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刺(2023)_创作后记及人物设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创作后记及人物设定 (第1/2页)

    大家好,我是昼夜共鸣,非常感谢大家完这本《路的刺》。

    自从去年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因为工作内容和爱好无关,给不了我成就感,所以总是在想办法抽空去画画、写作,作为一名创作欲过剩的狮子座,如果没有一些成品朋友分享的话,实在是没有办法支撑这么无聊的工作,这些作品就这样诞生。

    “路”既可以是田兆恩深夜值岗的马路、也可以是董朝飞冲进出租屋三楼的火路、也可以是除夕他们在公园相吻的那条小路,当然最直接的就是他们的人生,路上的困难是“刺”。

    正文第一篇写于23年的2月12号,当时是我看完《狂飙》后,发觉它里面的内容正好和我脑子里构思过的某些想法契合了,还提供了一些参考,然后诞生的作品。

    其实那时候还没有想继续写下去的打算,只是想表达社会上有这样一种关系。后来发给朋友看,问我后续的情况,我回头想了一下,确实没写过太长的东西,以前也只是写过短篇的同人和原创OC的故事,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带着这样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就继续写下去了。朋友还说:你怎么这么喜欢搞警察设定。我:妈呀对不起写完才发现真的是……但是实在好嗑……

    这个故事一定要发生在中国,而且是21世纪的、现代的中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写作格会特别偏好于泥土和草的关系,可能是因为我大学的时候,学科交叉有很多社会科学的知识,多多少少在影响我的风格、设定,我想在《路的刺》中表现的主题也很明显,那就是“城乡关系”。

    所以,“路的刺”也指代董朝飞作为一个外地人,成为了城市化道“路”上的“刺”,在时代的洪流中被磨损而失去一些自己,但是他坚守着什么,最终又成为了一条生存之“路”;同样地,田兆恩是本地人,他所走的“路”是要求稳,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打破常规,如何在既有的道路上,走出另外的答案,“刺”是他自己。

    我本人虽然和他们的设定年龄有着好些年的差异,但是我所生活的广东,能够成为他们生存的映射,我身边所认识的人,也有他们的缩影,我自己的经历,也有可以用得上的塑造;也许也是因为我在这二十四年以来的变迁中,我所感受的世界是这样的,如果我想写一个跟现实有关的故事,我就要去关注那些参与现实建设的人。

    当然我站在了相对不准确、更为高傲的位置,避谈了一些实际发生的问题,写作水平也有些偏向于学术用语,这是需要改进的。

    城市化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但人们脸上的疲倦和焦虑,是掩盖不了的。

    在构思两个人的名字的时候,我想的是尽量贴近现实人们会用的字,不论是两位主角“董朝飞”和“田兆恩”,还是“黎泳”、“田惠”,我希望听上去就像是身边人的故事,增加更多真实感。直到校对的时候,发现“董朝飞”的缩写还可以是“蛋炒饭”,刚好是田兆恩最喜欢的食物,真的是笑死了……

    董朝飞是第一个决定的设定,我想他身上背着重担,尽可能多地表现出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卑微,明明都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但他小心翼翼了十年;在射手座出生赋予了他的乐观,他的疲惫由自己消化,因为他知道逃避没有用,他要向春天飞去,那样活着才快乐。

    如何跨越三十岁的进退两难,是任何人都要面对的,第四章的时候,董朝飞冲入火场救人,那一瞬间会让他在年龄的思考中找到答案,他是有尊严、有价值地活在这个城市的,那张城镇户口证明,也只是一张纸。

    他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卑微迁移到他和田兆恩的感情上,当然也是因为没有完整的恋爱经历让他显得格外单纯,甚至身上有一种母性的影子,认为恋爱是奉献,毕竟他习惯了奉献,在爱情中自然也就纵容了田兆恩。遗憾的是这个人物没能用多点方言的描述,这也是我日后要更多观察学习的事情。

    既然背景建立在中国,那么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家庭特征,田兆恩和董朝飞作为男性,分别是家中的独子和长子,都要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