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 重逢 (第1/2页)
开了车门,赵贺安先拎起左腿,落了地,再将右腿跨出去。站稳之后,他和同伴便打量起眼前这个古朴小镇。 说是同伴,准确来说是朋友兼同行,也是做律师的。几天前,一通莫名其妙的电话打到所里,说是要找他,一位自称是某中学校长的男人找他办一个案子。他听了个大概,觉得案子麻烦,还在外市,便一口回绝了。那人似乎也料到他会拒绝一般,紧接着又搬出一个人来。他听着那个熟悉的名字,默了片刻。答应了。 腾空出现两个西装革履的青年男人,身旁还有辆锃光瓦亮的轿车,看起来价值不菲,与街上乡里乡气的氛围十分违和,引得过路的大叔大婶大爷大妈纷纷侧目而视。 还视得十分之大胆。赤裸裸的。 弄得赵贺安和同伴都有些尴尬。 大概等了七八分钟,接头的人终于来了。两个男人从街头朝他们这边大步走来。前头的那位看起来四五十岁,顶着一张白净刻板的国字脸,穿着条纹POLO衫。赵贺安想,这应该就是电话里那位校长了。至于身后那人,他只匆匆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只见那人生得高高瘦瘦,皮肤白净,又一身素黑,看起来很有一丝文气。此人便是他的堂哥赵深。也是他的前男友。 电话里搬出的“底牌”便是此人。 如赵贺安所想,中年男果然是校长,他cao着一口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连连和二位问好,握手。 简单做过介绍,校长便招呼着要请两位远客吃饭。饭毕再好好讨论这次的案子。赵贺安一一应了,跟着往镇上的一个饭馆里走。至于他的堂哥赵深,除了最开始问好时彼此点了下头,后面就再无交流。 赵深跟在最后,望着弟弟宽硕的背影和那看不出异样的步伐,无言地愣了一会儿……他是何时长得这么高大了,都比自己冒半个头了。这身西装被他穿得真有型。好看。气质。比自己适合多了。他的声音也成熟了,少了丝清亮,添了男人的沉稳。 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吗。 他们,没有交集的人生。 心里隐隐有些泛酸。他扶了扶眼镜,快步跟了上去。 几人很快到了当地的一个小饭馆。说是饭馆,其实也只是摆了几张方桌的寻常人家,是方便跑货车的司机落脚吃口热乎饭的地方。 校长以做东之势先落了座,又叫出饭馆主人,让多费点心思,把好rou好菜通通拿出来,炒几个热乎菜,再来一壶二锅头。 校长热情招呼着:“两位律师兄弟快坐快坐,赵老师,你就跟你兄弟一起坐吧,听说你俩也是多年没见了,正好叙叙旧嘛。” “您叫我小赵就行。”赵贺安应和着,坐在了对面,至于叙旧的提议他不附和也不反对。赵深望着他身边的空位,犹豫了两秒,在他身边坐下。赵深没由来地想,他跟这里真是一点也不搭。怎么愿意跑这么远接这个案子呢。是因为我么,是为了我他才来的么。 想着,心中的酸就中和了些黯淡的甘。 等菜期间,大家谈起了这次案子。事情还要说回两年前,一家外地的化工厂搬迁到镇上,大张旗鼓地修起了厂房,厂址离大伙居住的地方很近。起先大家都挺高兴,工厂一来就陆续招了一批人,且多是在家带娃的母亲和务农的中老年,算是提供了难得的就业岗位。听说政府也十分重视这厂子,在租地和税收上都多有优惠。 本来是一通官民皆欢的喜事。可没过多久,弊端就显露了。 源源不断的废气废水被大量排出,废气飘到天上搞得当地的天总是灰不溜秋,最近半个月更是没见过太阳。空气中还老有一股怪味,人闻多了总咳嗽。废水也被引到农田里,像稀释的沥青,铲都铲不干净,导致成片的肥田颗粒无收。 大伙先是去厂子里要说法。反应无果,又去相关部门举报,负责人期期艾艾,老开空头支票。只得再去声讨,去了还是让等信。大伙只好三番五次地跑,甚至还上访到了市里环保局,却一直没什么改善。还是照样排。 这次大伙联合起来,一是状告工厂违规排放污染物,二是投诉相关公职人员的不作为。两头申诉,定要讨个公道! 这也就牵扯到了刑事、行政诉讼的内容,赵贺安主攻的还是民事,转而把这个案子委托给了资深的朋友。正好他最近休假,也就同来了,说是给主力打下手。 朋友一路都在调侃他,赵大律师这是有心折煞我呢! 主持大局的校长名叫周建华,在镇上唯一的一所公办中学里担任要职,学识渊博又富有德行,在当地颇有声望,又多次带领居民群体去与工厂人员交涉,去有关部门上访。算是群众联合选出来的代表。与律师商议等事宜自然也都委派给了他。 他这辈子本本分分,从没打过官司,最开始也不知道找谁,只好去找学校里的赵老师商量。人赵老师是城里来的研究生,学识高,为人又谦和,说不定会有主意。没想到还真是找对人了,赵老师说他有个弟弟是律师,在一线城市很有名,打官司也厉害。可以找他试试。 他想着说这么大的律师愿意来咱这山沟里办案子吗,什么红圈所绿圈所的他多少也听说过一点。奔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他拨通了赵老师给他的号码。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碰面。 上了菜,几人边吃边聊,大概是之后要请专家鉴定,再次上访,保留各项证据,涉及法条等诸多事宜。不怪中国人爱在饭桌上谈事情,聊聊菜聊聊事,这一来二去的也算有了个初步了解,关系融合了些,甚至开始拉起了家常。可还没聊两句呢,屋外隐约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只见一群大爷大妈磕着瓜子,摇着扇子,笑笑骂骂地往屋里赶。眼里还闪着精光。 赵深最先察觉,还以为他们是关心案子,怕他们太激动,起身将他们拉拢到了一边,想着先安抚住他们的情绪再说。没成想他们倒热情地拉着赵深的手,以高亢嘹亮的声音说起了小话。 “赵老师你过来,大娘有事问你。那位开车的小兄弟真是你弟弟啊?还是个律师?” 赵深应了声。 “哎呀,那可厉害了。人长得这么周正,还是大律师。多少岁啊,结婚了没有啊?啥,应该没有?咋你弟弟你还不清楚啊?那……那旁边那位又是谁嘞?” 隐隐感觉有点不对,但还是应了声。 “哦,朋友是吧,还是同行啊。那也是大律师嘛。那他处对象没啊?啥,也不知道哇?哎呀我说赵老师,你咋啥都不知嘞。算了,我们自己去打听。” ……大妈们刮进了屋。 刚开始画风还算正常,问了一些案子相关的事并痛诉生活上受到的侵害,再咒骂了无良黑心老板,然后再都凑个热闹,看看这城里来的,活的!大律师!顺带还要咨询一些法律问题,什么我儿子儿媳妇不赡养我老娘要告他们啊,邻居占了我家两块地老子想弄他们一弄啊,挨千刀的老公在外面找鸡我离婚能分多少财产啊,外面打工老板拖欠工资啊之类的。 问着问着就开始跑偏了——小赵今年多大了啊,平时工作忙不忙啊,哎呦那天天上法庭的这工资可不低吧,有女朋友没有啊,我大侄女在县城教书,人长得也俊,我介绍你俩认识认识? 周校长还没来得及拦,又有人插嘴了,说你那大侄女都好三十好几了你也好意思开口!人家小赵才二十六,年纪还轻着呢,这怎么都不相配啊。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