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第2/2页)
分怀疑,却因他承认自己炸了码头成了五分。她只听描述就知道当时情况有多混乱,他如何能够保证哥哥一定不是他炸死的?就算真是无意,那也是凶手。 徐伯钧该说的都说了,沐婉卿要是不信他也没办法。但也不会与她计较,事关亲人关心则乱是正常的。 开庭时间定在一周后,给足了徐伯钧从越城赶往北平的时间。却又不那么长,反正不够联络人情,找证据为自己翻案。天时地利人和,裴勋自觉占足了先机,就算不能一举将徐伯钧掀下马也能让他跌个大跟头,这第一督军的位置也该他裴勋坐坐了。 却没想到有的人就是天生运气好,一个记者录下了当年炸码头的全过程。当然他不是未卜先知,原本是想录一艘日本货轮进港,恰巧录下了爆炸过程而已。 这个记者看了报纸,拿着录像带找到徐远,索要一大笔买断费。徐伯钧看过录像后立刻同意了,什么人证法官陪审团都是虚的,只有这个是铁证。 货轮进港的时间是固定的,这么多来从来没有改变过,最多也就是十几分钟的误差。再结合法医报告,足以证明徐伯钧炸码头时沐远航已经死了两个多小时。 铁证如山,法官当庭宣判徐伯钧无罪,又判了闵大成死罪。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件事,彻底还了徐伯钧清白。 裴勋输了这一局,想着反正也撕破脸了,便大张旗鼓调集部队前往函谷关,暗中搞了许多小动作。他料想徐伯钧肯定咽不下这口气,见他再度挑衅绝对会派部队来钻套。 徐伯钧确实咽不下这口气,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前往白家提亲。裴勋的事倒是可以暂时一放,等之后腾出手了慢慢对付。便只派了一支部队过去与平城军对峙,任对方如何挑衅就是不动手。 裴勋也不着急,徐伯钧迟早忍不住。反正他都准备好了,只要他动,就得吃个大亏。结果等来等去,却等来了徐伯钧与白雄起的meimei准备订婚的消息。 一时间各界哗然,都瞪着报纸上的名字怀疑自己看错了,要不就是印错了,是徐伯钧和白秀珠?不是徐光耀和白秀珠? 白家有钱有权,白秀珠可能是目前北平城甚至全国家世最高的适龄未婚小姐了。长得漂亮人又娇贵,名副其实的珍珠明月。金家没倒的时候都有人惦记,等白雄起一上位,有心思的世家大族更多了去了,没有不知道她今年才二十岁的。徐伯钧多大了,快五十了吧? 白雄起这是疯了?拉下金铨做了总理不够,现在是想做总统了?为了抱上军阀大腿这么不要脸的事也干得出来,如花似玉的meimei他就一点都不心疼? 还有那个徐伯钧,不是听说不近女色吗?老鳏夫一个,儿子都该结婚了,却为老不尊,续娶貌美如花身份高贵嫁妆丰厚的小夫人。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消受得起这无边艳福吗? 北平没吃上天鹅rou的人是这样想的,上海那边却又是另一个想法了。 徐伯钧在江浙的身份与威望与皇帝无异,这两省的人对他的崇敬,信服,畏惧是外地人难以想象的。闻听他订婚的消息,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自家怎么没有一个天仙似的meimei女儿呢,督军再是英雄好汉,看样子也难过美人关啊。 裴勋则与这些人的想法都不同,他是又急又气。徐伯钧竟然与白雄起勾搭到一块儿去了,这第一督军的位置岂不是坐得更稳了。 他谋算这一场,与徐伯钧撕破脸没伤他分毫,还毁了与沐家的关系,现在又得罪了白雄起。这都不能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简直就是芝麻没捡到,还把西瓜给弄丢了。 他可不是徐伯钧,有沐家和徐家给他保驾护航,政府拨饷迟点少点也没甚要紧。平城军大部分军饷都指望政府拨付,白雄起若要卡他,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当初能逼总统退位,那是徐伯钧带头,苏家也参与进来。若白雄起只亏他一个,其他几个只会喜闻乐见落井下石,绝不会帮他一把。 恰巧这个月的军饷还真就延期了,他派副官去问了几次,都说财政紧张再等等,但打听到的是其他人那里早就拨下去了。 裴勋那个气啊,但他已经和徐伯钧与沐家撕破脸,再不能和政府撕破脸了。只能忍气吞声,舍下老脸到处拉钱。只是大家都知道他得罪了徐伯钧和白雄起,有能力掏军饷的都不肯也不必卖他面子。 裴勋天天焦头烂额着急上火,唯一的儿子还不停忤逆他,这又急又气的,一下就病倒了。 没了他的指示,函谷关那边也安静下来,闹着要再去前线的徐光耀也不提这件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