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传沈昭14岁白羽昊18岁 (第2/3页)
「他不是说……不会丢下我吗……」 他问父亲。 「他走,是因为你不能再依赖他了。」沈致平回得斩钉截铁。 那天晚上,沈昭一个人打碎了整间书房的玻璃。他跪在碎片中,像失语般一遍遍喃喃低语:「他不会回来了……我真的没有人了……」 心理师说他进入了「情感防卫期」:他正在封锁一切过於强烈的情绪,以避免自己彻底崩溃。这种孩子,一旦防卫机制形成,可能会失去真实自我感知,进入长期解离状态。 那天夜里,沈致平站在门外,看着儿子坐在床边、双眼空洞,像是一尊没有灵魂的雕像。 他终於低声对妻子说: 「我们不能再等了。」 镜面计画,正式启动。 再也不是什麽1UN1I草案或构想模拟,而是真正的执行C作。 以「拯救特殊情绪障碍个案」为名,沈昭被系统X地纳入—— 情绪监测、刺激-反应模拟、关联记忆替换、行为逻辑重建。 他从「一个极端脆弱的孩子」被重塑成「社会功能模范个T」。 他不再提白羽昊。他的记忆中,被压制了一整个区块,那是属於「深层依附」的感情记忆,连带着喜欢、伤害、信任、失落,全都抹去。 他成为「镜面样本」中最稳定、最标准化的个T。 但从那一刻起,他也失去了最基本的「自己」。 这是一个代价极高的选择。 但所有人都说——这是为了他好。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片镜子背後,有一整个世界,被埋葬了。 ------ [沈昭?14岁?内心独白] 我知道了。 我一直不敢说出口的事……原来是真的。 老师说那句话的时候,我浑身都像被什麽尖锐的东西戳破,疼得不是身T,而是心——像有个裂缝从里头猛地撕开,让我藏起来的所有东西,一下子全xiele出来。 不是因为他说错了,而是因为他说中了。说中了我一直不敢碰、不敢想、甚至连梦里都绕着走的那一块。 我喜欢羽昊。 不是「哥哥」那种让人安心的喜欢。不是「依赖」的那种等待被照顾,也不是「崇拜」的那种抬头仰望。 是……一种混杂了渴望、疼痛、羞耻、害怕,却依然控制不住地想靠近他的感觉。 我想他只看着我。 我想让他笑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我。 我想让他永远不要离开。 可是这怎麽可以? 我是男生。他也是。这样的感情……一定是错的吧? 我尝试过压下去,试过让自己「乖一点」、「正常一点」。 我以为只要我不说、不承认,就可以一直装没事。就可以让一切维持在那个安全的平衡里。 我们可以继续像以前那样:他来接我放学,我装作随口问问:「你今天怎麽这麽慢?」但其实早就从教室窗边望了他半节课; 我生病时,他会从楼下跑上来,汗还没擦乾,就把药放我桌上,还小声说:「下次记得多喝水。」 我哭的时候,他不说话,只是默默递给我一杯水,然後轻轻拍我背:「我在。」 那三个字,像咒语。让我每次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又重新站起来。 但现在,这一切……好像要消失了。 爸突然说,他要出国了。去很远的地方,说是进修、交换、未来更好。但我知道,这不是巧合。 他没有告诉我。他连一句话都没留下,只是消失得那麽决绝,像是从我的世界里被cH0U走了整块地基。 我知道为什麽。 是因为我Ga0砸了。是我太明显了,是我在辅导室那场崩溃让所有人都看出来了。 是我太软弱、太敏感、太不正常。 我把他吓走了。把他从我生命里赶了出去。 我恨自己为什麽不早点学会藏好这些东西。 如果我更聪明一点,更懂得「怎麽当一个正常人」,也许就不会是这样了。也许他还会留下来,还会拍拍我说:「我在。」 但我什麽都做不到。 现在他要走了,我什麽都不是了。 我想冲出去,想在他面前大喊:「你不能走!你答应过的,你说过要陪着我!」 但我没有。我甚至没有勇气走出房门。 我就这麽站在房间正中央,像一个坏掉的娃娃,一动也不动。眼泪一直流,喉咙像被火烧,心脏跳得快要炸开。 我不敢睡觉。只要一闭上眼,我就会梦见他拉着行李箱,转身走进机场,连头都不回。 我醒来时会哭,会猛地抓住自己的手臂,用指甲划出痕迹,只为了让自己确定——至少这里还会痛。 至少,痛是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