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和我的偶像同天上了热搜(GB/四爱)_金鹰影后vs生态博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鹰影后vs生态博士 (第1/2页)

    夜色铺满江城,金鹰奖的直播推至高潮,舞台灯光如流光织锦,从半空骤然收束。颁奖嘉宾拆开信封的动作被特写放大,镜头拉近他扬起的笑意:“茯苓。”他说。

    伏苓从红毯踏入这场盛典,如今站上最高领奖台,裙摆随灯光摇曳,层层叠叠的粉紫纱裙宛如晚樱初绽,又像霞雾落地。她雪肤黑发,身形挺拔,神色沉静,眉眼在光影中勾出清晰锋线。她的美不是喧哗的,是静水深流的,是哪怕站在满场明星之间,也仍然令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她的手握着金鹰奖杯,在台上站定,不卑不亢地看向前方,话筒前,她的声音清亮又沉着:“谢谢每一位为我留灯的观众,也谢谢我自己,在每个凌晨四点,还愿意相信角色的我。”她眼神坚定、语气沉稳,那不是一场多年追梦的圆满,而是一场抵达的确认,是一个攀登者在山顶回望来路的平静与笃定。她站在台上,仿佛一座被春风洗净的雪山,只凭存在就足够令人肃然起敬。

    掌声雷动如潮水涌过,后台响起她主演的《霜雪长城》的片尾曲。伏苓斩获金鹰奖影后的消息飞快登上热搜榜首,茯苓金鹰影后迅速破百万转发,弹幕评论如潮而至:“她终于拿奖了!”“伏姐牛疯了!”“一人血书求她演女将军续集!!”“无绯闻、不塌房、演技够硬,这才是女演员应有的样子。”热度之高,仿佛将整个夜晚都推入节日气氛之中。

    而就在热搜首页的第九位,一条标题简洁的视频标签悄然上升:徐兮衡带队成功守护万亩湿地

    视频不到一分半,内容是一次湿地保护成果的记录。画面中,男人身着灰蓝冲锋衣,裤脚与靴边沾满干裂泥痕,站在辽阔湿地边缘,风吹草浪起伏如海。他没有面对镜头说话,而是侧身望向远方,语调温和、节奏沉稳:“这片湿地是野生白琵鹭的重要繁殖地之一,每年有近四十种候鸟在此停留迁徙。若保护不当,整个湿地链条将彻底断裂。”他顿了顿,视线落在远方的水草地,“湿地是地球的肾。它调蓄洪水、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系着无数物种的生死。它不争论,不热搜,不喧哗,但它一直都在。”

    他的语气没有起伏,却字字如锋,安静、精准、不可动摇。背景里有鸟鸣和风声,也有他眯起眼望向远方时的剪影。那是一张不属于娱乐圈的脸——眉眼不算鲜明,却沉稳清净,自有一份说服力。他没有表演,没有包装,甚至没有所谓的“传播意识”,但他站在那里,说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场信仰的重申,不是讲给谁听,是必须要说出来的事情。

    视频点开三千余次,评论寥寥,不到半小时就被其他娱乐话题挤下热搜。真正引发讨论的,是一组在社交平台上爆红的混剪图。一边是伏苓穿着霞色长裙,在万众瞩目中登台领奖;一边是徐兮衡站在泥泞湿地中,靴底满是积水,背景是无边无际的芦苇与天空。截然不同的场景,被人并列放置,配文写道:“一个保护物种,一个表演物种。你们在乎的倒挺认真。”

    热搜很快从“光彩”变成“争议”。评论区瞬间沦为战场,言辞愈发激烈:

    【将军墓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一个金鹰奖上热搜百万,一个科研视频转发不过三千,你们的价值观有点问题。】

    【别把娱乐至死当饭吃。】

    也有人试图为伏苓发声:“不是她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她靠作品拿奖,不代表就该被拿来鞭尸。”但这种声音很快淹没在大潮之中,被转评骂成“洗地”“饭圈闭嘴”“带节奏别洗白”。

    几小时内,戏子家事天下知被顶进热词榜单。部分媒体迅速嗅到流量热点,下场带节奏,标题写得愈发尖锐、带风向意味浓厚:

    【女演员上热搜百万,科研人被边缘化:谁该为舆论倾斜负责?】

    【戏子热度碾压科学家,道德滑坡还是社会病态?】

    【当万亩湿地输给一个金鹰奖,我们该反思什么?】

    评论翻滚,争议升温。

    而在这片喧嚣的讨论下,两个当事人依旧无声。

    一个在后台换下高定礼服,坐在镜前安静卸妆,手里握着奖杯,脸上带着浅淡却坚定的微笑;

    一个站在被风吹透的湿地边,低头看着脚边一只落单的白羽雏鸟,伸手将它小心托起,抱进怀中,目光温和而沉着,如同守住了一小片世界的边角。

    他们没有回应任何争论,也没有试图解释。就像从未指望过被理解,只是做着各自早已决定要做的事。

    这一夜,热搜榜上并列出现了两个名字,一位是万众瞩目的影后,一位是深居泥草中的科研者。看似遥远、对立、毫无交集。

    **

    后台的化妆间被卸妆水的清香与刚落下的掌声隔绝成两个世界。伏苓换下樱霞色礼服,穿上一条普通的裸粉色裙装,头发仍未彻底解开,随意挽在脑后,眼尾残着未擦净的妆,整个人却意外地显得沉静、松弛,仿佛刚刚站在聚光灯下收获最高荣誉的不是她。

    助理颜芸晓敲门进来,神情复杂地抱着一份纸质文件和iPad。她手里是今晚最新拟定的综艺档期——北望湿地系列纪录综艺《南方水语》。

    “伏姐。”小颜站在她面前,语气略微迟疑,“黄导发来邀请了,说这档综艺档期定了你第一位,官方会在明早公布嘉宾阵容。他说你不是一直想做点真正有内容的节目么,这次北望湿地是国家生态恢复重点项目,黄导那边接了文旅和自然资源部的指导支持,拍法是纪实型。”

    伏苓抬眼看她,没说话。

    小颜继续道:“综艺共九位嘉宾,每人搭档一位科研人员,参与湿地巡查、样本采集、候鸟迁徙记录、水文检测之类的任务,住在科研站,摄制周期三周。”

    她翻开iPad屏幕,上面列着其他嘉宾的名字:纪录片摄影师、搞笑艺人、志愿者大学生、几位偶像出身的演员,还有三位她拍戏时合作过的同行——大多数她都熟,彼此间也不算陌生。

    伏苓视线在屏幕上略过,唇线无波地收紧,指尖却轻轻在衣角上按了一下,几乎察觉不到的一个动作。

    “我接了。”她声音不大,却极有分量。

    小颜怔了一下,“你不再想想?刚刚微博那边……”

    她迟疑着停顿了一下,低头把文件放在桌上,声音小了些:“就是……你和这次北望湿地带队的科研人员,徐博士,被人挂到热搜对立面上了。你现在过去拍摄,对方又是这次带科研组的领头人……怕是会被人说蹭热度,或者,立场模糊。”

    伏苓只淡淡一笑,眉眼没动:“越是这样,我越得去。”

    她抬手合上iPad,“徐博士在那片湿地站了七年,不是为了和谁吵架才去的。我也不是什么热点,我只是演员。既然综艺本身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那我就应该去——这是我的立场,不需要澄清。”

    小颜想再说什么,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把iPad抱回怀里。

    等人离开,休息室静了片刻。伏苓坐在沙发边,手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