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家人没告诉我答案,所以我不知道_E.08 不只三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E.08 不只三倍 (第2/2页)

妆保养品的销量趋近於零。」

    我统合了一下:「也就是说,现在还看不出成果。别着急,佐香。」

    柳芷瑜没有回话,只能当她是默默接受了。

    「不过化妆品向来是紫菀堂的强项之一,销量为何这惨淡?」

    刻意选用「SHIONDO」这个读音很明显就是模仿知名的日本化妆品大厂,原本也是为了在销售荣杏药品进口的药品、营养保健品之外,扩张化妆品的版图。

    对於我的提问,陈诗欣回答:

    「大概是因为居家办公的人数变多,加上现在出门都需要戴口罩,不太需要化妆……就算要买,我们的售价与同行相b普遍偏高,谁要来买啊?」

    「即使如此……」

    王怡婷补充说道:

    「nV生对於化妆品的品牌忠诚度b较高,习惯哪一家的化妆品跟保养品就很少会换,但营养保健品基本上没有品牌忠诚度……我们TA常常是既然要买化妆品,就顺便看看有什麽营养保健品,所以一旦不来买化妆品,连带着营养保健品的销量也就骤降……」

    「不过,营养保健品依然有销量,就代表佐香跟玛熙莱的宣传还是有效的吧?」

    我试图引导话题,肯定柳芷瑜与玛熙莱的努力。

    「不知道。等月报表出来才b较看得出来吧。」陈诗欣丝毫没有想圆场的意思。

    「毕竟现在疫情还很严重……虽然相b於国外,台湾对疫情的感受不深……民众多少还是会选购一些营养保健品提升抵抗力,即使我们的定价偏高,还是会有人相信日本品牌b较有效……」

    王怡婷的补充说明好像更加否定虚拟主播的宣传作用。

    要我自己评估的话,虚拟主播的TA是青年族群,营养保健品的TA是中老年族群,要藉由虚拟主播推广营养保健品,本身就很困难。

    而且加上日本政府的防疫失控,对於主打「日本品牌」的紫菀堂多少也有些冲击;日本是「医药大国」的神话在这场疫情似乎被打破,而新的神话──「TaiwanHelp」正在崛起。

    原本我的期望是:能够在网路上让「紫菀堂」有一定热度,就不错了──现在柳芷瑜跟玛熙莱的成果已经远远超乎我的预期。

    与之相应的,伊雅索专案的工作量也超乎预料。

    「总之,销量部分一定会告诉你们,奖金也不会少的,不用担心。」

    「我不是在担心奖金──」

    「现在有几个问题要先解决。首先是玛熙莱跟紫菀堂的关联X太薄弱的部分。呃、抱歉,佐香,你刚刚要说什麽吗?」

    「……没事。」

    得到柳芷瑜的答覆後,我继续推进议程:

    「就目前的趋势,虚拟主播从事的活动企划主要有以下六种:歌唱、游戏实况、杂谈、As8mR、烹饪,以及其他才艺。」

    我将整理出来的图表展示在远端会议空间「JitsuMeet」上。

    【歌唱】,可说是绝大多数虚拟主播都会开设的企划。就算不是以歌声见长,也会因应观众的要求唱几回。

    【游戏实况】,则是原本网路实况主播的大宗。有不少虚拟主播应该本身就是从事游戏实况,买了「皮」之後转为虚拟主播出道。

    【杂谈】:就是普通的闲聊。虽然很普通,但或许是网路世代的影响,又或是疫情让人跟人之间更为疏离,有一位虚拟主播隔着萤幕闲话家常,似乎是弥补一部分现实上人际关系的缺块。

    【As8mR】,正式名称是「自发X知觉神经反应」,以虚拟主播来说最常的企划是使用专业麦克风,制造出在观众耳边呢喃的效果;由於在设备上及主播本身的音质上要求较高,从事相关企划的虚拟主播也较少,但依然是一大类门。

    【烹饪】或「料理」,我个人认为一部分是前一阵子在Yaytube频道流行的「吃播」的延续。其实原本不太能成一个类门;毕竟这种企划很容易打破Vtuber「虚拟」与「现实」的模糊空间,但似乎跟疫情有关──因为许多餐饮业都无法内用,也有些人觉得天天吃外食也不好,於是一些虚拟主播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启了跟烹饪、料理与试吃相关的企划。虽然有些虚拟主播会吃澳洲狼蛛之类的特殊食材x1引眼球,但大部分都是做正常的家常小菜或是糕点。

    最後是其他才艺。这跟虚拟主播的个人经验b较相关,有些擅长占卜、有些会弹奏乐器,有些则有丰富的国外生验等等。b较多数的,大概是原本有些绘师只是帮虚拟主播画角sE设计──也就是所谓的「皮」,结果之後自己下场来当虚拟主播。不过除了这些专业绘师之外,其实很多虚拟主播本身也有不错的绘图水准,会开一些绘制粉丝形象图之类的企划。

    「大抵上,紫菀佐香是主要是游戏实况、杂谈跟歌唱……营养品的部分应该可以归类在其他才艺,是相对均衡的发展,继续按照这个步调应该不会有问题。」

    将简报翻到下一页後,我继续说道:

    「玛熙莱之前只有歌唱。最近新增恐怖游戏作为游戏实况,总的来说还是令人担忧未来的发展途径。尤其是她跟紫菀堂产品的关联X太薄弱,虽然人气跟网路上的讨论热度不减,或多或少还是有些背离伊雅索专案培养虚拟主播作为品牌代言人的初衷。」

    这也是昨天我到公司参加「振兴三倍券」高层会议时,被邓部长诟病的地方。

    明明营销部对伊雅索专案几乎没有任何援助。

    而且营销部在会议室花了老半天的报告,最终只提出「不只三倍」这个广告标语……我已经不知道从哪里吐嘈起。

    「那麽……玛熙莱,你自己有什麽想法吗?」

    过了好一段时间,让人误会是不是通讯设备出问题,萤幕另一端才传来对方的声音。

    「……意思是,现在的情况不好吗?」

    「不能说不好,只是如果可以的话,除了目前的企划,你有想要做什麽吗?原则上我不希望变成由我们来要求主播们去做什麽。」

    尽管那样b较有效率,但一来势必会增加幕後人员跟虚拟主播的隔阂与对立,二来是──我们其实也不知道要求她们做什麽。

    王怡婷对於Vtuber一无所知。陈诗欣具备新世代的网路常识与知识,但也并非这个圈子的人。

    我在一边跟随两人直播的同时,参考其他虚拟主播的直播风格、内容、节目企划,试图更加了解这个产业的运作──

    然而毕竟不是本业;而且我手上还有一大堆原本就要翻译的日本厂商CTD跟s8mF文件。这部分的工作稍有延迟,就会影响荣杏药品到向食药署申请新案的进度……所以对我而言,优先顺位b伊雅索计画还高。

    玛熙莱沉思的一阵子,回问道:

    「我不是只要在直播中表演就好了吗?」

    面对玛熙莱的回应,不只是我,应该在远端会议间的人都一时语塞。

    确实,绝大多数的虚拟主播定位应该是「表演者」,靠着自己的表演x1引观众。

    以Yaytube这个平台的机制来说,只要订阅这个频道的观众人数达到一定门槛,就可以建立会员机制,得到Yaytube的广告分润的同时向购买会员资格的观众收取会员费……

    问题在於,紫菀堂并没有把她们当成「表演者」。我们的主要收益依然是在紫菀佐香跟玛熙莱?华音所推销的「商品」上。

    「……玛熙莱,你──!」

    「你说的没错,玛熙莱。」这次我是刻意拦住柳芷瑜的发言。

    即便没有实际面对面,单纯透过语音,我脑中浮现出跟她们去百货公司那一天,柳芷瑜对於玛熙莱看似没把这份工作放在心上的反感。

    「但是,行销也是表演的一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