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才名远扬  (第1/1页)
    柔姬和云儿只服务十二楼的客人,没有客人她们也乐得自在。    也不知是从何时起,以前一见面就吵架的云儿和柔姬,此时竟然好得像亲姐妹一样,天天腻在一起。    柔姬还把我初次送她的诗也告诉了云儿,编成了曲子。    一时之间,《水调歌头》和《见与不见》传遍了长安城的秦楼楚馆,被女子们争相传唱。    包括在贾府深闺里的贾府姐妹们,也听闻了这两首曲子。    贾迎春:“这首《水调歌头》真是写得堪称神来之笔,真是天下少有!”    贾探春:“还有这首《见与不见》,写满了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无法言说的爱意,怎样温柔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好的词。”    林黛玉也在一旁默默点头,不知不觉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向往起那种深深眷恋的爱情来。    李纨:“确实写得不错,宝玉时常在外走动,不如我们去找他打听了来?”    说着,几个人去找贾宝玉询问。    贾宝玉也一知半解,只知道是一个叫玉京楼的地方传出来的,于是又命茗烟去探听消息。    茗烟是个会打听的,没一会儿就打听到了。    “二爷,听说那两首诗是玉京楼的东家,薛大爷写的。”    “薛哥哥写的?”贾宝玉震惊。    “对,外面都传遍了,说薛大爷是千年一遇的才子呢。”    贾宝玉听了,顿时对薛蟠的生出一丝仰慕之情。    贾府姐妹们从贾宝玉口中得知这两首诗是薛蟠所写时,纷纷对薛蟠刮目相看。    贾探春:“没想到薛大哥竟有如此才华,从前只听说薛大哥不务正业,差点错怪他了。”    林黛玉:“确实,薛大哥这两首诗写得让我等自愧不如。”    贾迎春:“既然是薛大哥作的,宝jiejie知不知道?”    几个人一起看向薛宝钗,薛宝钗尴尬笑笑,摇头。    薛宝钗:“我先前也并不知晓,哥哥从来不与我说这些。”    贾惜春年纪小,说话便也更直接一些。    “薛大哥那么帅,又有才,谁要是能成为宝jiejie的嫂子就好了~”    众人听了,纷纷红了脸,各自都留着小心思,没有说出来。    独有黛玉上次没去宁国府赏花,没有见过薛蟠,只能从诗词中暗自体会。    这些还是宝钗回来质问我时,我才知晓的。    “哥哥在外面做了那么多事,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独独只有我这个亲meimei不知,哥哥是不是把我当外人了?”    “怎么会,我的好meimei,我只是觉得那些事无关紧要,所以才没有和你说。”    我发现在外端庄懂事的meimei最近总喜欢回来和我耍小性子。    原本我还担心她自己思虑太多,伤了身子,这下看着她向我撒娇,我倒放心了。    梨香院西厢房内,我拉着她的手,轻声安慰。    “哥哥没有不和你说,只是你没问,我也不知从何说起。”    “那今后我日日都要向哥哥询问日程。”    “那倒也不必日日……”    “哼!”    “好,都依你。”    我妥协,在她面前,我总是毫无办法。    “听说哥哥写的那首《见与不见》是送给一个女子的,不知哥哥是送给谁的?”    她睁着一双水杏眼看着我,语气带着醋意。    “是送给一位友人的。”    “什么友人?”    “一个舞女。”    果然,她小嘴一撅,耍起性子来。    “哼,哥哥何不把她也纳进家门?”    她侧过头不理我,像极了吃醋的小媳妇。    “meimei吃醋了?”    她一愣,红着脸解释。    “哥哥说的哪里话,我只是不希望哥哥因为女人耽误了前程罢了。”    “那你脸红什么?”    “屋子里有点闷。”    “哦。”    我见她不承认,便也不打算细究。    晚上我打算出门与几个好友聚聚,却被宝钗叫住盘问。    “这么晚了,哥哥又要去哪里?”    “去酒楼,见几个好友。”    “那哥哥可要早些回来,莫要在外面花天酒地。”    “知道了,你怎么比香菱还爱吃醋。”    我调侃地揉揉她的头发,转身和福贵走了。    宝钗站在原地出了会儿神,不知在想什么,眼神暗了下去,转身回屋里了。    在玉京楼步入正轨后,我又把目标转向了酒楼行业。    毕竟从前的我可是一个美食家。    我用了二十万两白银,又盘下了一间酒楼,取名为“四季酒楼”。    又请来了不同菜系不同地区的大厨,一展身手。    四季酒楼还未正式开业,目前还在试菜阶段,于是我请了一群狐朋狗友,来给我试菜。    四季酒楼位于长安街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共三层楼,带一个后院。    我来到时,冯紫英已经到了。    “薛兄,你可让我好等!”    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唯一的儿子,和我一样年纪,也是个纨绔子弟。    “家中小妹调皮,耽误了时间,冯兄快里边请。”    我和他谈笑着上了二楼,坐到窗边最大的那桌。    新请的小二立马上来添茶倒水。    陆陆续续地来了缮国公的孙子石光珠。    理国公柳彪的孙子,现袭一等子爵位的柳芳。    齐国公陈翼的孙子,现在当着三品威镇将军的陈瑞文。    治国公马魁的孙子,现在当着三品威远将军的马尚。    修国公侯晓明的孙子,现袭一等子爵位的侯孝康。    镇国公牛清的孙子,现袭一等伯爵位的牛继宗。    还有我那个贤侄儿贾蓉,他爹贾珍现任的宁国公,还被我打在床上瘫着呢。    还有贾琏,我那个大表兄,他爹贾赦是现任荣国公。    这群狐朋狗友凑在一起,天都能被他们翻过来。    世人把长安城的八大公爵府称为“八公”,如今我这一桌子十个人,就已经把“八公”的后代聚齐了。    要说我是如何认识他们的,那两个贾家的就不用说了,其他几个人,都是在玉京楼认识的。    他们无一不带着纨绔子弟的嗜好,喜欢逛花楼,而我这花楼,正是为他们这样的人准备的。    “大家今日吃好喝好,我这里的菜都是从天南海北运过来的,有姑苏的鱼,有滇南的菌,有北面的羊,还有现有的烤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