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靠近(2)  (第1/1页)
    直到和汪晓瑜道别,李芯瑶还有些闷闷不乐。搭乘公车回家的路上,李芯瑶看着车窗倒映的自己,不禁自嘲,该找个男人了,怎麽还会想起那恶劣的男人呢?脑子进水了吧。    回到家,洗漱完毕後已经九点多了,汪晓瑜打电话来。    「芯瑶,玩个两场吧!今天芒果师父带我们吃J,怒吃一波啊!」    听着汪晓瑜故作轻松的滑稽口气,让李芯瑶不禁噗嗤笑了出来,今日那些让自己心情复杂的琐碎小事,瞬间都化作云烟。    「好。」    打开游戏,接受来自牛N好忙的组队邀请,牛N是汪晓瑜和芒果的朋友,是个幽默风趣的男人,平时汪晓瑜开直播都和牛N一起双排,两人凑在一起便笑料不断,为汪晓瑜拉了许多粉丝,她曾经自嘲,粉丝都是来听牛N说相声的。    「哈罗。」打开语音後,李芯瑶先向三人打招呼。    「嗨。」    芒果的声音,一样温暖而沉稳,可他讲话总是简短俐落,可惜了。    「穷瑶meimei快按准备,老娘要怒杀一波。」    刚开始玩游戏创名字时,李芯瑶那段时间不小心成了月光族,便将自己取作「穷瑶」,但字数不足,於是改成了「穷穷穷瑶」,当时汪晓瑜还笑她,不穷的人看到你名字都变穷啦!    「你没在直播吗?讲话这麽粗鲁。」    「粉丝都习惯了吧。」    「没有,今天太晚了不开台,唉,激动的时候,谁还会装文雅?」    「就像旁边一堆人跟你一起落地,你却连一把小手枪都捡不到,谁还会装牛b?」    「这什麽1anB喻。」    继续听着牛N和汪晓瑜两人逗趣的互动,芒果一样很安静,偶尔可以听见他轻咳一声,和低声浅笑。    「跳加工作坊。」果断的芒果,每次都选择物资丰富,却也是人多到让李芯瑶汗颜的地方。    和牛N及芒果排的第一场,他们就选了加工作坊,当时牛N还说:「安啦!有芒果在,你们负责捡东西就好。」    结果,芒果一落地就被S成蜂窝,牛N还没赶到,他就遭到敌人疯狂补枪惨Si。    那时,牛N说了一句…    「好吧,我更正,必须有枪。」    下一场,芒果像是要报仇一样,一落地就收走一队人头,最後14杀带大家吃J,不包含给队友补枪收走的人头,让李芯瑶和汪晓瑜都赞叹不已。    李芯瑶一边看着萤幕中,那些没有人名的飞伞靠近自己。    「我旁边好多人。」懦懦地、委婉地求救。    「芒果师父快去救你徒儿!」    「穷瑶先往外围飞,等等先躲起来。」    「好。」师父说什麽就是什麽!    「135有人。」    「他倒了。」    「S,房子里。」    「倒了。」    「啊……赶羚羊,他有狙枪,牛N快来救我!」    「看到了,210。」    「他直接Si了。」师父真的很神啊。    「牛b耶,芒果。」连牛N都赞叹。    「穷瑶可以出来捡东西了,我这有二级包。」    李芯瑶立马跑向2号队友所在位置,果不其然看见芒果面前有个棕sE大包包。    「你呢?」    「我有三级包了,给你几个补包。」    「哇,谢谢师父。」    在三人的指引下,李芯瑶在这块丰饶之地,捡齐了装备和子弹,开始跑毒。    李芯瑶在游戏中的工作就是,跑出去给敌人当靶子,然後其他三人会在第一时间解决敌人、救起自己,是真正的「螳螂捕蝉,麻雀在後」。    四人一起玩了将近一个月,协调的合作无间,当然中间难免会有意外,曾经芒果在救自己的当下,被另一队人马劫杀,惨遭补枪Si去。    最後决战圈,四人依旧老老实实地活着,牛N和汪晓瑜照常互相打骂,而敌方只剩一人,毫无悬念地吃J。    「怎麽样,穷瑶meimei心情有没有好一点呀?」    「有啦,谢谢。」    没想到汪晓瑜还惦记着这件事,让李芯瑶心头一暖。    「穷瑶meimei怎麽了?」    「前渣男友想吃回头草呗。」    「真假?穷瑶meimei,哥哥我给你一把AK让你爆了他的头!」    「我给你榴弹枪!」    「你确定穷瑶meimei瞄得准?哥哥我是觉得她瞄不准啦,哈哈哈。」    「那有什麽问题,让芒果师父指导就好啦!」    「噗,什麽跟什麽啦。」    李芯瑶再度被两人逗笑,音响也传来芒果低浅的笑声。    这一场汪晓瑜被飞车连续辗压两次而惨Si,但最後也是顺利吃J。    「芒果,要玩电脑的吗?」    「不了,明天加班,赶工。」    「哦,那老良陪我玩。」    因为汪晓瑜常常自称「老娘」,有一次不小心咬到舌头变成「老良」,从此之後,牛N一直戏称汪晓瑜为老良,而汪晓瑜也不在意,随便他怎麽喊了。    「好吧,勉为其难接受你的邀请。」    「啧,傲娇。」    「我也准备休息罗,谢谢你们。」    互道晚安後,李芯瑶将平板锁屏,拿出cH0U屉中的日记,每天睡前写一篇日记,已经养成习惯了,不写反而睡不好,像是万千情绪无从抒发、堵在心口、堵在脑海中。    而这长久以来的习惯,也成了缅怀过往的一种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