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别 (第1/2页)
青梅雨时,草际鸣蛩,房门上的灯笼摇晃,巷陌人静时,只闻浓香红稀,听梨花落水一点声。 “郎莫要弃我而去……” 有nV子呜咽声不断,徒经过重门深院,闻之气若肠断,纵有无限之哀愁。 妇人掩绢而泣,斑白双鬓映着清澈的眼眸,那眼里又倒着床上枯瘦的男子,男子眉头深重,虽望他久病缠身,却不掩他曾经鹤瘦松青之相。 侍人在旁点着烛火,屋子里又亮了些许,似是叫妇人再最后看清男子的面容。 清泪顺着脸庞划下滴在衣裙上,褶皱的双手紧紧握着那双骨头,眉目之间他也流下一滴泪,纵油尽灯枯之时,他也不是孤独的离去。 亦有人陪伴他。 “他还没来……么?”气若游丝的声音将妇人从痛哭里拉扯回来,妇人拭去泪水,回他:“已命人去喊他们了,也许在路上了……郎再等等罢,就要到了……”她又cH0U泣起来,泪水源源不断。 男子想要抬手给妇人拭泪,却无半丝力气,只能徒然搁下,偏头落下泪水。 烛火一阵摇晃,形同鬼魅。帘子被一支手掀开,侍人在外通传道:“宋郎君来了。” 屋外只听脚步声不断,侍人在外候着,见着来人撑伞提着一盏灯笼于夜中走来,衣香鬓影,发带飘飘。愈近时,侍人借着光看清来人的面容,青年生的花柔玉净,如雪花之上的琼枝般YAn丽。 侍人接过灯笼,亦收伞引着他向屋里走去,一面走着一面与他道:“夜深露重,好在郎君可算来了,夫子已等着你许久了,不见到你们他也无法安心离去。” 情至深处侍人也落下泪来,到了夫子寝房门口,他给郎君掀开香帘时,见郎君眉眼落霜,已是泪水婆娑。 妇人听闻脚步声进了屋里,连忙喊闭上双目的郑夫子,夫子双目泛红,眉目间苍老的岁月不尽,又好像瞬间苍老一般。他叫妇人扶他坐起来,靠在锦衾上,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学生。 宋绥上前一步跪在床畔旁,眼眸里落下滴泪来,“学生来迟了。” 郑夫子摇头,看了他半响,方开了口:“我已不在朝中为官,自也无法举荐你入朝中为官,不过前些日子我已写信于北方世家张氏,他的儿子现为监察御史一职,未等得回信,不知他们如何打算。”说罢,他咳了咳,手紧紧扶着床幔。 又顿了顿,继续道:“为师此生抱憾,许多事不得解,斗不过的人或事,都已放下了。可唯有一件事,始终放心不了……绥儿你,幼时便聪慧过人,我也同你说过g0ng中往事,你知晓那是一滩混水,你还要去么?” “为官者,需清明正直,为天下百姓所致。这是夫子交给学生的话,学生此生都会谨记在心,士族与寒门之间的G0u渠漫长,学生不求跨越,只求问心无愧。”宋绥声音清亮,如坠入水中的弯月。 凛冽而温柔。 郑夫子温和的点了点头,仰首看向窗外月sE,此时无霜满地白,一如他苍老的白发,他又道:“人生在世,很多事只求个公道,可从未有人予为师个公道。为师于朝中兢兢业业三十余载,历经半生与赵氏缠斗,可最后还是败了……也许这便是命了罢。” 他又闭上双目,任眸里的清泪落下来。 宋绥袖中的手紧握,跪在地上久久无言。 许久,他抬起眼眸看向那油尽灯枯的老人:“夫子不是说,曾撰写的经书被赵氏偷去藏于府中么?” “正是,”郑夫子睁开眼睛,“青年时为师确实撰写过《燕史》,为的就是记下那些赵氏同那些士族祸国之事,可不料在几十年前那本书就在g0ng中那次大火中丢失,可不曾想这本书,于前些日子又惊现于姜兰阁之中,只是书中内容被尽数篡改,其中所言尽是损我声誉、翻h倒皁之词,翻阅诵读之人是个士族贵nV,后来为师也是从他人口中才知晓此人就是赵氏之nV。” 更深又重了几分,风雨声吹过,吹动帘子翻飞,吹去宋绥眉中的千丝万缕的愁。 清透的眼眸越过烛火点点,指尖颤动着微微的麻意。宋绥垂眼盯着衣袍一角,长睫微颤,“学生久闻赵丞相之nV在民间武断乡曲,跋扈自恣已久,在士族中也是为霸一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