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2/2页)
这位军爷进去吧。」 …… 「孙先生可好?」万老爷端坐太师椅,礼貌X地问坐在下位的年轻人。 「先生一切安好。」叶寄鸿据实以答。 「既然安好,派叶参领回广州所谓何事?」万老爷眸中JiNg光一闪,并不绕圈子,直接点破叶寄鸿来意。 叶寄鸿从容接招,「醉亭是军需官,如今前来,不过是在其位,司其职。」 他顿了顿,继续道:「前线将士们需要家乡人的援助。」 叶寄鸿对孙文的命令避而不谈,而是以前线将士作为切入点,先占领道德高地。 万老爷是个人JiNg,如何不明白,他冷哼一声,暂不接话。 叶寄鸿也不急。 对方不接话,他也不继续。 一直在门边偷听的万庭澜嘴角弯了弯,看不出来,这叶寄鸿这麽沉得住气。 以往来家里的那些孙文手下,一到便抬出孙文的架子,虽说行为处事和清官有挺大差别,毕竟他们革命要靠人民支持,自然不能太作威作福。但官威这一块,却是怎麽样也改不了的,总会不自觉地露出高人一等的模样。 这个叶寄鸿,他不是抬出孙文,而是抬出前线的将士。 广东人甚是护犊子,甚是有本土意识,跟孙文北伐的人,有不少都是本地人,因此多少都会不忍心,多少都会帮衬着些。 叶寄鸿拿捏的就是他们的本土意识。 不错,不蠢。 至於聪不聪明,智不智慧还得往下听。 「北伐的事,阿烟同意了?」万老爷不疾不徐地开口,抛出一枚炸弹。 阿烟,是陈炯明的绰号。陈孙之间的关系因政见不合、与日俱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万老爷唤陈炯明为阿烟,孙文为孙先生,亲疏立判。 也是在言辞之间透露了他的政治立场。 叶寄鸿可不会认为他喊孙文孙先生,只是「尊敬」。 叶寄鸿过了会儿才答:「若是不同意,孙先生也不会放心离开广东。」 聪明! 万庭澜在心里赞扬。 他根本就没有回答陈炯明是否同意北伐这件事,但他用现在的局面盖了过去。 孙文真的放心离开广东吗? 不见得。 陈炯明是否真心同意北伐? 没人知道。他一直没有对孙文这次北伐做出明确的声明。 但那又如何呢? 现在的局面是,孙文离开了广东。 他以现在的局面来倒推,树立一个假象:陈炯明同意北伐。 若是不同意,孙文怎麽会离开? 他用这个逻辑,来迷惑父亲的同时,又避免回答了父亲提出的政治问题。 若是其他人,可能就信了,可他面对的是她父亲。 「你很聪明,但你没有真的回答我的问题。」万老爷不为所动。 在万庭澜觉得他不会很快接话的时候,便听得叶寄鸿依旧不急不缓地道:「依醉亭看来,陈先生与孙先生所做的决定,所提出的政见都是为了这个刚刚建立起却又变得混乱的中国。本质上,出发点都没什麽不同。与h花岗的烈士们也并无不同。与在北伐前线的战士们更无不同。」 「都在为国为民。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支持孙先生亦或者是支持陈先生,都是为了让这个国更好而已。没有什麽不同。」 重点来了。 原来这才是他的重点。 他大概根本就没有期待过用那句话的逻辑来迷惑父亲。 「既然没什麽不同,那麽我支持阿烟也是一样的了,那麽,军需官来此地,不就没了任何意义?」万老爷也是抓住了他的漏洞,他不是听人一番大谈阔轮就会被说服的人。 叶寄鸿微笑,「非也。醉亭此来,不是为了说服您站在孙先生这一边,而是为了请您,与广东站在一起。前线将士需要粮草,需要军资。您支持的是前线将士,并不是孙先生一人的政治理念和行为。您支持的是广东的将士,就像您支持陈先生一样。您支持的是广东,而不是孙先生。这与您支持陈先生,并无冲突。」 万老爷一双老二矍铄的眼盯着他看了半晌,最後道:「叶参领先回吧,老生会考虑考虑。」 叶寄鸿并不感到失望,像万家这样的地位,这样的事,是必须要考虑的。 广东商行会观察万家的风向,因此,万家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 他们不是简简单单的商户,而是这乱世中的一杆旗帜。 他出韶关之前,介石兄专门叮嘱他,这广州,只要把万家说动,那麽一切,都好办了。 所以他不急。骨头难啃,多啃几次便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