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重逢 (第3/3页)
「这就是心理学那个……警大第一名那个吧?」 「听说之前在校内侧写模拟拿了满分?然後还拿了全额奖学金出国念了硕士?」 「书生一个,实战能顶什麽用?」 话语不高不低,但足够让他听见。 他面无表情地拉开椅子坐下,将资料夹放在桌上,脊背挺直。那是沈父教他的:坐姿要稳,气势不能输,即使你内心已经翻江倒海。 白羽昊站在最前方,面无表情,单手cHa袋,另一手拿着遥控器翻页。投影幕上是一宗失踪案的资料。 「昨晚十点,镇南区一名十五岁少年失踪,最後一次出现在公寓C栋电梯里。影像时间是22:03,无人尾随。母亲报案时为23:15,家中无明显打斗痕迹。」 1 他语气平稳,每个字都像经过刀锋刮过,乾净俐落。 「我们怀疑这并非单一事件,因为这已经是本月第三宗类似失踪案。所有失踪者年龄皆介於14至17岁,X别为男X,且家庭结构皆为单亲或监护不稳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掠过众人,然後——落在沈昭身上。 「沈昭,你看过卷宗了,说说你的初步推断。」 会议室顿时一静。 沈昭微微一震。他没想到会这麽快被点名——甚至怀疑,白羽昊是不是刻意为之。 但他没有多想,迅速站起身,冷静调整语气。 「三起案件存在明确的心理学模式相似X。加害者极可能具有某种针对特定年龄段与社会弱势结构的选择X偏执,从手法乾净、遗留痕迹极少来看,有强烈控制yu且具备一定的伪装与社交技巧。」 「你推测是连环X案件?」白羽昊直视着他。 「是的。根据美国FBI对连续诱拐案的犯罪侧写模型,若三起以上类似模式事件发生於同一城市,时间间隔在一至三周之间,且受害者特徵高度重叠,即可构成高风险型连续犯案件。」 1 「有具T建议吗?」 「需尽快建立嫌疑人行为轮廓。包括出没时段、可能的社交掩护、是否有地理重叠点。同时建议派人走访附近学校与补习班,针对具备出现特徵的陌生男X进行排查。」 白羽昊点了点头,「很好,列成报告,今晚前给我。」 他转向其他人,「王煦、林东南,你们走访案发小区;吴强、杜雯,调监控资料回传局内伺服器。其余人分工另行通知,会议结束。」 沈昭刚坐下,就听见隔壁队员小声说:「唔,书念得是挺多的,看来不是来混履历的。」 「嗯,b我想像的冷静……但也够毒,第一天就直接挑战队长提问。」另一人咂舌。 他没回应,低头将桌上的笔一寸寸转动,指节微微泛白。 白羽昊则站在窗边,看着他,许久未动。 那目光不再是队长对下属的审视,而像某种——久违的确认。 像是在心底说: 1 **你果然还是那个沈昭,只是变得更沉默,更难接近了。** --- 会议结束後,刑侦一队分为三组出勤。白羽昊亲自带队,目的是巡查第三名失踪者——陈佑——所居住的镇南区C栋公寓,并与值班警员进行现场交接。 出发前,白羽昊喊住刚收拾资料准备离开的沈昭。 「你跟我一组。」 语气平淡,语速极稳,仿佛是在下命令,又似不容置喙。 沈昭一愣,随即点头,「是。」 车内沉默。两人坐在後座,前座是开车的老搭档林东南与杜雯,都是刑侦老手。 林东南边开车边笑着说:「队长,今天破例亲自出马,还顺便带新人,这是稀奇事啊。」 白羽昊淡淡回道:「这案子没那麽简单,不能放松。」 1 他语气依然没什麽起伏,但眼神落在窗外倒退的街景,分明心事重重。 沈昭坐得端正,侧脸藏在Y影中,一言不发。他早已习惯这种气氛。从进入警大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这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也从来没有人会主动让出空间。 「沈分析师,这案子不简单,你在学校学的东西能不能用得上,要看临场反应,别怪姐没提醒你。」杜雯笑着打趣道。 沈昭礼貌一笑,「谢谢前辈提醒。」 话落,车内再度归於沉寂。 白羽昊瞥了他一眼,眼神若有若无。 他总觉得眼前这个沈昭,和记忆中的那个少年有种说不出的断裂感。 那年夏天的傍晚,他还记得沈昭跑出巷口,头发被晚风吹得乱七八糟,挥着手笑着喊他「昊哥」;而现在,这个人坐得笔直,眼神寂静如水,声音里连笑意都是经过设计的弧度。 是他变了,还是……他被什麽东西b着长成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