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戏三代享堆金乐,弄家宅品绿茶苦 (第1/2页)
观前须知: 本书是手机游戏《重生长公主的日常》同人,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去微博搜索下载。 目前没玩过同世界观其他游戏,有很多私设。 自设长公主性格,混乱善良。XP古怪,嫖的好多人也很怪,以下属自嗨雷文,不再另行排雷,雷者请点叉后有序离开。 人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话本是慨叹家族兴衰、王朝更替,用来形容荻溪长公主却也未必不合宜。 青鸾皇朝的荻溪长公主,也是青鸾的第一位女帝,曾经是覆巢之下也有王孙公子怜爱解救的美丽雏鸟,后来则是万民景仰翱翔海天穿云乘风的矫勇雨燕。 今天咱们且不谈长公主如何披荆斩棘登临帝位,又如何励精图治中兴大业,只说那美人如玉壶盛雪,心虽剔透冷淡,却有风月无边,亲如族亲兄弟,疏如政敌世仇,贵如天潢贵胄,贱如贩夫走卒,皆在裙下俯首称臣。 有诗云: 谢氏兄弟侍公主,王家三代伴女君。 假皇弟醉求露水,真表兄折腰风月。 安国寺高僧问渡,清音坊琴师抚弦。 天香玉体盛珍馐,珍宝作孽身抵债。 上鸾台美人有意,登帝位江山无限。 众看官,今日愿听哪一出? ———————— 长公主的种种风流韵事中,最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当属羽都王家三代伴女君的佳话。 长公主的第一位未婚夫,是时任太师王谚之孙、卞陵公世子王携之的幼子——王漠。 荻溪长公主是太后独女,千娇百宠,从来不肯让她掉一滴泪。入学后,太后亲自为爱女选得三位良师,又招了数位王孙贵族伴读。却不料,三个老师一上课就发现,公主天性灵慧,有蔡文姬、管仲姬之艺,谢道韫、卫夫人之才。三个老师当即有二人羞惭离去,只余公主亲舅舅勉力教导。 公主万金之体,天资聪颖,又天真烂漫,宫里多有怜爱,少有约束。公主常常外出玩耍,一日翻墙时,不慎砸在了路过的国子监学生身上。幸而公主年小身轻,这倒霉学生莫说骨折,就连油皮都没蹭破一块。 若说姻缘天注定,有缘千里来相会,当如是也。长公主一生活泼好动,翻墙爬屋不知多少回,偏偏就这一次砸中了宿世情缘。 这学生名叫王漠,出身高门王氏,又是家中幺儿。在家里不曾吃苦受累,在学校里也是人人不敢得罪,他哪里受过这委屈?但他气冲冲抬头,但见长公主羞愧一笑,色如春花,怒气已全数散去。待长公主软声道歉,声如天籁,又细细问他伤情,他从头到脚更是红了个透,只因为脸黑看不出来罢了。迷迷瞪瞪说了几句,全不知自己答了些什么,自是怦然心动。 长公主因自己莽撞,此后不由对王漠多加照拂。王漠一腔少年慕艾之情丝,尽数系在了长公主身上。 王漠出身高贵,又和公主年龄合宜,但羽都王氏和公主母族变州谢氏却是政敌宿仇。幸而二族仇恨虽深,却也有联姻打算。长公主更有回春妙手,多次治好王漠母亲、祖母之疾。王漠在家中屡次说些长公主的好处,终于磨得祖父王谚向太后请旨赐婚。 太后与王家虽相看两厌,却着实疼爱独女,见独女欣然接受,也就顺水推舟,成就这番好事。 自从长公主与自家订立婚约,羽都王氏一党便不再对她抱有敌意。公主虽然不习女工,品味也屡受太后嘲笑,但长袖善舞,结交八面朋友,又自小生在金堆玉绣,不缺半点钱财,往往能寻来旁人久寻不得之物,慷慨送给亲朋好友,即使随手送出什么东西,也无不细致妥帖。太师王谚和卞陵公世子王携之与公主的情痴情孽,正由此而起。 所谓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女子如此,男子亦如是。众位须知,羽都王氏的家主、太师王谚年轻时就是羽都俊杰,其时已过耳顺之年,头发依然染得郁紫,望之凛然。更难得的是,此人虽年迈,但眼明心亮,面上纵有皱纹也自有一种清高风度,眸子几如紫水晶莹亮剔透。 长公主年幼时初见王谚,高高在上的太师瞥她一眼就转身离去,冷傲艳丽,殊为动人。长公主直可惜美人迟暮,美到令人心生叹惋,便把此事抛到脑后。 后来长公主与王漠订立婚约,就着意留心夫家人情来往,又多多赠送礼物,广投琼琚,对羽都王氏众人更是细心关照。长公主体贴入微,对王谚父子不但投其所好送了许多宫中贡品,更是雨天送伞,冷天送暖汤。王谚做久了权臣,早习惯了别人讨好,欣然接受公主的友善。后来长公主几次治好王家人的疾病,虽然尚未过门,王谚也早把长公主当成了自家人。 王漠乃是世子次子,并不能袭爵,日后家境经营半靠府里半靠小儿女自己。太师王谚和长公主关系日近,念及此节,便想对孙媳多加照顾,遂教授长公主经营商贾之事。 长公主聪敏好动,却对上课一丝不苟,不但对老师恭敬有礼,而且只要能上课,天大的应酬也要推掉。 羽都风俗,每年众人赴赏花宴,评点羽都美人俊杰。那年长公主未至。太师王谚赴宴后不见公主,中途离席时突发奇想,去附近的学宫一看,长公主正静静等在教室里。王谚略感惊诧,问公主何故在此。长公主说,她记得今天有课,就推掉了宴会邀请。长公主好学至此,竟然不知这宴会是她的老师也要去的,老师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