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楔子 (第1/1页)
听母妃说,因为他是在黎明时分出生的,所以父皇给他取名作“穆黎”。 母妃的家乡在江南,她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三秋有桂子,隆冬有寒梅。 母妃喜梅,尤爱家乡的朱砂红梅。喜欢到整个行宫内,无论是茶具器皿,还是蚊帐绣被,都有梅花的踪迹。 就连被赐死,都是自缢在院内的那棵梅树上。 穆黎八岁那年,他的生母被赐死了。 年幼的他并不知晓什么是“巫蛊之术”,只知道母妃死后,他便很少受到父皇的传见了。 穆黎的母亲封号为“梅妃”,算不上多么倾城绝艳,但那娟秀双眉间细细描画的梅花总是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母妃曾经是很受父皇喜爱的,哪怕后宫有佳丽三千,父皇也总流连于母亲的清梅宫内,穆黎也因此受过几年恩宠。 可惜伴君如伴虎,母亲被赐死,穆黎作为罪妃之子所受的恩典也大不如从前。先是侍奉的宫女太监在人数上的骤减,再到吃穿用度被趋炎附势之徒恶意地克扣,甚至不慎与其他皇子们对视都会遭到无端的奚落乃至打骂。 母亲的离去,让穆黎过了两年他曾经从未想过的生活。 直到景和三十五年的除夕晚宴上,情况似乎出现了转机。 晚宴照例是一派祥和的光景,悦耳的丝竹声让坐在偏处的穆黎感到昏昏欲睡。毫无预兆地,一个娇柔清媚的声音打破了这乏善可陈的祥和。 “皇上,”说话人是宣妃娘娘,和出身平微的母妃不同,宣妃是当朝宰相的长女,又生得美艳动人,自母妃死后,她算得上是宠冠后宫了。她抬头看着坐在高处的天子,姣好的面容在烛光中格外明艳。只见她沉吟片刻,柔声道,“梅妃jiejie虽有罪在身,但十一皇子尚且年幼,需要人来照养。臣妾虽才识浅薄,但恳请皇上让臣妾代行母妃之职,好生照顾十一皇子。” 被点到名的穆黎微微缩了一下肩膀,这是他这两年来形成的习惯,这种怯懦会让心怀恶意的人兴致缺缺。 原本喧闹的周遭突然变得很安静。他不敢抬头,但仍然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目光。穆黎已经太久没有被这么多人注意过了,他的心跳得很快,鼻尖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除夕家宴上,这样单刀直入地提起一位被赐死的妃嫔,也不知这位宣妃娘娘是恃宠而骄还是有些其他不为人知的盘算。 穆黎伸出舌尖,舔了舔干燥的上唇。他微微将头抬起来了些,小心翼翼地朝上望了望坐在高处的父皇。每年的除夕晚宴都很热闹,但父皇永远都是一个人坐在最远最高的地方。 穆黎很想仔细看清对方脸上的神情,但那人离他实在太远了。 “准了。”不咸不淡的一句话。 “多谢陛下。”宣妃脸上挂着盈盈的笑,她冲着穆黎招手,示意他过去。 年幼的皇子公主们都是坐在母妃旁边的,天子并未对宣妃这样略显唐突的举动作出反应,穆黎只好壮着胆子走了过去。 “十一皇子殿下,”宣妃摸了摸穆黎的头,理了理他没有戴正的发簪,上挑的媚眼中流露着柔光,“今后,你跟襟儿可要好生相处。” 穆黎朝宣妃身后看了看,那个小男孩也在看他。 宣妃笑着拉穆黎坐到她旁边,对方身上淡淡的脂粉味让穆黎有些晃神,他想起母亲以前也喜欢抹这个味道的胭脂。 这里离父皇很近,他偷偷抬眼看着正拿着酒盏轻晃的父皇,他已经太久没有这么近看过自己的父亲了。父皇才将将而立之年,俊秀的眉宇间却似乎总透着沧桑之感,琥珀色的眼眸不知在望向何处。 穆黎正出神地望着高处,忽然手被什么冰凉的东西笼罩住,他扭过头,对上一双剔透晶莹的黑色眼睛。 “十一哥哥,”那小男孩生得粉雕玉琢,声音柔柔弱弱的,“你跟襟儿一起玩吧……” 穆黎愣了愣,他母亲被赐死后,宫内的皇子公主,宫女太监,无一例外都对他恶声相向,从没有谁主动向他示好过。 “十一哥哥?”穆晚襟小声地又叫了一声穆黎,穆黎才回过神来,捏了捏对方的手,当作回应。 “皇上,礼部尚书张大人到了……” 年迈的太监颤巍巍地躬身传报,尖细而又苍老的声音,将穆黎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他扫了眼铜镜,镜中的那张脸眉峰上扬,棱角坚毅,表情平静不带波澜。 小太监仔细地将这位即将举行登基大典的年轻天子的长发绾好,他伸手拿放在一旁的冕旒,却不慎将那贵重的礼冠打翻在地。串成长条的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小太监吓得立即跪在地上,他脸色苍白,不住地磕头讨饶,“皇上,奴才、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穆黎扫了眼惊慌失措的小太监,“无碍。”他的声音冷淡,小太监还没听出其中的情绪,就又听见头顶传来问话。 “你叫什么?” 得到问话的小太监惨白着张脸回答道:“回皇上的话,主子们都叫奴才小栗子……” 穆黎闭上眼,没再开口。小栗子只得战战兢兢地捡起地上的冕旒,替这位新君戴上。 “陛下,时辰到了。”老太监出声提醒到。 穆黎挥手示意小栗子退下,不着痕迹地深深吸了口气,在宫人的拥簇下踏出了寝宫。寝宫外静候着礼部的官员,大多是他没见过的。 登上步撵,看着缓缓倒退的轩明宫,他有些晃神。 这里在一个月之前还是父皇的。 那片假山群,那两座石雕,还有那群威严肃穆的宫殿……如今,都要换了主人。 典礼的冗长乏味让穆黎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最后进入正殿颁布诏书的时候他甚至有些麻木了。面无表情地看着上前颂读表文的朝臣,他们脸上那虚伪的虔诚表情让穆黎忍不住移开了目光。 一个月之前,谁能想到会是他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十一皇子坐上这至高无上的位置呢。 穆黎垂下目光,看到了立于一旁的穆晚襟。 自古以来,天朝向来立贤不立长。父皇一共有五个皇子,他这个十三皇弟是最小的一个,但打小便聪慧过人,是立储呼声最大的一个。只是当所有人都以为皇上临终前将十三皇子叫进去是托付江山之时,他却拿出一纸诏书,说先皇将这至高无上的位置,全权交付给了十一皇子。 穆黎动了动眼睫,当时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又一一浮现在他眼前。 气急败坏的九皇兄,满脸疑惑的宣妃娘娘,惊恐的王公大臣,还有一脸平静的穆晚襟。 罪妃之子继位,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穆黎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却正好对上了穆晚襟的目光。四目相对之下,穆晚襟冲他淡淡一笑。 大概是自幼体弱多病的缘故,穆晚襟的肤色白得有些过分,衬得双眉间那颗小巧的朱砂痣愈发夺目,带着丝病态的美感。他的眼角尖且略微下钩,眼尾又微斜向上,笑起像一只狡黠的狐狸。 那么多皇子中,穆晚襟长得跟父皇最像。 穆黎移开目光,看向大殿上跪着高呼“吾皇万岁”的百官群臣。 “众卿平身。” 他如是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