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昨月今人彷徨 酒招新客藏影 (第1/2页)
断崖坠飞白,林荫添浓绿,花木幽深,早虫尚歇,雾水弥散,山风料峭,天光熹微。 一位少年郎于岸上起舞,以枝为剑,劈划点刺,行云流水,宛若融于一体,为已所用。 雾水随剑势缭绕卷散,缥缈迷离,势若游龙,态似鸿雁,进退皆在周身三尺,剑法招式稳重周密。 虽仍有不足,但可见潜力。 少年郎名为小宝,没有姓氏。 不知是否是雾气迷了眼还是湍流扰人心智,匿于树后的钱古恍然在小宝身上看见了他的师弟——现今琼珑派的掌门李雀。 两人体型年龄相差甚远,然剑势与精气于不经意间一瞥中重合。 这一眼令钱古胆战心惊、遍体生寒,不知不觉咬紧牙关,一股郁郁之气翻涌上胸腔。 钱古抚长须,眯眼打量,心波未平:他此生最恨天才,最恨少年天才。 琼珑派初代掌门孙鸣峰八十多年前自龙轩老人的琼珑棋局中领悟出琼珑剑法,往后建立琼珑派并且不断完善打磨这套剑法。琼珑派逐渐在江湖上显露声名,现今的掌门李雀在剑法造诣上已臻微入妙,众人皆认为他的武学造诣将在有生之年达到师祖孙鸣峰的高度。 谁还记得如今琼珑派掌门原是门派帮佣的儿子,只是凑巧被路过的师祖孙鸣峰看中而“得道升天”,一跃成为凌驾于众师兄弟、凌驾于钱古之上的“天才”师弟。 钱古当年也是琼珑派弟子中响当当的人物,他的父亲是二代掌门的亲传弟子,他的师傅是三代掌门,然而世道变了,一个帮佣的儿子竟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得到师祖青睐,被塞到三代掌门门下,和钱古做了师兄弟。 起初门派上下私下议论师祖莫不是老眼昏花看走了眼,钱古也十分不信服,轻蔑这个出身低贱又粗笨寡言的师弟。 之后也正是这位入门不过一年半载、课业一塌糊涂、唯独天生骨骼惊奇的师弟连胜十几场门派切磋擂台,他轻松击飞了钱古的剑,末了抱拳淡然一句承让。 一个琼珑派弟子竟然握不住手中的剑,这是何等的难堪。 一个“武学世家”的师兄竟然败给了一个“帮佣出身”的师弟,这是何等的羞辱。 若至此,不过是一场切磋败了,钱古还可揣测是师祖私下给师弟传授了秘法,而他之后无意撞见独自一人在后山练剑的李雀,这意外的窥探击碎了他的自信和骄傲。 月下世界,万籁俱寂,风斜剑鸣,他的师弟顶着稀疏明星,迎风舞剑,他体型瘦小却身有韧劲,如一截傲霜竹枝。 李雀的琼珑剑法略有小成,这是钱古能看出来的,而其他一些腾挪行运的衔接招式已不在钱古理解范围之内,甚至前所未见。 钱古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震撼,旋即喉咙泛上恶心,愤恨怨怼攥紧了他的心脏:凭什么一个帮佣出身的贱种是剑术天才! 此时的嫉妒在钱古心中埋下邪恶的执念,又在往后的点点滴滴的挫败中侵入五脏六腑,扭曲他的心智。 钱古深知自己无法摧毁武学大成的掌门师弟,于是他只好扮演一位慈善和蔼的师门长辈,暗中将恶意的爪牙伸向那些天赋出众的弟子。 他的眼下何须那么多天才,天下何必有那么多天才。 他才是天资卓越之人。 如今又一位天才出现在他的跟前。 钱古想起那日死于他身下的琼珑派弟子,那具苍白的尸体如同一把结霜的断剑,死不瞑目的面上是骇然和恐惧。 天才不过尔尔,死人皆此丑态。 “摘星一招怎可退却半步,气势短了大半。” 小宝出剑态势一滞,神情一凛,连忙站直身体,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钱古抚须徐徐走出树林,端得一副诲人不倦的夫子模样。 小宝不敢发声,后背冒汗:这套剑法是师姐风马私下偷授,平日里他做完活,只敢跑到山里的角落练习,未曾想还是暴露了,蒙混过关已不可能,眼下只能尽可能将师姐摘出去。 他立刻低头作揖,感谢师傅指点。 钱古见他装傻,吊着少年的心问:“你可见到你的师姐?” 小宝答:“师姐此刻许是在山中采药。” 钱古问:“采药作甚?” 小宝说:“山中有一味草药入汤鲜美,自然要孝敬师傅。” 钱古抚须微笑,抬手抽来小宝手中的树枝端详片刻,然后瞥了眼拘谨的少年郎,他说:“你师姐倒有一片孝心。” 小宝抿了抿嘴唇,点到即止地称赞师傅钱古教导有方,惹得钱古发笑。 钱古也不愿陪这少年绕弯子,随手扔了那树枝,甩袖背手,一副兴师问罪的严肃情态:“你这一招一式从何而来?” 那截形如剑的树枝淹没于激流中,打着转地没了影,沉了底或是随波逐流而去。 小宝敛目,嘴唇微颤,答道:“徒弟仰慕师傅武艺已久,日思夜想要学成一身本事,自知天赋浅薄、手脚粗笨,恐怕麻烦师傅,于是央求师姐教了两三基础招式,其他……乃是弟子偷学……”说着他脸颊泛红,一双眼柔顺、可怜地看向面前的男人。 钱古面无表情,盯了小宝一会儿移开视线,腔调柔滑道:“我观你平日里吃苦耐劳、恭顺孝敬,虽然天资平平,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