陛下,您会抚琴吗?” 青年侧望着她,回答说:“未曾学过。”皇帝伫立在夜色里,庄严的仪容下是一个形单影只的影子。他很沉静,耐心到看不出期盼;或许早已被绝望淹没,却还固执地维持着矜重的姿态;他其实比她还要小好几岁,却怀着翠竹般的顽强和坚毅,孤注一掷一场豪赌——如果他不是这般年轻,还生在这样的末世,或许也能成为什么人的月亮,在长夜里照亮前路。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琴声是一个人的品格,如果是陛下的琴声,便也会引领着时代和朝廷的品格……”楚嫣恍惚中,又像是回到了那个温煦的午后,犹如她的梦想成真。她看见指尖从弦丝上捻过,却有一痕似水的光阴,顺着琴弦永远流下去,“……臣忍不住便会揣想,如果陛下会抚琴,该是怎样的品格……如果能让朝野都听到,又该有多少人,为陛下而折服。” 而在天光和月光都无法照亮的地方,夏初匍匐在一片黑暗与混沌中,向意识的深渊里,不断地沉沦下去。他伤势太重,被拖回囚室之后,高烧不止,几乎死去,却还没有死。勉强活在遍体的刑伤里,皮腐rou烂,手足残废,无可企盼,只能盼着斩下头颅的一刀。可白刃分明已经悬在他头顶,却冷冰冰地俯视着他尊严尽失的挣扎、生不如死的痛苦,迟迟不肯落下来。他感觉不到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有无穷无尽的漫长梦魇,犹如鬼魅,又像黑夜,如影随形,遮住昏暗的视线,窒塞着口鼻,缠缚住四肢,将他渴望湮灭的魂灵,不容挣扎地绑在残破的躯壳上。 那天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天地一片晦暗。他白了一半头发的老师,突然闯进金吾卫的官衙,风度尽失地把邸报丢到他的面前。 他俯身拾了起来,翻了一翻,是今年官员升降的旨意。他明白了叶墨的来意,说:“老伯,既然都有主官举荐,吏部许可,上意允准,内子此次升迁,并没有逾矩之处。” 叶墨怒不可遏,这个年老的名士一向体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