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当家  (第1/1页)
    中秋前夕,朝中传出西北战事选了庞老将军的长孙做主帅,大家都很不看好。    庞老将军决定将次孙留在京城,走科举的路子。    庞二老爷自然听从父亲的吩咐,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庞二夫人听了和庞二老爷商议,准备去永安侯府提亲。    程夫人听了也很欢喜。    程乾却出面反对。    一想到姚大小姐会嫁给旁人,他心痛如绞。    程乾深思熟虑了许久,要和魏三小姐退亲,和姚大小姐再续前缘。    程老爷恨铁不成钢,这小子早干什么去了。    程老爷背着程莹,教训长子,“你母亲已经看中了永安侯府的表少爷,你这是想断了你meimei的姻缘不成?”    一旁的程夫人不由抚额,说什么她看中,还不是老爷自己先看好的。    程夫人拨高了嗓门道:“依我看这桩婚事倒是可行,莘娘那孩子一向温柔知礼,亲长善幼,这样的儿媳妇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程老爷瞪着眼反问道:“弟妹那里你要作何解释?”    程夫人一时语凝。    程乾耳中嗡嗡作响,失神地跌坐到椅子上,屋中满是母亲和父亲的争论声,他再也听不进去,浑身的力气就像被抽干了一样,半晌没能站起来。    永安侯府这两日也不平静。    陈氏请过太医后便一心养身,只教导莘娘两日就丢了手,也不再料理府中事物。    永安侯对府中的琐事,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想了想,吩咐云儿将送完和未送的礼单通通交给了莘娘处置,叮嘱她:“有不懂的再去请教你母亲。”    莘娘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扭头看向祖父。    他的大孙女向来懂事知分寸。    老侯爷是怎么看大孙女怎么好,立时道:“你父亲公事繁忙,你母亲月份重,你是这府里的大小姐,除了长辈谁还敢越过你去,有何不敢接的!”    莘娘却想着,继母教导的时日尚短,她有许多大事都不曾经历过。前世即使出嫁多年,也不曾独自当过家、理过事,心中尚有几分迟疑。    老侯爷知道大孙女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导,大手一挥,道:“不怕,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还有祖父在。”    两世为人,生死都经历过,又有祖父为她撑腰,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她今后的路还长着……    莘娘不再犹豫,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    永安侯乐得清闲,当即吩咐张管家去叫来府里上下人等,交待一声,自己则出了松寿堂甩手不管了。    待人齐了,张管家当众交待道:“今后府里由大小姐当家,你们有什么事直接去请示大小姐便了。”    茵娘扶着容儿的手,行到抱厦外,还在想着祖父的话。    下人自然不敢,祖父这是防着她和林姨娘呢!    想到这里,茵娘猛的抬头看去。    就见长姐一改往日的素净,身着华贵的衣裙,端立在石阶上,目光沉着,身姿坚韧,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早已经当家作主了。    茵娘紧抿着嘴唇,又看向混迹在婆子媳妇儿堆里的林姨娘。    林娘娘脸上不仅没有抵触的情绪,反露出一丝欣喜的神色,这让茵娘一愣,心中十分不满。    张管家的话音刚落,当即站出几个有眼色的管事mama,笑着回事,其中一个就有针线房的朱mama。    朱mama上前笑道:“依照大小姐的吩咐,姚佟小哥的新衣裳已经快做得了,下午就能送到他手里。”又问大小姐还有什么要吩咐针线房做的。    众人见朱mama见机得快,也忙纷纷上前回事。    老侯爷亲自来抱厦内坐镇。    众人见了更不敢轻视慢待。    人群后的茵娘却直直瞪着朱mama。    这个朱mama收了母亲的打赏,只为自己做了两双锦袜,却为长姐精心做了一身蜀锦绣彩的衣裙。这让茵娘如何能甘心。    茵娘看向抱厦内慢条斯理吃茶的祖父,心里再不乐意也不敢出声言语。    莘娘只头一日就忙到晌午才得闲,与祖父一同用了午膳,回自己院里歇晌。    下午没了旁的事,看起父亲给她的礼单。    今年的节礼并没有程、蔡二府,莘娘想到程莹和蔡珍珍在她病中十分尽心,礼尚往来才说得过去。    莘娘想了想,没有去打扰继母,而是自己出银子吩咐常mama给两个府邸另外送去了中秋节礼。    次日两家都有回礼来。    回事处的人很会办事,直接送去了老侯爷院里。    姚佟上前打开礼盒,只见蔡府准备的糕、酒、果、茶并蔡珍珍亲手为莘娘绣的荷包作为回礼;程府却按世交,十分郑重的准备了衣食鞋袜做回礼,除了祖父和她的,竟然还有樊诚一双鹿皮靴。    若从母亲那里论,倒也说的过去。    莘娘并没有觉得奇怪。祖父却盯着那双鹿皮靴瞧了又瞧,随即露出沉思的表情。    程莹非要亲自登门,是程夫人借口姚老侯爷刚回府,永安侯府难得一家团聚,说什么也没让程莹上门叨扰,叮嘱她节后再去。    傍晚又有小山送来表弟的书信。    莘娘忙拆开来看。    表弟说在书院很适应,要在书院与外地的同窗一同过中秋,回侯府路途虽不算远也不近,就不来回折腾了。    莘娘只好打包了衣物吃食让小山带去给表弟。    次日,莘娘卯时便起身去了抱厦听家里的管事媳妇回事,然后一一分派,还要忙着预备中秋家宴。下午回了自己院子,换上家常的衣裳,为祖父裁衣服,做鞋袜,没有片刻空闲。    众人念着大小姐当家是侯爷亲口吩咐,大小姐又有老侯爷撑腰,无人敢造次。莘娘初次当家倒也像模像样。    永安侯近日频繁与同僚应酬,日日早出晚归。    老侯爷见了,口中抱怨连连。    这对夫妻,遇事只知道推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府里只由大孙女一个人撑着,如此辛劳。    姚老侯爷脸色很不好看,又见莘娘把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心中十分欣慰。    如今府里由长姐管家,茵娘收敛了从前的骄纵,硬着头皮每日向祖父晨昏定省,这也让她的性子沉稳了不少。    姊妹俩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    晚间,永安侯吃了不少酒回府,云儿忙迎了出去。    永安侯有意无意地揽了云儿的肩膀,看她的目光深邃有神,“一直在这里等爷?”    云儿红着脸点头。    永安侯想到陈氏有孕前也时常这样等他,慢慢松了手,当即去了内院陈氏屋里。    也不知她究竟哪里说错了,今日多好的机会……    云儿在灯下的眸子忽明忽暗,闪烁不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