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壹未亡人 (第2/3页)
意思。 那时的易虚明还是江湖里有名的武疯子,回回与人切磋见招都是以命相搏,新伤叠旧伤。他自己向来看轻死生,却不愿连累微生渊,因此一改旧习,惜命起来,又为解蛊奔走四方,皆不得其法。 他秉性洒脱,既然奈何这玩意儿不得,干脆只当它不存在,大不了从今以后时时跟着微生渊便是,反正原本二人也是形影不离一同长大。 再者,他还有一分微生渊不知道的私心。 易虚明爱慕自己的师弟。 他辗转反侧两日,终于下了决定,只等微生渊从洛阳回了师门,便要剖陈心意。却不成想左等右等,等到的却是师弟身殒乱军的噩耗。 旁人皆劝他节哀,但他因着生死蛊未解,半分不信,一口笃定消息不实,孤身下山往北去寻人,只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可转眼十一年如驹隙石火,匆匆而过,他亦早行遍中原十五道,终究一无所获。 故而有些时候,他也不免怀疑,或许微生渊已然解去了生死蛊。可那么多名医巫蛊皆束手无策,他何方得解?但若不曾解,他便尚在人世,又何故十一载音讯全无,尺素断绝呢? 易虚明就在这样无望的岁月里苦熬,直至神魂消磨,道心折堕,人也有些疯癫起来。清醒时,他扶贫济弱,眉目尚能窥得年少一点清绝仙姿;可犯起疯来,心头滔天的恨又教他成了满手杀孽的魔头。 他痛不欲生,求死却又不能——若师弟尚活在世间某处,却因他亦赴黄泉,他有何面目再见故人?可活着……活着又如此令他不堪重负。 易虚明躺在尘秽里,身心俱疲地闭上了眼。直至今夜最后一缕月光温柔地替情人吻过他的眉睫,远方天际已露了鱼肚白。 唐未没有走远,蹲在不远处的林梢上安静地看了他一整夜。此时面上没了笑影子,一对瞳仁便幽黑得怕人,如纸糊娃娃般显着沉沉的死气,只用手一下下拨弄他随身带着的暗器匣里头花苞样式的弹丸。 那是他亲手用自己猎物的骨头磨制的。 “师兄他们都教我,喜欢的东西,得不到不如毁掉,”他带着些天真的意气暗自琢磨着,“可若毁掉了,又该去喜欢些什么?” “嗳,得想清楚这个问题,才好动手呀。” 三月的天惯来是善变美人面,方才还是多情春风误行客,这会子就落起了湿冷的牛毛雨。 易虚明哼着乡野小调从田埂上过,顺手捎了田间老农的斗笠遮雨,不理背后气急败坏的咒骂声,大笑高歌着施展逍遥游跃入林间去。 那老农啐了句“天杀的死疯子”,丧着脸转身正要回家,却迎面撞上个身着云灰道袍的青年,虽样貌并不出众,周身却很有些仙家气派,身后负一柄被白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大剑,只露了玄色的剑柄在外头,神色焦急拦住他道:“老伯,方才可有个衣着破烂的剑客从此经过?往何处去了?” 这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那农夫顿时火冒三丈,怒道:“啥子剑客不剑客俺不知道咧,小贼倒是遇到个!抢了俺的帽子往林子里头跑咧!你跟他是一伙?赔俺的帽子!”那做道士打扮的青年显然没见识过这阵仗,顿时涨红了脸,着急忙慌地从钱袋里摸出几枚铜板,又歉意道:“对不住,老伯,我代师兄......代他给您赔罪了,您莫生气。” 老农嘴上虽凶蛮得很,倒也是个实在人,见他态度诚恳,年纪又轻,便一挥手道:“得,得!也不是啥值钱货,俺让媳妇再编一顶就中。那是你师兄?咋瞅着不像咧,扮相跟个叫化似的。他往东边那片竹林去了,这会子还走不了好远,你赶紧追去吧!”青年闻言又是千恩万谢,急匆匆向着老农指路的方向去了。 再说易虚明,在外漂泊这些年,本就见日蓬头垢面,昨夜又在泥地里凑合一晚,全身哪有体面地儿,说是叫化都抬举了他。偏自个儿仍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草草将乱发往后一捆,借着细密雨丝抹了把脸,琢磨着要往哪处去将这烂命了结了。 ——他既得证微生渊已不在人世,便连最后一点不敢死的顾虑也无,只想着寻个山清水秀之地埋骨,山川为棺,天地为椁,倒也不失风流。 正思量间,却听身后有人踏叶疾行而来,吐息绵长不紊,亦是习武之辈。易虚明暗自忖道,此地远避凡俗,人迹罕至,谁闲得寻到这来,莫非也是倦了红尘身,要归黄泉路的同道中人?便好奇转身望去,只见一道青灰人影翩跹掠到近前,向他一拱手道:“大师兄!”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方才向老农打听寻人的青年,易虚明最小的师弟,俞无云。 易虚明周身一僵,随即压低斗笠遮去大半面容,学那老农口音压着嗓子道:“小道长莫不是认错了人,在下不过一江湖浪客,可不敢做你的什么大师兄二师兄咧。” 俞无云凄声道:“师兄连我也不认了么!往日在山上时,你同微生师兄......” 易虚明最听不得这“往日”,仓促打断他道:“看你打扮不俗,师兄怎会是我这般的乡野村夫,莫要纠缠不清!认错了,真是认错了......”说着便运功要逃。 俞无云抬起头来,竟是眼眶发红,泫然欲泣,扬手抹去面上不知是雨是泪的湿痕,怆然道:“易师兄既肯为了微生师兄天涯浪迹十余年,是如何重情重义之人,为何如今师父遭人戕害殒命,却连复仇都不肯!” 易虚明闻言顿时止步,顾不得脏污,将双手攥在俞无云肩头,落下显目泥印,怒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